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華山
(貴州省貞豐縣林業(yè)局,貴州 貞豐 562200)
芒果果園應于冬春干旱時節(jié),選擇在年日照時數(shù)不少于2000h,日照率不低于50%,空氣濕度較低,陰雨天氣偏少的地區(qū)建園。為了確保芒果豐產(chǎn)優(yōu)質(zhì)、獲得較高的經(jīng)濟效益,芒果種植園址應選擇在土層比較深厚、不容易板結(jié)、水源豐富的地方,便于早春干旱時灌水;芒果園地應分區(qū)種植,各區(qū)域之間應營造防護林帶;種植前應開墾果園,及時清除樹蔸、樹根與雜草。
種植密度的選擇必須綜合考慮芒果品種、氣候以及土壤肥力等因素。目前,芒果種植密度主要有33 株/667m2、44 株/667m2以及55 株/667m23 種。為提高芒果早期種植收益,開始按照55 株/667m2的密度進行種植,待到收獲期3~5 年后再進行隔株疏伐處理。
在芒果定植前2~3 個月就要進行挖穴,按照深70cm、寬80cm 的規(guī)格開挖,并向每穴內(nèi)施入25~30kg 的農(nóng)家肥,如豬糞、土雜肥等,并配以0.5~1kg 的過硫酸鈣,將肥料和表土充分混合后回填。
一般地,芒果幼苗應于6~8 月定植,倘若灌水條件允許,也可以在9~10 月進行定植。定植時盡量選擇陰天或雨天,在用裸根苗進行定植時要確保根系舒展,如果是袋裝苗定植,盡量不要踩壓土團。定植深度只需保證根頂與土面相平,定植完成后,澆足定根水,并覆蓋。
對于芒果幼樹而言,主要施加氮肥和磷肥,并配以適量的鉀肥?;士梢赃x擇過磷酸鈣或骨粉等磷肥,追肥則應施加氮肥。定植后,抽出1~2 次梢時就可追肥,每年的3 月、5 月、7月以及9 月都應追肥1 次,每株可施用10~20g 的尿素,9 月份主要施加復合肥,天氣如果干旱,則應施加1%~2%的葉肥,比例為1 ∶4 的稀糞水,也可直接噴施葉面肥,次年增加用肥量。6~8 月份,可以壓青擴穴的同時增施有機肥,各株都應施用50kg 綠肥,20~30kg 的有機肥,還要施入0.5~1kg的過磷酸鈣。
結(jié)果樹對氮肥和鉀肥的需求量比較大,且鉀肥用量較大,并適當施加磷肥、鎂肥或鈣肥。
催花肥:應于每年9~10 月份施加,主要針對樹冠小于4m的結(jié)果樹,每株應施入150g 的硫酸鉀與尿素,或者直接施入250g 復合肥。有時還要補充一些含鉀較多的葉面肥,如“高利達(高鉀液)”“福利達(高鉀液)”“高利達(芒果專用型)”等。施肥量應隨樹冠的增大而增加。
謝花肥:如果開花量較大,則應在謝花后施入100~150g的尿素,還可以在配藥的過程中摻入“高利達(平衡液)”或“高利達(果樹專用型)”,作根外追肥處理。
達到20~30 個,掛果數(shù)達到5~10 個。為確保芒果果實的大小與品質(zhì),提高果實的商品價值,應進行人工疏果,每穗只保留1~2 個果。一旦遇到災害年份時應做好保果措施。從開花到芒果果實成熟需100~150 天,整個果實發(fā)育期有2 個明顯的生理落果期,因開花后授粉受精不良而造成的落果,一般為開花后的15 天內(nèi);小果發(fā)育從花生大小到橄欖大小時落果,一般為開花后的45~60 天。經(jīng)過2 次落果之后,果實開始進入到膨大期,這個時期也可能造成第3 次落果的發(fā)生,主要是因為樹體經(jīng)過大量開花結(jié)果而造成消耗養(yǎng)分過多或是因為抽夏梢而造成養(yǎng)分競爭。因此,應通過噴施化學藥劑、摘除夏梢、增施肥料等等方法來調(diào)節(jié)樹體養(yǎng)分供應,減少落果,起到保果的目的。
對于自然圓頭型樹冠而言,應于定干苗高達到80~100cm時,摘心或短截處理,有助于主干抽枝,待主干抽枝后,則應在50~70cm 處,選出長勢相當?shù)?~5 條作主干,其余的一并摘除。如果長勢存在較大差異,則應利用擠壓枝條或人工牽引的方法進行糾正。主枝和樹干間保持50~70°角。
當主枝生長到60~70cm 時進行摘頂,以利于其分支,然后在50~60cm 處選出3 條恰當?shù)姆种Γ渲? 條作副主枝,再預留1 支作為主枝延續(xù)枝。等到延續(xù)枝長到50~60cm 時,再預留第2 層副主枝,以此類推,預留第3、第4 層副主枝。要確保副主枝和主枝處于同一面,且要和主枝夾角大于45°,防止枝條存在交叉或重疊現(xiàn)象。
副主枝抽生出的枝條,可以讓其發(fā)展成為枝組,也可以發(fā)育成結(jié)果母枝,都不適合剪除。對于徒長性的強枝,應當刨根短截,推動其分枝。對于那些干擾樹形的直立枝、交叉枝,都應作剪除處理。待2~3 年后枝組比較緊,對樹冠的通風產(chǎn)生影響時,再進行修剪處理。
一方面可采用農(nóng)業(yè)措施,選種時優(yōu)先選用抗病品種,及時清除病枝、病葉與病果,清理雜草,還要疏通樹冠,提高透光度,避免病菌滋生。另一方面可選擇噴藥防治的方法,可以選用濃度為70%的甲基托布津、濃度為10%的苯醚甲環(huán)唑,待芒果進入花蕾期后,應當10d 噴施1 次,連續(xù)噴施2~3 次即可。如果芒果處在小果期,則每月應當噴施2 次即可,對于抽梢期的芒果而言,應當自萌芽時起每7~10d 噴施1 次,并連續(xù)噴施2~3 次。
該病多見于開花結(jié)果期,對花序和葉片為害較大。如果芒果處于抽蕾和開花結(jié)果期,應當使用濃度為30%的醚菌酯采取葉面噴施的辦法。
該病主要發(fā)生于開花時期,對花序和幼果產(chǎn)生嚴重危害。在病發(fā)前,應當使用濃度為80%的代森錳鋅或者濃度為80%的烯酰嗎啉,配成1000~1500 倍液后施用。倘若已發(fā)病,則應選用濃度為72.2%的霜霉威或霜脲氰噴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