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智慧 韓矞
【摘要】目的:研究繩梯訓練對高校足球運動員靈敏素質的影響。方法:選取長春師范男足院隊13人為研究對象,展開為期10周的繩梯敏捷訓練干預實驗,在10周前后對運動員靈敏素質進行檢測。結果:通過對10周前后測試數(shù)據(jù)的對比,發(fā)現(xiàn)運動員“T測試”、“六角形測試”、“PRO測試”成績提升率100%,并且與對照組對比非常鮮明。其中,“T測試”實驗組平均提速0.823秒,“六角形測試”實驗組平均提速1.087秒,“PRO測試”實驗組平均提速0.356秒。結論:1)繩梯訓練對高校足球運動員的靈敏素質具有積極影響;2)相同訓練負荷刺激下,繩梯訓練對運動員絕對速度能力影響較小。
【關鍵詞】繩梯訓練;靈敏素質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選取長春師范大學男足院隊13人為實驗對象,并進行隨機分組實驗組(n=10)、對照組(n=3),長春師范大學男足每周進行5次專項訓練,每次訓練中實驗組的10名運動員均進行繩梯訓練,3名對照組運動員進行正常專項訓練內容,實驗組與對照組除繩梯訓練外,其他訓練均相同且不進行其他靈敏性練習。
(二)訓練方法
本實驗以長春師范大學男足院隊為例,每周進行5次專項訓練,每次訓練課前熱身內容中加10套繩梯敏捷訓練動作,每個動作2組,探索經(jīng)過10周的訓練干預,對足球運動員靈敏素質的影響。
(三)靈敏性測試方法
參加實驗的所有運動員10周繩梯訓練干預前后均需進行靈敏性測試。靈敏性測試采用美國體能協(xié)會NSCA給出的“靈敏性-T測試”、“靈敏性-六角形測試”和“PRO靈敏性測試”。
“T-測試”:安裝4個圓錐體(標記為A、B、C、D),在測試前所有運動員進行準備活動和拉伸活動,運動員可以次最大強度跑步,測試開始時,運動員站在A點,聽到開始口令后,運動員跑向B點,并用右手碰圓錐體,然后,運動員用側滑步向左移動4.6米,用左手觸及C點的圓錐體。然后,運動員折向右側,跑9.1米,用右手觸及D點的圓錐體,然后運動員折向左側跑4.6米,用左手觸及B點的圓錐體,再跑回A點,秒表計時停止。測試過程中,運動員可以觸及圓錐體的任何位置;運動員不得使用交叉步,必須全程面向前方,否則成績無效。
“六角形測試”:利用膠帶在地板上形成六邊形,每邊61cm,每個角度120°,運動員測試前進行準備活動,采取次最大速度熱身。測試時,運動員站在六邊形中間,聽到開始口令后,運動員按照順時針,雙腳從中心跳到每個邊外,再跳回中心,這樣依次跳三圈,最終運動員回到中心,在整個測試過程中,運動員始終面向前方。測試過程中,如果運動員沒有超越邊線,或者失去平衡跨步,或者改變了本來面向的方向,測試停止,直至完全恢復后再進行。
“PRO靈敏性測試”:運動員處于三條平行線的中心位置,聽到開始口令后,運動員首先向左側的平行線跑5碼(4.6米),然后改變方向向右邊的平行線跑10碼(9.1米),然后再改變方向跑向中心線5碼(4.6米),腳必須都要觸及設定好的線,取兩次測試中的最好成績,精確到0.01秒。
(四)統(tǒng)計方法
將所有參與實驗的運動員10周前后的測試結果做對比,分析測試成績提升人數(shù)占總人數(shù)的百分比,并且計算出成績提升0.5秒以上和1秒以上的人數(shù)占實驗組總人數(shù)的百分比。
二、結果
經(jīng)過10周的繩梯訓練干預,“T測試”實驗組成績均有增加。其中,成績提升0.5秒以上的人數(shù)占實驗組總人數(shù)90%,成績提升1秒以上的人數(shù)占實驗組總人數(shù)10%。
經(jīng)過10周的繩梯訓練干預,“六角形測試”實驗組成績均有增加。其中,成績提升0.5秒以上的人數(shù)占實驗組總人數(shù)100%,成績提升1秒以上的人數(shù)占實驗組總人數(shù)70%。
經(jīng)過10周的繩梯訓練干預,“PRO測試”實驗組成績均有增加。由于該測試項目距離短,考驗運動員的絕對速度,所以成績提升幅度相對較小。
10周前后,對照組的3名運動員測試成績變化非常小,可以視為無明顯變化。
三、討論
足球運動是一項允許身體接觸且對抗性很強的項目,尤其是現(xiàn)代足球項目已發(fā)展成為技術更全面、速度更快、對抗更強烈的階段。在強烈的對抗下,足球運動員腳下必須具備良好的靈敏性,才能在場上自如的控球、閃躲等進行戰(zhàn)術的實施,所以靈敏訓練對于足球運動員必不可少。繩梯又叫軟梯,是由多個軟板與兩條繩子相連接制作而成的,可以根據(jù)實際需要選取適當?shù)拈L度與寬度。繩梯訓練法是指將繩梯平鋪于地面,通過教練指導,讓運動員在繩梯上做出各種動作練習,尤其是移動步伐練習,從而達到提高他們靈敏素質的目的。較其他訓練方法而言,繩梯訓練法器材新穎、簡單易學、練習持續(xù)時間短。
本次實驗共進行了10周,每周訓練五次,每次進行10套訓練動作,每套動作進行兩組。通過對10周前后測試數(shù)據(jù)的對比,發(fā)現(xiàn)運動員“T測試”、“六角形測試”、“PRO測試”成績提升率100%,并且與對照組對比非常鮮明。其中,“T測試”實驗組平均提速0.823秒,“六角形測試”實驗組平均提速1.087秒,“PRO測試”實驗組平均提速0.356秒。由于第三項考驗運動員的絕對速度能力,所以,可以分析出相同訓練負荷刺激情況下,繩梯訓練對運動員絕對速度影響較小。
四、結論
(1)繩梯訓練對高校足球運動員的靈敏素質具有積極影響。
(2)相同訓練負荷刺激下,繩梯訓練對運動員絕對速度能力影響較小。
參考文獻:
[1]李振華.足球運動員體能訓練淺談[J].中外企業(yè)家,2020,(10):220.
[2]李小東,楊海娜.繩梯訓練法對輪滑選項課學生靈敏素質的影響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34):49-50.
[3]杜明洋.敏捷梯腳步靈敏協(xié)調訓練對10-11歲少兒運控球能力的影響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9.
[4]張孝停.軟體訓練和低欄架訓練對青少年男子排球運動員靈敏素質的影響[D].北京體育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