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會清
(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甘肅武威 733299)
小兒肺炎疾病在臨床中較為常見,患兒會出現(xiàn)咳嗽、咳痰、發(fā)熱、拒食、食欲不振等不良臨床癥狀,嚴重者會引起呼吸系統(tǒng)疾病,對患兒健康成長與生命安全造成極大威脅。 臨床經驗顯示[1],對小兒肺炎疾病患兒進行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聯(lián)合針對性護理模式可縮短患兒癥狀緩解時間,提高護理滿意度,具有顯著效果,因此,該文以2018 年3 月—2019 年3 月為研究段,進行以下分析。
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法于該院進行治療的60 例小兒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30 例)、觀察組(30例),對照組男19 例、女11 例,年齡最小2 歲、最大13歲,平均年齡(7.50±1.50)歲;護理組男20 例、女10例,年齡最小3 歲、最大12 歲,平均年齡(7.50±2.00)歲;兩組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常規(guī)組行常規(guī)護理:監(jiān)測患兒生命體征,由患兒家屬協(xié)助醫(yī)護人員對患兒進行心理安慰工作。
護理組在此基礎上進行康復護理干預:(1)呼吸道護理:肺炎疾病患兒呼吸道會出現(xiàn)一系列癥狀,若呼吸道不通暢,則會影響患兒正常呼吸,威脅生命,因此應對患兒情況進行分析。 若患兒可自主咳痰,則醫(yī)護人員需協(xié)助患兒進行更有效排痰工作, 例如進行叩背。 若患兒無法自主咳痰,則應采取一定措施協(xié)助患兒排痰,例如霧化吸入方式,將壓力控制在100 mmHg左右即可,每次咳痰時間保持在15 s 以下。(2)體溫護理:發(fā)熱為肺炎患兒常見臨床癥狀,醫(yī)護人員應及時進行降溫處理,避免病情嚴重,對于輕度、中度發(fā)熱患兒,應進行物理降溫法,例如,給予患兒冰帽、冰袋等。對于嚴重發(fā)熱患兒,應及時給予對應藥物進行降溫處理。 (3)藥物指導:肺炎患兒年齡較小,理解能力較差,服藥意識不強,依從性較差,醫(yī)護人員應叮囑患兒家屬給予配合工作,協(xié)助醫(yī)護人員進行喂藥工作。并在喂藥過程中給予患兒安撫工作,可給予語言鼓勵、肢體鼓勵及眼神暗示等,使患兒情緒得以平穩(wěn),更好地進行服藥工作。 詳細告知患兒家屬服藥應注意事項,服藥次數(shù)、每次服用劑量、服藥禁忌等,避免發(fā)生不良事件。
比較兩組咳嗽、咳痰、肺部濕啰音緩解時間與護理滿意度。
對兩組患兒咳痰緩解時間、咳嗽緩解時間、肺部濕啰音緩解時間進行記錄,并比較。
護理滿意度判定標準: 自制護理滿意度統(tǒng)計表,標準共含滿意、較滿意、不滿意三項,最高100 分,0~69 分:不滿意;70~89 分:較滿意;90~100 分:滿意。 護理滿意度=滿意度+較滿意[2]。
用SPSS 21.0 統(tǒng)計學軟件研究數(shù)據(jù),χ2檢驗方式計算計數(shù)資料,(±s)表示計量資料,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咳嗽、咳痰、肺部濕啰音緩解時間顯著長于觀察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患者咳嗽、咳痰、肺部濕啰音緩解時間[(±s),d]
表1 比較兩組患者咳嗽、咳痰、肺部濕啰音緩解時間[(±s),d]
組別咳嗽咳痰 肺部濕啰音對照組(n=30)觀察組(n=30)t 值P 值1.34±0.76 0.45±0.11 6.34 0.000 1.45±0.68 0.35±0.02 8.85 0.000 1.56±0.60 0.40±0.05 10.55 0.000
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顯著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
小兒肺炎多由細菌、真菌、病毒感染引起的,臨床上多以發(fā)熱、咳嗽、氣促、呼吸困難等為主要癥狀,早期體溫為38℃~39℃,甚至高達40℃,四季均易發(fā)生,以冬春季為多.如治療不徹底,易反復發(fā)作,影響孩子的發(fā)育。 是我國兒童死亡最主要原因,臨床多以改善患兒通氣功能、控制炎癥、避免并發(fā)癥為主要治療目標,但治療效果仍需改善[3-4]??祻妥o理干預通過呼吸道護理,即通過對患兒呼吸狀況分析, 分析是否可自主排痰,進行叩背協(xié)助、 霧化吸入治療兩種方式幫助患兒排痰,以保持呼吸道通暢。 體溫護理則根據(jù)患兒發(fā)熱程度選擇適宜的降溫措施, 即物理降溫與藥物降溫,以使患兒發(fā)熱癥狀得到有效改善。 藥物指導則由患兒家屬參與其中,協(xié)助醫(yī)護人員進行喂藥工作,并給予患兒安撫工作,以使藥效明顯,改善患兒服藥依從性,提高藥物治療效果[5]。
該次研究中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康復護理,比較兩組咳嗽、咳痰、肺部濕啰音緩解時間與護理滿意度。 結果顯示對照組咳嗽、咳痰、肺部濕啰音緩解時間分別為 (1.34±0.76)(1.45±0.68)(1.56±0.60); 顯著長于觀察組的咳嗽時間 (0.45±0.11)、 咳痰時間(0.35±0.02)、 肺部濕啰音緩解時間(0.40±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滿意9 例,較滿意13 例,不滿意8 例,護理滿意度為73.33%;觀察組滿意12 例,較滿意16 例,不滿意2 例,護理滿意度為93.33%, 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顯著低于觀察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該次研究結果表明,將康復護理模式應用到小兒肺炎臨床護理工作中能縮短小兒肺部濕啰音消失的時間、退熱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提高其臨床療效及其家長對護理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在小兒肺炎臨床護理中應用康復護理模式, 可幫助患兒更快的恢復健康, 提升家屬的滿意度,臨床中有效率較高,具有顯著效果。 此護理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