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靜靜
摘 ?要:隨著社會不斷的發(fā)展,這個時代已經(jīng)成為了以素質教育為重的關鍵教育時期。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又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互動中來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目標;讓學生在有更好的學習質量的基礎上,又要避免陳舊的教學方式中“填鴨式”教學,都將是我們教學研究中重要的研究課題。本篇文章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情況,以學生為主體,就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研究這個課題,陳述一些具體實施的辦法與途徑。
關鍵詞:小學教育;語文課堂;教學策略
研究適合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并結合實際情況得出適合的策略。課堂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主要戰(zhàn)場,也是學生吸取知識的重要地方。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不能只通過增加教學時間或者增加課余作業(yè)量,來達到使學生提高成績的目的。那么怎樣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這將是我們教學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
一、挖掘生活素材,提高學習興趣
教師通過將生活中的素材帶入課本,讓學生在枯燥的課本中感受到生活帶來的氣息。教師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利用生活中的趣事,勾起學生對課文中的思考與感悟。這個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兩部分。
(一)課堂走進生活
第一部分是讓課堂走進生活,比如,在低年級識字課堂中,除了基本的識字教學過程,還可以將街邊的店鋪牌子,超市中琳瑯滿目商品的名稱與介紹,馬路兩旁警示牌上的文字拍成照片,通過多媒體播放以豐富課堂內(nèi)容,提高學生識字興趣。教師也可以通過組織默寫生字大賽,比比看誰寫出來的字更多。這種緊張的比賽氛圍提高了學生主動學習生字的意識,讓其在這種比賽的氛圍當中不知不覺增加了知識的積累。
(二)將生活情景帶入語文課堂
第二部分是通過把生活中實際發(fā)生的情景帶入課堂教學當中來。貼合實際的生活場景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也會使文章更加地貼近實際生活,學生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例如,在《風箏》這篇課文的教學當中,老師可以準備一個真的風箏帶到課堂上,講一講風箏的起飛原理與發(fā)展歷程,還可以讓學生主動分享一下自己放風箏的經(jīng)歷。在這種活躍的課堂氣氛中,感同身受地理解文章當中孩子們的心情變化。這種教學方式加深了同學們對這堂課的印象,對于學生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也有好處,使其主動愿意學習課文知識。
二、引導學生發(fā)揮主體作用
學生應作為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即激發(fā)學生自我學習意識,使學生認識到自己就是課堂的主人。在課堂教學當中,要以學生為主。主要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引導學生具有自我發(fā)展意識,將實現(xiàn)自我理想與報答國家人民作為自己的終身目標。二是學生主動學習是當代教學的主流,主動學習是指學生具有較強的自我學習意識,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當中,自律自強主動完成學習任務,具有規(guī)劃自己學習發(fā)展方向的綜合能力。那么怎樣才能使學生在課堂中發(fā)揮主體作用?
(一)增強主人意識,積極主動學習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們良師益友的身份,利用幽默的語言和真摯的感情作為鋪墊構造出一種溫馨的課堂氛圍。在這種課堂中,要以學生為主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讓學生清楚知道本次課要講什么內(nèi)容,需要達到怎樣的學習目的,使學生認識到自己就是這堂課的主人。這樣的話,學生們不僅會更加努力地完成此次學習任務,更會修正自己的不良學習行為,積極配合教師課堂教學。讓學生明白自己是課堂的主人,增強了學生的自我學習意識,和克服學習困難的能力,他們也會自律自強地積極完成學習目標。這種教學方法將學生由被動改為主動,老師也不再需要絞盡腦汁地“逼迫”學生學習,課堂也會逐漸變得輕松了起來。
(二)教師解放課堂,學生勇做主人
學習是一個自主的吸收過程,因此學生一直處于老師的“逼迫”壓力下,是無法很好地吸收消化知識的。這時我們可以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做課堂的主人。當然,教師也需要保障課堂活躍而有秩序,有趣而又充實。例如:在教學《蝙蝠和雷達》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提前將本課堂分為兩個學習部分,第一部分是認識生字,給同學們通讀課文的時間,由同學自主上臺發(fā)言、分享自己不認識的生字,學生之間相互交流,最后由老師講解生字。二是學生上臺分享自己知道的利用動物特性而發(fā)明出的東西,此過程也會受到學生高度的喜歡,最后再是老師講解課文。其實主要目的就是把課堂回歸給學生,由學生通過相互之間的分享與交流,從而達到最終高效的學習目的。
三、運用多種形式進行教學
新鮮感是近年來新興的詞語,對小學生們來說,具有新鮮感的教學方式更是可以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更好接受與吸收課堂知識。語文課堂對于小學生來講更是枯燥無味,這就更加表現(xiàn)出實行豐富多彩教學方式的必要性,讓課堂內(nèi)容更加豐富有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加入課堂教學。
多媒體可以達到新穎生動形象的教學效果,枯燥的課文通過視頻圖片等有趣表達形式,有效地凝聚學生上課的注意力,也縮短了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的時間。同時,多媒體具有更大的知識含量和豐富的教學資源,這是普通的板書教學無法具有的特征。
結束語:
如何達到更好的語文教學目的?是我們?nèi)w語文教師共同的努力目標。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下學習更多的語文知識,也是我們?yōu)橹畩^斗的動力??偠灾?,為了提高課堂的有效性,應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結合以前教學經(jīng)驗,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全方面學習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許忠信.淺談語文教學改革中的點滴體會[J].學周刊,2020(13):53-54.
[2]孫京文.淺談小學語文興趣教學[J].學周刊,2020(13):127-128.
[3]何正和.利用多媒體提升小學語文基礎教育[J].科教文匯(中旬刊),2020(04):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