張倩
【摘要】課堂導入是課堂教學的起點,優(yōu)秀的課堂導入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就像一場戲的序幕一樣,有先聲奪人的效果,課堂導入具有幫助學生明確老師的教學內(nèi)容的作用。無論課堂導入占用的課堂教學時間多少,它的作用效果都是不容忽視的。教師一節(jié)課如果導入得當,就能吸引到學生的注意力,引發(fā)學生學習的好奇心,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也會順利進行。得當?shù)恼n堂導入總是會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無論是什么樣的課程導入我們都要結合學生實際,根據(jù)課程目標有選擇的進行使用。下面我就幾種課堂導入策略淺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課堂導入 ?教學 ?講授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3-0058-02
一、“溫故式”課堂導入
溫故式課堂導入講究的是以舊引新,用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引出來即將要開始學習的新知識,并建立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課堂教學中我們采用此方法是想要達到一個溫故知新的效果。例如教師在講授人教版七年級英語上冊《Unit 11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時,可以復習先前學習過的英語短語,go to school,get up,run,eat breakfast,take a shower等短語,將這些短語與要學習的時間表達聯(lián)系起來,更好地學習時間的表達。溫故式課堂導入將新舊知識進行了有機的聯(lián)系,使學生在學習中建立一個新舊知識聯(lián)系的系統(tǒng),更好地進入下一步的學習。溫故式課堂導入是一種常用的課堂導入方法,通過此種方式的導入學生能夠進行思維導圖的學習,通過溫故而知新把舊知識與新知識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建立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使知識變得立體起來,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更加密切起來。使學生掌握知識更全面具體。
二、“問題式”課堂導入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問題式課堂導入是在課堂教學中圍繞課文內(nèi)容設立特定問題情境,通過教師提出的問題,啟動學生的思維,教師再趁勢引導,自然進入即將要學習的課文當中,該方法有著“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例如教師在講授人教版八年級英語上冊《Unit 1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時,這一課是關于日常生活鍛煉的運動,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學生:Do you want to do exercise?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weekends?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學生主動思索、探究和討論解決了教師設計的問題,在獲取答案的同時運用知識、技能,這樣的課堂導入方式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帶著問題來進行文章的學習,一定能夠增加學生學習知識的專注性,學生通過尋找問題的答案,來不斷地進行課堂探究。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就能夠具體掌握英語知識點,使自己的英語學習更進一步。這種方式也是對學生思維的一種鍛煉,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能夠建立導入與學習的聯(lián)系,讓學習過程變得更深入。
三、“歌曲式”課堂導入
現(xiàn)代化教學過程中多媒體設備的出現(xiàn)為我們增加了很大的便利,而我們的課堂教學也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工具。歌曲式課堂導入是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教師選定的歌曲來導入。例如教師在講授人教版七年級英語上冊《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內(nèi)容時,可以在新授之前,放一段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聽一首生日英文歌《Happy birthday》,讓學生的身心得到放松。也可以讓學生放聲歌唱,愉快的歌聲帶學生輕松地進入課堂。由輕松活潑的流行歌曲將學生帶入了今天的課題內(nèi)容,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下被新課所吸引。這首歌將流行音樂的情感真摯、結構短小的這些特點與原本對于學生而言枯燥乏味的學習相結合,用簡單的、優(yōu)美的流行音樂把學生帶入了英語的世界。這在感受了流行音樂魅力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我們英語的魅力。歌曲導入是一種能夠調(diào)動學生每一個細胞的方式,學生通過歌曲的導入能夠激發(fā)自己的學習興趣,使自己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保持一種興奮的狀態(tài)。通過選擇一些與學習內(nèi)容相符的歌曲來導入課堂教學,能使學生學習到課堂內(nèi)容的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奏感。讓學生在學習英語時能夠自己通過音樂教學,學會一些單詞和句子。使英語學習變得更有趣味性,學生更能自主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四、“圖片式”課堂導入
圖片式課堂導入是教師在課堂前在網(wǎng)上下載關于課文主題的圖片,在視覺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能夠直觀感受到即將要學習的內(nèi)容。圖片的導入能夠讓學生直觀的看見所學內(nèi)容,讓學生更有學習的興趣。圖片的選擇上一定要做到新穎,具有代表性。利用學生易接受的圖片更能讓學生的學習變得高效。我們可以利用一些動漫的形象,使學生進行英語學習,這樣學習起來更簡單易懂。另外,圖片教學更能讓學生進行形象記憶,記住一些單詞和句子,容易形成一種長期記憶。例如在講授人教版七年級英語下冊《Unit 3 Why do you like koalas?》時,教師可以將在網(wǎng)絡上收集到的圖片信息做一個課件進行展示。讓學生感受各種動物,圍繞動物展開討論,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打印一些圖片做一些頭飾,讓學生戴在頭上進行動畫表演。這樣學生學習起來更有參與性,學生的記憶也就越強。課堂的整體氛圍較活躍,學生學習起來更積極。圖片式課堂導入需要教師做好充足的準備,選取與課文內(nèi)容有關并有一定代表性的圖片作為課堂教學導入內(nèi)容。在課前教師要做好相應的教學計劃,做好課堂預設,預設出學生的一些可能表現(xiàn)的行為。這樣圖片式導入才能夠具有時效性,圖片與實際相聯(lián)系的教學才能讓學生更好的接受知識的輸入。
