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
摘要:有聲思維法是心理語言學研究中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在外語寫作教學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將有聲思維法應用于英語寫作課堂教學當中,意圖建構新型的英語寫作課堂互動教學模式。本文對于有聲思維法應用于英語寫作課堂互動教學中的常見類型、過程與策略以及注意事項進行了詳細闡述,并結合以往的研究和經(jīng)驗總結分析了有聲思維應用于寫作互動教學模式中的優(yōu)勢與局限。
關鍵詞:有聲思維;英語寫作課堂;互動教學模式
一、有聲思維法
有聲思維法(Think aloud)是心理學和認知科學研究中收集研究數(shù)據(jù)常用的方法之一。根據(jù)Ericsson & Simon (1984)的觀點,有聲思維就是受試者在完成某項任務的過程中,隨時隨地講出自己頭腦里的各種信息。所謂有聲思維調查,主要是觀察人們的內心活動。該類調查對受試者的語言和思維都有著較強的闡釋力,它就像打開人類大腦思維“黑盒子”的鑰匙,將大腦中所進行的隱秘的思維過程清晰具體地呈現(xiàn)在人們面前。這種方法要求受試者在完成具體任務的同時,口頭描述其思維過程,如針對具體問題如何思考,如何根據(jù)不同情況進行判斷,如何決策并付諸實施等。因此,有聲思維已經(jīng)成為一種相對成熟的研究方法,在心理學、認知科學、教育學、語言學等研究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
在國外,有聲思維最初被用來作為一種有效方法對學習者在完成某項具體學習任務中的心理過程進行評估。后來,這一方法為國內很多教學研究者所關注并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課堂教學中,逐漸成為一種展示思考過程、培養(yǎng)思維能力的有效手段,其目的在于將思考者在具體思考過程中所運用的策略都清晰地展現(xiàn)出來。由此,學習者通過長期的訓練和培養(yǎng)會逐漸構建一個完整的思維系統(tǒng),并學會如何在特定任務中選擇恰當?shù)乃季S策略來進行思考。
二、英語寫作教學現(xiàn)狀與互動教學模式
(一)英語寫作教學現(xiàn)狀。大學英語寫作課程的教學模式多年來都是國內外教育研究者關注的焦點之一。我國現(xiàn)有各大專院校開設的英語寫作課程多沿用著改革開放幾十年來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其形式固化、陳舊,課堂氣氛沉悶,師生互動極少,課堂內容乏味、呆板,教學目標單一、功利,應試教育現(xiàn)象嚴重,導致學生寫作水平和能力的提升極為有限,在各種外語能力測試中寫作部分的成績普遍偏低。在教學的過程中,很多教師過于關注語言知識的學習和訓練,片面強調語言知識目標的達成,而忽略了更為重要的學生思維能力和習慣的培養(yǎng)和形成,這在無形當中必然限定了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造成了現(xiàn)有的學生作文選題局限,視角重復,內容乏善可陳。很多學生也對現(xiàn)有的寫作課堂教學模式感到厭倦、抵觸。一方面,課堂上始終是老師講學生寫,文章的選題、結構甚至內容都受到限制,學生很難有自由思考、表達自我真實觀點的空間;另一方面,寫作對很多學生來說,一直是一種孤獨而痛苦的經(jīng)歷,寫作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和困惑始終無法得到理解和解決,教師所傳授的各種寫作技巧和策略也沒能得到充分的運用和掌握。這些現(xiàn)實情況使得英語寫作課程的教學模式亟待改革。由此,越來越多的教師和教育研究者嘗試將互動教學模式應用于外語寫作課堂教學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互動教學模式?;咏虒W模式,于20世紀70年代首次出現(xiàn),它是指在教師的引導下,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相互之間進行交流與溝通的模式。常見的互動教學模式主要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及自我互動等類型。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與學生都是課堂的主體,共同成為課堂的參與者,彼此地位平等,通過不斷的溝通和學習互相影響,共同完成所有課堂活動和任務。
將互動教學應用于英語寫作課堂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以往單調、沉悶的教學氛圍,但單純的言語交流和問答互動并不足以打破原有教學模式的壁壘,深入的思想展現(xiàn)和交流才是改革英語寫作課堂教學模式的根本手段。以往的研究和實踐表明,有聲思維完全可以應用于外語寫作課堂并與互動教學很好地結合,構建起新型的英語寫作課堂互動教學模式。
三、英語寫作課堂中有聲思維與互動教學模式的結合
在英語寫作課堂教學中,有聲思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既能夠顯著提高學習者的寫作技巧和能力,也能夠幫助構建思想交流的互動教學模式。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都可以運用有聲思維,建立互動模式,進行各種寫作技能訓練和思維能力培養(yǎng)。
(一)有聲思維應用于英語寫作訓練中的常見類型。采用有聲思維的方式對英語寫作的訓練一般分為5種類型:模板式寫作(modeled writing),共享式寫作(shared writing),交互式寫作(interactive writing),指導式寫作(guided writing),獨立式寫作(independent writing)。
所謂模板式寫作,就是由教師進行示范寫作。教師在課堂上運用有聲思維的方式將自己在整個寫作過程中的所有思考過程和內容清楚地講述出來,使學生們能夠完整地觀察到教師作為一名寫作者從構思、決策到動筆寫出文章的全過程。
