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波 黃震
摘 要:目的:分析顱腦損傷法醫(yī)病理學內容。方法:選擇2018年7月-2019年8月進行病理分析的60例顱腦損傷的患者為對象,所有患者實施病理學的分析和檢查,最后對具體的結果總結。結果:在本次研究中對所有患者的死亡原因分析,分別是原發(fā)性顱腦損傷、繼發(fā)性腦干損傷、并發(fā)癥,比例分別是35%、33.3%、31.7%。對比分析致傷方式,分別是交通事故、高空墜落、跌傷,比例分別是30%、26.7%、43.3%。結論:顱腦損傷的類型比較多,針對實際情況,需要注意的是合理進行顱腦損傷的評估,后續(xù)有效進行鑒別。
關鍵詞:顱腦損傷;法醫(yī)病理;結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D9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20)02-0196-02
在法醫(yī)病理學鑒定中,合理進行檢查很重要,依據當前具體檢查的流程和要求等,需要對損傷情況進行掌握,只有確保整體的有效性,才能及時對患者治療。部分顱腦損傷的患者可能會存在繼發(fā)性感染的現象,出現感染后導致患者的病癥惡化,甚至出現其他異常癥狀,針對臨床護理指導的具體模式和需求等,需要合理進行病癥的判斷,只有有效合理接受法醫(yī)鑒定,才能第一時間對患者的病癥掌握,及時治療。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需要不斷提升自身能力,掌握法醫(yī)病理學鑒定的基本內容,依據死者的具體情況,合理進行判斷。由于法醫(yī)病理學診斷對工作人員的綜合能力要求比較高,因此在顱腦損傷法醫(yī)病理學分析中,必須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秉承職業(yè)道德要求,保證病理學診斷數據的真實性和可行性。為了分析顱腦損傷法醫(yī)病理學內容,選擇2018年7月-2019年8月接受的60例顱腦損傷的患者為對象,對所有的案例進行病理學的診斷和分析,最后對結果總結。詳細的數據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7月-2019年8月接受的60例顱腦損傷的患者為對象,進行病理學分析,觀察具體的結果。其中男女分別是35例和25例,年齡在3-45歲,平均年齡(30.36±0.28)歲。所有的案例均采用的是法醫(yī)尸體解剖檢查,對數據結果分析可知,所有案例資料保存完整,符合顱腦損傷的診斷要求,此外死亡時間和法醫(yī)的病理學檢查等均在3天之內。排除存在病理性出血以及顱腦腫瘤的案例。
1.2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結合所有患者的資料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包括的是組織學檢查資料和患者死亡后的尸體解剖資料檢查等,必須注意的是明確死亡方式,對各項指標掌握,此外對患者的腦組織進行常規(guī)固定,制作1cm的厚度的冠狀切面進行觀察,在整體的分析中,明確原發(fā)性顱腦損傷的類型,在并發(fā)癥和死亡原因的分析中,做好病理學的檢查工作[1]。
1.3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實施SPSS21.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據,以(x±s)表正態(tài)計量資料,用χ2檢驗計數資料組間率,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組間比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直接死亡原因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對所有患者的死亡原因分析,分別是原發(fā)性顱腦損傷、繼發(fā)性腦干損傷、并發(fā)癥,比例分別是35%、33.3%、31.7%,詳細的數據分析如表1。
2.2致傷方式對比
對比分析致傷方式,分別是交通事故、高空墜落、跌傷,比例分別是30%、26.7%、43.3%,詳細如表2。
3 討論
針對顱腦損傷的具體情況,在實施中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合理判斷之后讓患者盡快接受治療。一般情況下,顱腦損傷是由外部因素對腦部的強烈刺激導致的,由于自身受到影響,這種損傷情況向腦組織傳遞之后形成了間接暴力,在臨床研究中可知,如果腦部受到不同程度的外力因素的影響,損傷嚴重,可能會存在頭骨變形的現象,各種不良因素對顱腦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如果頭部受到外力因素的撞擊之后,腦組織和顱骨在外力作用下受到慣性因素的影響,可能存在腦組織在顱骨底部滑動的現象,導致腦組織受到影響[2]。
3.1顱腦損傷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因素
腦部系統(tǒng)本身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屬于重要的生命器官,因此構造比較復雜,對所有人而言,腦部在呼吸中樞以及循環(huán)中樞等發(fā)揮重要的作用,如果出現損傷,直接對生命構成威脅。在不同中樞系統(tǒng)的影響下,如果外界因素產生影響,顱腦損傷之后可能產生迫害,死亡幾率比較高[3]。