五、“視頻式”課堂導入
視頻式課堂導入是將抽象的文字信息化為具體的短片信息,生動地將文字信息用畫面音樂短片展現(xiàn)出來,這種課堂導入利用初中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到教學中。視頻導入更能直接的反映出教學內(nèi)容,學生通過觀看視頻能夠了解到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nèi)容,從而能夠融入課堂。視頻導入能夠激發(fā)學生視覺效應,學生通過觀看視頻,能極大的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為課堂教學提供了一種有力的基礎。例如教師在講授人教版九年級英語全一冊《Unit 9 When was it invented?》的新課講解時,可以根據(jù)新課內(nèi)容播放近代以來國內(nèi)外各種偉大發(fā)明的相關視頻,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學生對即將要學習的內(nèi)容有了具體了解和直觀感受便于加深記憶。視頻式課堂導入也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使用了多媒體設備,教學環(huán)節(jié)便利和契機就是由于多媒體設備在教學領域的充分使用。視頻教學能夠對學生進行知識的整合,通過觀看視頻學生能把之前學習的知識,與所學的新知識聯(lián)系在一起。起到一種橋梁作用,完美的銜接了整節(jié)課堂教學。
六、“實物式”課堂導入
實物式課堂導入在教學內(nèi)容上更加強調(diào)直觀性和形象性。教師在新課內(nèi)容講授之前,通過向學生展示與講授內(nèi)容有關的實物,幫助學生理解他們難以學習的知識。實物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更好的投入到學習中來。實物教學也是一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能夠極大限度的利用生活中的實際物品進行課堂教學。這種方式學生對于知識的接受上更簡單,同時還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所學知識。知識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正是實物教學的真實反應。例如在講授人教版七年級英語上冊《Unit 2 Is this your pencil?》時,可以呈現(xiàn)書包,鋼筆,文具盒,尺子等實物來講授新單詞。教師就此引導出即將要學習的內(nèi)容。這樣牽住了學生的好奇心,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快就被激發(fā)起來。這種實物教學學生練習起來也能得心應手,學生能夠直接指著或拿著自己的實物進行提問和交流。教師也可直接拿著實物,對學生進行考查他們對于所學單詞的掌握情況。這種提問更能簡單進行,也更能讓學生掌握所學的新知識。
七、“猜謎式”課堂導入
猜謎式課堂導入能夠極大地活躍課堂氣氛,引發(fā)學生思考,將學生很快帶入教學情景當中,充分幫助到教師課堂教學。猜謎也是學生所喜歡的一種方式,他們都爭先恐后的想猜出問題答案,在整個過程中每位學生都能參與進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還能根據(jù)猜謎問題進行舉一反三,自己也能出一些謎面,這是學生能力的一種鍛煉。例如在講授人教版九年級英語全一冊《Unit 13 Rainy days make me sad》教師在課堂前搜集關于傷心的有關謎語,教師在上課時可以說“同學們,在開始學習今天的內(nèi)容之前,我想請你們猜一個謎語:一個字,兩張嘴,下面還有一條狗(打一字)。”教師要加以提示,在學生積極思考之后請學生回答謎底內(nèi)容,從而漸進到即將要學習的新內(nèi)容當中下雨的天氣使人們的心情不好。通過學生自己的思考,學生對即將要學習的內(nèi)容充滿了極大的好奇心。這種導入方式能夠很好地引出教學內(nèi)容,并能夠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來迎接接下來的英語課堂。
八、“文化式”課堂導入
“文化式”課堂導入是將學生不感興趣的傳統(tǒng)文化領域與課堂教學內(nèi)容相結合。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課堂教學中應該利用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美德,在面對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時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也會得到一定的充實,內(nèi)心深處也有了民族靈氣和傳統(tǒng)文化的底蘊。英語學習也是一種文化的學習,在英語學習中要進行文化的滲透,讓學生體會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在差異中進行學習,可使學生學習英語知識更高效。例如教師在講授人教版九年級英語全一冊《Unit 9 When was it invented?》的新課講解時,教師可以講述中國的茶文化,導入到即將要學習的內(nèi)容;將傳統(tǒng)文化知識融入課堂教學中,推動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發(fā)揚光大,延綿不絕。在這個過程中再講解一些國外的文化,讓學生了解到兩國的文化差異,達到語言學習的目的。
俗話說得好:“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課堂教學最為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就是課堂導入,恰當?shù)恼n堂導入就像是吸鐵石一樣吸引著學生的好奇心,優(yōu)秀的課堂導入可以更快的將學生帶入到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從而使教師課堂教學的效率提升。初中生對英語學習興趣不高,因此,如何做好課堂導入對于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是一個考驗,所以課堂導入是一門很深的學問,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求知。在今后的教學生涯中我們要不斷進行課堂導入的探究,找到更適合學生身心發(fā)展,更符合素質(zhì)教育的導入方法。使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能夠達到全面育人的素質(zhì)教育。
參考文獻:
[1]白國本.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的對策研究[J].學周刊,2019(36):106.
[2]孫映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優(yōu)化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8(22):39.
[3]張耀祖.談初中英語課堂導入策略[J].甘肅教育,2020(05):108.
[4]康宏.初中英語教學有效課堂導入方法的研究與探討[J].學周刊,2020(04):37.
[5]趙亮萍.對新課改下初中英語教學課堂導入的研究[J].學周刊,2019(3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