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華
摘 ?要:義務教育階段,音樂一直占據(jù)著重要的位置并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如陶冶學生情操,培養(yǎng)學生藝術修養(yǎng),提升學生鑒賞能力,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但自從擔任音樂教師后,筆者就發(fā)現(xiàn)了繁榮背后的問題。如學科本身的教學難度、教學條件的限制、學科重視程度,學生學習態(tài)度等,成為了音樂教學道路上的攔路虎。為此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提升教學質量,成為了本文探究的話題。
關鍵詞:初中音樂;優(yōu)化策略;教學問題
因為音樂學科不是中考考試科目,大家就忽視了它的學習和提升。學生的態(tài)度影響了教師的教學熱情,讓其產生了倦怠心理。再加上學校教學投入不足,學生理解能力有限,延誤了音樂教學的正常進度。但筆者迎難而上,盡最大可能改善教學環(huán)境,改變學生學習態(tài)度,降低學習難度,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建立課堂內外聯(lián)系,豐富教學內容
教材受限,只能選錄一兩首具有代表性的歌曲凸顯單元教學主題,內容單薄、形式單一,遠遠不能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教學需求,也激發(fā)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致。為此筆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建立課堂內外的聯(lián)系,或從教材延伸到課外,引進課外歌曲,或從生活中尋找教材中歌曲的身影,豐富教學內容。
如,在學習《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這一首音樂時,欣賞民族音樂的特點,探究地域風情,把握小提琴樂器的特點,是本課的教學目標。為了完成這一教學目標,筆者不僅借助多媒體技術播放這首音樂,還邀請大家用樂器伴奏,深入感受音樂的魅力,體會小提琴樂器的特色。當大家沉浸在音樂欣賞活動中時,筆者引進了《流浪者之歌》這首小提琴獨奏名曲,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流浪者之歌》這首樂曲中無法言說的傷感與《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中歡快的氛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為了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根據(jù)教材選錄的音樂引進了相關的小提琴獨奏樂曲。兩首音樂交織在一起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發(fā)揮出了課內外教學資源應有的價值。
二、創(chuàng)建自主學習環(huán)境,給予學生自由
初中階段的學生具備了獨立意識,也渴望著自由,卻處處受家長和教師的“管制”,就連學業(yè)上也是如此,讓學生產生叛逆心理。具體到初中音樂教學中,就是學生不做預習、復習作業(yè),課上也不認真聽講,完全不配合教師的教學活動。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筆者引進了自主教學模式,即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的去感覺、體會和理解音樂,獲得美的熏陶、靈魂的凈化和人格的升華。
如,在學習《音樂故事(一)》這一單元《梁山伯與祝英臺》《十面埋伏》《〈長恨歌〉選段》這幾首音樂時,筆者認為大家已經(jīng)了解了音樂中隱含的故事,能把握音樂的情感,因此學習難度較低。為此筆者放棄了講授活動,給大家創(chuàng)建了一個自主學習課堂。在這個課堂中,學生是主角,他們可以自己欣賞音樂,可以與同學展開討論,可以向筆者詢問問題……只要能學到新的音樂知識,任何方法都值得肯定,給予了學生充分的自由。同時,因為缺少了教師的引導,大家只能憑借自己的力量閱讀、思考、欣賞、探究,自身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把握了學生的心理并結合教學實際難度,創(chuàng)設了自主學習課堂。讓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角,給予了學生充分的自由,激勵學生憑借自己的力量獲得成功,提升音樂教學質量。
三、增設趣味教學活動,活躍課堂氣氛
教學活動的單一和無聊,讓學生喪失了繼續(xù)學習的動力,也容易讓教師產生懈怠心理,影響教學質量。尤其是新課改背景下,各種新穎的、趣味的、實用性的教學活動層出不窮,滿足了教師多樣化教學需求。為此,筆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議:燃起教學激情,增設教學活動,讓課堂充滿趣味性。
如,在學習《原始狩獵圖》這一首音樂時,作品通過引子——狩獵——慶功——尾聲四個部分展示了遠古時期人們在夜幕下狩獵的畫面,生動地展示了古人發(fā)現(xiàn)獵物并成功狩獵的喜悅之情。為了讓學生深入感受音樂,筆者布置了一項任務,那就是大家放飛想象,將歌曲改編為音樂劇,邊演邊唱。這一新穎的教學活動讓大家感到新鮮感的同時,也讓大家犯了難,他們只好一遍遍地體會歌曲中的情感,設置合情合理的情節(jié)并進行排練,學習熱情高漲。學到《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這首音樂時,筆者引進了競賽機制,即同學們根據(jù)對音樂的理解,編舞并奏樂,獲勝的個人或小組可以得到一份神秘禮物。在好勝心的驅使和禮物的誘惑下,同學們施展了“十八般武藝”,表演了極具個性的舞蹈,奏樂也個性十足,既提升了大家的音樂鑒賞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也讓課堂充滿了趣味性。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針對教學活動單一、無趣這一問題,引進了歌劇表演和競賽機制,讓大家獲得了不一樣的學習體驗,增加了教學的趣味性,也提高了課堂參與性,活躍了課堂氛圍。
綜上,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改善建議,如引進課外教學資源、建立自主學習課堂、增設趣味教學活動等,以期為教師同仁們提供借鑒,培育學生音樂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潘玉輝.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音樂教學的應對策略探析[J].戲劇之家,2014(07).
[2]張云霞.如何上好一節(jié)音樂課[J].科學教育,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