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子
時間:2020年某月某日;
地點:中部某省一海鮮市場旁的高檔餐廳;
角色:野生動物(以下簡稱“野”)、偷食野生動物者(以下稱“偷”);
背景:一只野生動物被人從市場買回來,在遭到宰殺之前,它與食客進行論辯。
野(流著眼淚):我們與人類無冤無仇,有些人為何要跟我們過不去?我們在天空飛得好好的,你們要用獵槍將我們打到地上;我們在水里游得開開心心的,你們非要將我們逮上岸來;我們在陸地跑得無拘無束的,你們一定要將我們抓進籠子。難道我們活著,你們就活不下去了嗎?
偷(奸笑著):人活一世,吃喝二字呀! 在我心中,從來沒什么家生、野生的,只要吃不死人,我都會毫不猶豫舉起筷子。我今年五十多歲了,從二十來歲開始進外面的餐館,大雁、果子貍、野豬、獐子、青蛙、麻雀、孔雀、天鵝、野鴨、猴子、黑熊、蝗蟲、土蛇等等都曾是我的腹中之物。
野:您覺得野生動物比家生動物更好吃,還是更有營養(yǎng)?
偷:說實話,我吃過那么多野味,從沒覺得它們比家養(yǎng)的豬牛雞鴨魚蝦之類味道更佳,也不認為它們一定比家養(yǎng)動物營養(yǎng)價值更高,只是,我吃這些東西一般都是朋友買單的,朋友請吃,是看得起我,不去,怕朋友誤以為我有意疏遠。吃,不只是代表果腹,有時也代表一種身份和態(tài)度。
野:就為了滿足口腹之欲,為了表示與朋友“親密無間”,就把要我們野生動物殺死吃掉嗎?
偷:不僅僅是為了這些,最主要的還是為了面子。想想看,家養(yǎng)動物都是容易獲得的,大都非常便宜,吃一頓也就那么三四十塊錢,誰會在乎?野生動物就不同了,它們往往很稀有,稀有了,價格自然就昂貴,一道菜便宜的一百多、兩百,多的一千、幾千、上萬,一個人如果經??梢猿缘桨嘿F的,說明我的經濟實力、社會地位優(yōu)越于人。有一次,跟一位朋友聊吃喝,他是美食家,家養(yǎng)動物他都吃遍了,而且有的還是名菜,我對他說自己吃過什么什么野味,這些野味都是怎樣的味道,他立即傻眼了。我需要的就是這個。我一個大男人,活到了現(xiàn)在這把年紀,頭上沒有閃閃發(fā)光的帽子,肚子沒有散發(fā)著陳香的墨水,就是吃這點面子可以將人拼下去,你說我會不在乎嗎?
野:您愿意聽聽我說說自己的感受嗎?
偷:當然可以。
野(有些激憤):我覺得人與野生動物都是大自然的一個組成部分,都有同等的權利生存在這個地球上,這是一種自然倫理。中國有個古人叫孟子,說過這樣一句話:“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孟老先生說的是家養(yǎng)動物,是人類養(yǎng)來供自己吃的,面對這些動物,他都有這樣的悲憫之心。我們野生動物生來不是供人吃的,只是為這個世界提供生物的豐富性,是這個世界生物鏈中不可或缺的那些環(huán)節(jié)。有了我們,地球才能和諧地運轉下去。
其二,野生動物之間是有食物鏈的,比如麻雀主要以蟲子為食,各種莊稼上都有它的身影;黃鼠狼是滅鼠高手,可以保護我們的家具、糧食不遭鼠害;青蛙的功勞更不要說了,天天在稻田里義務捉蟲,不拿人類一分錢報酬。你破壞了其中一環(huán),大自然就會生病。現(xiàn)在有的地方之所以出現(xiàn)大范圍的蝗災,就與一些人對大自然生物鏈的破壞有關。我們被你們吃沒了,鏈條就不完整了,危害的是我們所有生存在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你們人類。你們這些人啊,難道可以為個人那點欲望置地球的未來于不顧嗎?
偷(表情嚴肅):……
尾聲:偷食野生物者從餐館老板那里將那些活的野生動物買下,裝進車里,朝郊外的大森林駛去……
陳景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