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嵐芳
【摘 要】 小學生的思維、認知水平、性格特點等認知領域有限,是造成小學數(shù)學課堂,出現(xiàn)錯誤的可能性較高的原因之一。面對小學數(shù)學課堂出錯率較高的現(xiàn)象,教師應該從轉變教學角度入手,把這種“錯誤性”變成可利用的資源。有效的利用“錯誤性”資源,可以更好的提升教學質量。在研究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利用“錯誤性”資源意義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教學,需要分析具體的措施,才能改善實際教學問題的發(fā)展現(xiàn)狀。
【關鍵詞】 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錯誤性;資源;利用
引言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數(shù)學課堂上不僅要求學生對知識能有效掌握,更要學生經(jīng)歷過程,因此有效利用“錯誤性”資源能夠發(fā)揮出更顯著的教育效果。
1. 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錯誤性生成資源有效利用的意義
小學生容易對新舊知識混淆,從而對知識產(chǎn)生錯誤理解。隨著教學的深入,數(shù)學知識的難度和深度在不斷增加,教師的教學難度也會增加。教師可以將小學生產(chǎn)生的錯誤作為教學的突破口,對小學生進行引導,分析錯誤,提高小學生對新舊知識的認識,在加深小學生對舊知識印象的同時,提高小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教師對“錯誤性”資源的利用,大大顛覆了老舊的教學方式,通過鼓勵小學生從多個角度全面的思考問題,不但有利于對小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更能有效地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是否能有效利用數(shù)學課堂中的“錯誤性”資源,對提升小學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質量有重大意義。
2. 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錯誤性生成資源有效利用的措施
2.1 對于合理性錯誤的有效利用
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小學生產(chǎn)生存在著一定“合理性”和“規(guī)律性”的錯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小學生的合理性錯誤,要考慮到小學生新舊思維容易被干擾的特點,對錯誤性資源靈活利用。例題: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這樣提問,假如有一項工程,甲隊單獨完成這項工程需要耗時15天,乙隊單獨完成這項工程需要耗時10天,如果甲乙兩隊共同合作需要幾天完成呢?
對于教師提出的這種題型,小學生基本都能快速的解出正確答案。但如果教師將題目進行改動,換成“一面墻需要粉刷,甲隊單獨完成粉刷需要耗時1/10小時,乙隊單獨完成粉刷需要耗時1/8小時,如果甲乙兩隊合作粉刷需要耗時幾小時完成?”。原本的題型被變動,由于小學生受到思維定式的影響,所以還會依照先前題型的解題方式進行解答,列出1÷()的錯誤答案。
此時,教師應該將題目的異同之處采用辨析的方式展示給學生,讓小學生明白兩種題型雖然存在類似之處,但是也存在不同,應擺脫思維定式的影響。
2.2 對于經(jīng)驗性錯誤的有效利用
小學生生活經(jīng)驗不足,對事物認知較少,因此對數(shù)學中比較抽象的概念,理解起來比較困難,難以形成如成人一般的概念性認知。教師在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中,要多利用小學生類似的錯誤性資源,采取對易錯點強化練習的方式,對小學生容易出錯的題型多加練習,可以有效減少小學生對類似題型再次出錯的可能性,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學生在學習“千米和米”的單位時,不能理解長度單位的含義。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時候,一個學生在回答老師的問題時,把操場一圈回答成為400千米,把教室的高度說成3千米。所有這類錯誤,都是由于學生沒有真正理解,千米和米之間的長度關系而造成的。因此,在小學教學過程中遇到這類錯誤時,老師可以將答案直接告訴學生,幫助其理解長度單位或者重量單位的概念,或者應用實際例子講解。
2.3 對于預設性錯誤的有效利用
為了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適當提問,通過制造矛盾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故意犯錯誤,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進一步引起學生對一些易于出錯問題的注意,形成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糾正問題的過程,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增強學生對正確判斷和錯誤判斷的能力。例如: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一位老師說:“一個周長24米的廣場上有一塊草坪。求草坪面積是多少平方米?”他故意省略了草坪的形狀為“正方形”。讓學生認識到問題的描述是不完整的,無法得到最終答案。
2.4 關于概念性錯誤的有效利用
小學教師在準備授課之前,對于上課人群為小學生要特別考慮,因為小學生的思維方式才剛剛起步,其中對于形象思維仍然是小學生思維方式的主要方式。例如:老師給了一個問題:每名同學手上都有棍子,按照要求平均分成1、2、3、4、5、6份,不得損壞木棒。許多學生很快的分好了,但是給出了錯誤的答案。錯誤的原因是他們沒有準確地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對于這種類型的錯誤,教師不僅需要注重引導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并把類似錯誤的問題匯總起來,以幫助學生進行區(qū)分和理解。
結束語
通過課堂中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可以更多地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的錯誤。教師要充分理解錯誤的含義,在課堂上有效挖掘和運用錯誤的合理成分,從而加深學生的理解,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在培養(yǎng)學生興趣和思維的同時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李水佺.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生成性資源的開發(fā)與研究[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8(12):62-63.
[2] 岳曉君.關于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錯誤性生成資源有效利用[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8(0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