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梅
摘? 要:步入初中階段,學生在語文這門教學科目中可以學到的語文知識逐漸增加,所接觸到的文學題材也不同于之前。學生學習內(nèi)容的變化以及對課堂的需求的改變,意味著教師在課堂中所應用的教學策略也應該有相應的改變。在古詩的學習課堂之中,除了古文字詞的學習之外,作者在詩中的情感剖析也需要教師進行引導,并應用不同的教學策略進一步提高古詩教學課堂的教學效果。下面,筆者將從講解高頻古文字詞、重點剖析文章名句、結(jié)合韻腳朗讀背誦等三方面出發(fā),淺談初中語文課堂中古詩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古詩教學;講解字詞;剖析名句;結(jié)合韻腳
古詩是古代文學家的創(chuàng)作,同時也是古代文學的精華部分,學習古詩對于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以及語文學習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之中往往會遇到一些困難,古詩的學習便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古詩的學習課堂中,學生不僅需要記憶與現(xiàn)代文章不同的字詞含義,還需要結(jié)合作者的背景剖析詩句所蘊含的情感,對于學生而言是不小的學習挑戰(zhàn)。盡管如此,古詩的學習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之中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必不可缺的。因為學生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之中能夠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同時也能夠提高自身的語文學習能力。在本篇文章之中,筆者將根據(jù)自身教學經(jīng)驗,提出了三點有關(guān)初中語文課堂古詩教學的教學策略,以供各位教師參考。
一、講解高頻古文字詞
在古詩的學習過程之中,古文字詞的含義一直都是學生的學習重點。只有正確的掌握古詩中常見字詞的含義,學生才能夠正確地理解古詩,并在理解過程之中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教師在課堂中進行高頻古文字詞的講解是古詩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學習過程。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幫助學生分析、理解和記憶字詞的含義,如此就能有效幫助學生理解古詩的含義。
例如,在《觀滄?!愤@篇古詩的學習課堂之中,學生就需要掌握古詩中所涉及到的字詞的含義,以完成自身字詞含義積累量的提高。在古詩字詞的講解過程之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輔助工具,提高字詞含義講解時的趣味性。當講解到“水何澹澹,山島竦峙?!边@句描寫詩人所見的景色的詩句時,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澹?!薄ⅰ榜怠?、“峙”的含義,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中模擬出詩詞所描寫的海水波濤激蕩,海中山島羅列,高聳挺立的景象,并通過詩句在屏幕中的顯示,幫助學生理解字詞含義。根據(jù)古詩與屏幕中所展示的圖片,學生可以將字詞含義一一對應,同時學生也獲得了一種記憶字詞含義的方法。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加強學生對于古詩中高頻字詞的練習。除了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提問之外,課后作業(yè)的布置也是保障學生對于古詩字詞記憶的一種教學方法。這樣,教師通過在課堂中借助多媒體快課件、課堂提問和課后作業(yè)布置等多種手段進行高頻古文字詞的講解,就有效幫助學生深化了對古詩內(nèi)涵和情感的理解,從而就有效提高了學生古詩文學素養(yǎng)。
二、重點剖析文章名句
每一首古詩詞都蘊含著作者獨特的情感,引導學生對情感進行理解,完成對于文章詩句的剖析是教師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教學環(huán)節(jié)。因此,在學生學習古詩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結(jié)合詩人的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學生自身的經(jīng)歷,引導學生剖析文章中的民居,從而以詩句中情感共鳴的方式加強學生對于文章的分析和理解。
例如,學生在學習《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這篇古詩時,如何幫助學生理解古詩中所蘊含的詩人情感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個常見的教學難題。對比,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對文章詩句的剖析。當講解到詩句的最后一句時,教師首先需要保障學生對整首古詩的理解,其次則應該引導學生展開對實際內(nèi)容的分析。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這樣引導學生:“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當你與你的朋友分別之時,你會懷有怎樣的心情呢?當你的朋友因挫折而不得不離開時,你會對你的朋友說什么呢?”接著,教師可以邀請學生對問題進行簡單的回答。當學生回答完問題之后,教師便可以引入本句的分析:“為什么詩人說要將愁心寄于明月呢,詩人的朋友在離別之際又經(jīng)歷了什么呢,這句詩詞蘊含著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呢?”在教師的逐步分析與引導之下,學生也能夠根據(jù)所得信息自主的分析出文章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從而提高了其自身的學習能力。這樣,教師通過語言引導和課堂提問的方式,就有效幫助學生理解了古詩中的名句,理解了詩人所要表達的對詩友遠謫的關(guān)切與同情的思想感情。
三、結(jié)合韻腳朗讀背誦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在古詩詞的學習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背誦,同時背誦也是學生的普遍學習難題。筆者發(fā)現(xiàn)很多初中生沒有掌握背誦的技巧,結(jié)果往往導致記憶的效果不佳。對此,在初中古詩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結(jié)合韻腳組織學生進行朗讀背誦,從而幫助學生更快的完成全文的記憶。
例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這首詩詞的學習過程之中,學生通常會為背誦詩詞感到困擾。對于這一學習問題,指導學生根據(jù)詩詞韻腳進行朗讀背誦的方法,是教師可以采取的一種有效教學策略。韻腳的應用不僅賦予了詩詞更多的韻律感,同時也提高了詩詞的欣賞度。在學習過程之中,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詩詞中所蘊含的韻腳,同樣也可以引起學生對于古詩的學習興趣。在本篇古詩的學習課堂里,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引導學生展開對于韻腳的尋找。在教師的幫助之下,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詩詞中所對應的韻腳,同時也能對詩詞的內(nèi)容形成一定的記憶。除了引導學生尋找詩詞中的韻腳之外,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對詩詞進行反復多次的朗誦。這樣的朗誦練習,能夠幫助學生更快的記憶詩詞,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結(jié)合所尋找到的詩詞韻腳完成對于詩詞的背誦與記憶。
總而言之,古詩詞的教學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之中需要教師在教學準備中加以耐心和細心。學習古詩詞、了解古詩文化能夠使學生的語文學習受益頗多。在初中階段,幫助學生加強古詩中字詞含義的積累,提高學生賞析詩詞的能力,能夠為學生之后的古詩詞學習打下基礎(chǔ),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 胡迎娣.初中語文古典詩詞誦讀教學意義及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1):72.
[2]? 施釔伶.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古詩綜合性學習研究[J].文學教育(上),2016(03)
[3]? 李華春.新課改實施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7,000(06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