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到洛陽這座歷史古城,去參觀了洛陽博物館。
首先是體驗活字印刷術。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均于洛陽發(fā)明,畢竟從歷史角度分析,當時洛陽是中國許多朝代的都城,從它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fā)展程度來看,順應民生的發(fā)明的出現也是理所當然。我們做的只是很簡單的拓印部分,但真正的整個流程下來,若是做完,對于我們來說在短時間內怕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說在古代那些精益求精的工匠們是用怎樣的技藝和精神去完成一件又一件精美絕倫的手工作品的。
感觀回望歷史,沉重感,自豪感,虛無感,心酸感,在心中雜糅融匯,最終換做一口氣長嘆而出。不禁要引用此序,以抒我情——“大風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圖騰蛟龍,烈火涅鳳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絕者,唯我無雙;和天地并存,與日月同光?!边@也許就是我們所說的大國自信吧。
暗雅的燈光下,每一件歷史文物煥發(fā)著微微光暈,將眼睛靠得更近一些,再近一些,直到看到每一件文物上的紋理,想象當時它的主人,它的故事,它來到這世上的意義,不禁心酸眼熱,共鳴心中。
這些歷史文物都代表著它們各自的時代,精美絕倫的制作代表著當時的手工業(yè)水平,在當今社會看不到的各種用途代表著當時人們的日常起居,各種華麗或樸素,典雅或簡約的造型都向我們展示著當時人們的精神世界……它們都是中華文化的精髓,都是國家寶藏。在它們的沉默的身上,我感受到紛繁復雜、喧囂熱烈的精神火花,源源不斷地注入我靈魂深處,不斷地增強著我的文化自信。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感受到,那噴薄而出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旨在精益求精、專心致志、心無旁騖、把至繁歸于至簡,這些在古代手工業(yè)制作者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人民日報微評:“欲成精品,必先用心?!彼^匠人心性——沒有一流的心性,就沒有一流的技術。匠心是一種能夠改變世界的力量。在當代社會,我們也倡導工匠精神,普通人也要秉承。人民日報有評:“把簡單的事做到極致,就是不簡單。總是想著‘差不多就行,最后往往差很多;總是想要找捷徑,可能在尋找中走了很多彎路;總是在做計劃喊口號,也許大多都沒實現;有時候,我們離目標的差距,不是對速度的追求,而是對質量的要求?!贝髧绕穑夭豢缮僖獋鞒羞@優(yōu)良的精神動力。
“信步三百米甬道,閱歷五千年滄桑。社稷千秋,祖宗百世,幾多榮辱沉浮,幾度盛衰興亡。圣賢典籍,浩如煙海;四大發(fā)明,寰球共享?!?/span>
洛陽這座歷史古城,歷久彌新,源遠流長,其深厚的文化底蘊,正是其最大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