針對當前管理模式的情況,如果出現短時間的死亡現象,可能導致挫傷嚴重。腦部嚴重挫傷可能導致重要的系統(tǒng)和肝干等受損,在外力因素的影響下,如果自身系統(tǒng)受損,必然導致組織出現病理性改變的現象。出現腦組織損傷之后,形態(tài)學變化和機制運行等不同,顱腦損傷主要是由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等因素引起的,原發(fā)性的顱腦損傷死亡時間快,繼發(fā)性的損傷可能會出現內部壓力過大的現象。相對來說,繼發(fā)性因素容易造成不良影響。在臨床分析中,顱腦損傷的類型多,腦部受到外傷因素的影響之后,存在腦水腫的情況,如果血腫的現象加重,組織出現移位之后,可能出現腦疝的現象,血流供應如果受到影響,導致腦組織供血出現缺血的現象,長此以往出現顱腦死亡的情況[4]。
3.2顱腦損傷和死亡的關系
顱腦損傷的發(fā)生幾率比較高,在臨床病理學的診斷和分析中,需要注意的是進行對應的資料分析。研究人員需要掌握患者的基本資料和生前健康情況等。在法醫(yī)鑒定中對結果準確性偶嚴格的要求,需要調查患死者生前是否存在其他合并癥,存在合并癥的患者身體素質比較差,受到外力損傷之后,疾病惡化,直接對生命構成威脅。針對輕微的外力導致的顱腦損傷的患者,死亡后可能存在法律糾紛的現象,需要合理處理[5]。
3.3顱腦損傷死亡機制分析
顱腦內有很多的中樞神經,尤其是呼吸抑制和循環(huán)中樞等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如果顱腦出現損傷后,在短時間內可能存在死亡的現象,依據臨床的具體治療要求,必須了解具體的機制[6]。其一是蛛網膜下腔出血,其二主要是腦挫傷導致的,其中腦干損傷的影響比較多,針對繼發(fā)性損傷以及其他情況等,必須注意的是合理進行病癥分析。一般繼發(fā)性的腦干死亡是和高血壓壓迫存在關系,由于出現缺血和缺氧等現象,直接誘發(fā)腦水腫腦疝的現象,導致死亡。
在進行疾病的進一步判斷中,考慮到損傷死亡類型等,需要做好具體的鑒定工作,對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此外掌握生前的健康情況,綜合性分析發(fā)揮重要的作用,確定損傷外力的大小以及病變的嚴重程度后,尸體進行詳細的解剖,了解損傷情況,注意病變的常發(fā)位置,確定病變性質,進行鑒定。工作人員在整個鑒定過程中必須注意的是明確病理學的診斷標準,只有合理進行判斷,才能確保符合病理學的要求,達到理想的診斷結果[7]。
在本次研究中對所有患者的死亡原因分析,原因比較多,涉及到原發(fā)性顱腦損傷、繼發(fā)性腦干損傷、并發(fā)癥,其比例分別是35%、33.3%、31.7%。對比分析致傷方式,分別是交通事故、高空墜落、跌傷,比例分別是30%、26.7%、43.3%。說明顱腦損傷的類型比較多,針對具體情況,在整個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了解并發(fā)癥的具體類型,合理診斷和判斷。只有進行全面的病理學檢查和綜合性的分析,才能達到理想的診斷意義[8]。
綜上所述,在整體的病理分析中,需要不斷進行病理學的檢查,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干預和治療。
參考文獻
[1] Olsen Alexander,Babikian Talin,Dennis Emily L,et al.Functional Brain Hyperactivations Are Linked to an Electrophysiological Measure of Slow Interhemispheric Transfer Time after Pediatric Moderate/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J].Journal of neurotrauma,2020,37(02).
[2] Zhang Bin,Xu Xiaojian,Niu Fei,et al.Corticosterone Replacement Alleviates Hippocampal Neuronal Apoptosis and Spatial Memory Impairment Induced by Dexamethasone via Promoting Brain Corticosteroid Receptor Rebalance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J].Journal of neurotrauma,2020,37(02).
[3] Christensen Jennaya,Eyolfson Eric,Salberg Sabrina,et al.When Two Wrongs Make a Right:The Effect of Acute and Chronic Binge Drinking on Traumatic Brain Injury Outcomes in Young Adult Female Rats[J].Journal of neurotrauma,2020,37(02).
[4] 曹楠,陳慶,張國忠,等.顱腦損傷模型中S100β及AQP-4在乙醇影響下的表達[J].中國法醫(yī)學雜志,2019,34(03):226-228+221.
[5] 王林華,秦建華.關于顱腦損傷法醫(yī)病理的有關探討[J].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2019(01):53-54.
[6] 劉太春.顱腦損傷法醫(yī)病理分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14):130.
[7] 亢建耀,安衛(wèi)華.顱腦損傷法醫(yī)病理分析[J].法制與社會,2016(34):273+286.
[8] 許光亞,李冬日,龔道銀,等.顱腦損傷死亡法醫(yī)病理學分析127例[J].中國法醫(yī)學雜志,2010,25(05):357-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