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逢賢 張素征
年前接到了一個高中學弟的電話,電話中語氣竟然有些沉重:“師兄,最近有時間嗎?我十分想見到你!”師弟非常優(yōu)秀,IT業(yè)翹楚,勵志的典型,從來都是樂觀而自信的,很少會有這樣的語氣。我心里疑惑,趕緊約了他,第二天就見面。
見到他的時候我還是稍吃了一驚。他走得很慢,表情痛苦,他告訴我,腰痛很久了,最近幾天疼得很厲害,坐不下去。“估計是腰突了?!彼纯喽譄o奈地搖著頭,“真應(yīng)了那句話,工作不突出,腰椎間盤突出了!”
我先給他做了查體,發(fā)現(xiàn)疼痛的部位主要是下腰部,下肢的癥狀基本沒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情況是局部輕輕叩擊時,疼痛并沒有加重,反而會有一定的緩解。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因為如果是腰突,叩擊時往往是疼痛加重的。我告訴學弟,情況還沒到很嚴重的地步?!翱墒谴_實疼得很厲害?。 睂W弟痛苦地說。
我隨即給他安排了核磁檢查。拿到片子后,我對他說:“從片子看,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暫時腰椎間盤還沒有突出,壞消息是你腰部的一部分肌肉已經(jīng)萎縮、脂肪變性了!或者簡單一點說,你腰部的一部分肌肉已經(jīng)變成肥油了。”
師弟的診斷是腰肌筋膜炎。那么肌肉萎縮變成脂肪,罪魁禍首是誰呢?那就是師弟的不良習慣。像師弟這類工作性質(zhì)的人,我們有個統(tǒng)一的稱呼是“久坐族”。
大家都覺得站著累,坐的時候,感覺我們在休息。但其實,坐著的時候只是休息了腿部的肌肉,而我們腰背部的肌肉是持續(xù)在收縮工作的,久坐不動、坐姿不正確時,腰部的肌肉長時間處在一個疲勞的狀態(tài),不堪重負,加速退變,逐漸萎縮,然后就會發(fā)生脂肪變性了。
國外曾有一個學者做過一個實驗,檢測24小時不同姿勢下腰椎承受的壓力變化,平臥位時壓力最小,標準坐姿是平臥時壓力的5倍,而前傾坐位則變成平臥時的8倍了。所以我們有個說法,叫“坐以待病”。
人體整個脊柱就像一個斜拉大橋,中軸椎骨就是大橋的主梁,起到支柱的作用,骨盆是橋面,兩邊對稱分布的肌肉就是大橋的斜拉鋼索。如果斜拉的鋼索出問題,大橋的主梁就會不穩(wěn)。肌肉對維持腰骶區(qū)域穩(wěn)定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一旦腰部肌肉萎縮、脂肪變性,就如同推倒了第一張多米諾骨牌,整個腰椎的骨骼肌肉復(fù)合系統(tǒng)就會發(fā)生序貫性退變,隨之而來的后果是:關(guān)節(jié)囊、韌帶松弛,椎間隙變窄,關(guān)節(jié)突、關(guān)節(jié)增生、黃韌帶增厚,脊柱失穩(wěn),加速間盤退變老化。
慢慢地,就發(fā)展成腰椎間盤突出了,腰腿疼痛,活動受限……
所以說,我們的人生其實就是不斷對抗衰老的過程。
病是坐出來的,因此,避免我們的腰不出問題,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避免久坐。工作1小時左右一定要起身做做拉伸活動,讓肌肉休息一下。當然現(xiàn)在工作壓力大、節(jié)奏快,可能一工作起來就忘了起身活動了,那么一個很重要的小竅門就是工作的時候一定“多喝水”。因為多喝水上衛(wèi)生間就比較勤,而上衛(wèi)生間就必須要起來活動,這樣的循環(huán)可以迫使你每1個~2個小時都要起身走一走,這樣做對你的腰甚至全身都有好處,我把多喝水稱作“久坐的必殺神器”。
其次要注意的就是:注意坐姿。古語說:坐如鐘、站如松。正確的坐姿應(yīng)該是:座高的標準是雙足置于地面保證膝關(guān)節(jié)呈90°;大腿及臀部全部接觸座位以保證均勻受力;軀干直立,最好腰部有符合腰椎生理前突的支撐;頸部直立稍微后伸,保證頭部中立位,雙眼平視或俯視15°;雙肩向后張開且放松使上臂自然下垂。因為許多人坐久了腰容易向前彎下去,所以可以將椅子向前拉,身體大概距離辦公桌一拳的距離,身體可以適度后仰。
除了保持正確姿勢,加強腰背部肌肉的力量對于預(yù)防腰痛也很重要。有針對性地加強腰背肌肉鍛煉,使腰部肌肉發(fā)達有力、韌帶堅強,不僅可以預(yù)防和緩解腰痛,還可以提高脊柱的穩(wěn)定性。所以我們的口號是“把坐走的肌肉練回來”!
下面簡要介紹幾種簡單易操作的腰背部肌肉訓(xùn)練方法:當然經(jīng)典的動作是“五點支撐”和“小燕飛”,但因為“久坐族”的特點是工作忙,沒有大段的時間去進行鍛煉,所以我推薦給大家的鍛煉動作是工作間隙隨時隨地都可以練習的,要符合“三個一”: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一用就對。
第一個動作叫“飛燕展翅”:我也把它稱之為立式燕飛。因為這個動作特別像“飛燕點水”的站立版;站立位,雙手置于身后交叉,腰部背伸,胸部前挺,感受胸前擴張和后背收縮緊張感,維持10秒鐘,緩慢回到初始位,稍停留后依次重復(fù)10次~15次,會覺得腰部很舒服。
第二個動作叫“坐姿燕飛”:端坐于辦公椅,雙臂后伸環(huán)抱椅背,雙腳放松分開與肩同寬,將臀部緊貼椅背,將胸部緩慢向前挺,感受胸前擴張和后背收縮緊張感,維持10秒鐘,緩慢回到初始位,稍停留后依次重復(fù)10次~15次。可有效緩解久坐后的含胸駝背姿勢。
最后我鼓勵師弟說:“應(yīng)對腰痛困擾,求人不如靠自己,只要堅持鍛煉,保持腰部健康其實也可以很簡單?!?/p>
師弟終于愁眉舒展:“師兄放心,我一定告別久坐,堅持鍛煉,把坐走的肌肉練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