共享式寫作是指教師與學生或學生與學生通過互動教學模式共同完成一項寫作任務。教師和學生都成為寫作過程的參與者,同時采用有聲思維的方法進行寫作,之后雙方通過比較寫作過程和分享寫作成果,可以發(fā)現(xiàn)不同寫作者之間的具體差異。
交互式寫作基本上與共享式寫作有相似的操作模式。它是指教師與學生或學生與學生在寫作時“共用一支筆”,寫作雙方相互協(xié)商,每人負責完成文章的某個部分,交替寫作,共同完成寫作任務,在此期間,雙方通過有聲思維進行溝通。
指導式寫作是由教師通過有聲思維的方法將某個具體寫作任務中的結構和布局明確講給學生,然后由學生按照此思路完成寫作任務。
獨立式寫作是讓學生運用有聲思維方法嘗試進行獨立寫作,教師可以借此發(fā)現(xiàn)學生的真實寫作能力和此方法的有效性。它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并以此考核學生寫作水平的有效途徑。
(二)有聲思維應用于寫作互動教學模式中的過程與策略。在英語寫作課堂教學活動中,有聲思維通??梢詰糜趯懽髑?、寫作中、寫作后這三個階段。在整個過程中,互動教學模式均貫穿始終,有效地聯(lián)系起了參與課堂的所有學生和教師。
1.寫作前。采用互動式教學的英語寫作課堂,在寫作前首先需要建立相對穩(wěn)定的學習小組。小組成員的選擇,既要尊重學生的個人意愿,也要保證成員之間能夠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學生座位的安排也要方便彼此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教師在這一階段的另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能夠合理、正確地選擇作文的題目。想要幫助學生有效表達自己的思想,就要求教師必須根據(jù)學生的成長階段、實際生活經(jīng)驗、愛好興趣以及知識與技能的客觀情況來發(fā)現(xiàn)學生關注的話題,并預留足夠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間給學生,以此來激發(fā)其思考創(chuàng)作的主動性。這一階段的核心任務就是在教師的引領下,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自由來思考和理解這一主題,在一系列必要的討論和交流后,教師可以通過有聲思維進行模板式或指導式寫作,向學生展示教師作為一名較為成熟的寫作者是如何思考、如何決策、如何謀篇布局、如何選擇材料和恰當?shù)膶懽魇址ǖ?,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和理解。
比如,在探討“l(fā)oner”這個主題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們充分的自由來思考并討論這一主題,再請同學們來提出自己的疑惑和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就可以運用有聲思維來親身示范寫作前的構思過程,例如,對于主題的理解“In order to understand a loner I need to first discuss what is loneliness. I think loneliness is not a condition of just being alone. It is a mental state of feeling isolated and helpless ...”;啟動自己以往的經(jīng)驗知識來佐證觀點“I have once met a person who called himself a loner ...”;查閱相關的資料“I need to refer to some professional research or study for the definition of loneliness and loner.”;關于選定文章的體裁、內容以及具體的寫作手法“Should I make it into a scientific research or just an essay based on my personal view and experience? Id better write an essay to discuss the topic from my own observation and understanding. I need to describe some people, narrate some of my experience and above all, define the term according to my own understanding.”等等。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有聲思維的展示,為學生確立了可以參考的寫作樣本和模式,也向學生講授了必要且常用的寫作手法和策略。學生既可以從中選擇并模仿,也可以結合自身特點進行個性化的處理。最重要的是,學生觀察到了一個完整的寫作思考過程,這其中包括各種分析、選擇、判斷、邏輯推理等思維策略的運用,這是幫助學生學會思考、培養(yǎng)思維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在這里,課堂的互動已不僅僅是語言的交流和問答,師生間開始建立一種以思考為主要途徑的交流模式,傳統(tǒng)意義上的課堂互動就有了新的深度和廣度。
2.寫作中。在前一階段的充分準備和思考基礎上,學生們進入了寫作的關鍵階段。在此期間學生占據(jù)了絕對的主體地位。在這一階段,學生可以運用有聲思維的方法進行共享式寫作或交互式寫作。學生們通過協(xié)商交流可以提前確定每個人要完成的寫作任務,也可以共同決定文章的體裁、主題、中心思想等具體內容,還可以在確定文章主題和基本結構后,各自行動。這樣的有聲思維寫作模式,一方面給予了參與互動的每個主體較大的自由和選擇權,另一方面也保證了學生獨立思考、進行完整構思并充分表達的可能性。 在此過程中學生通過有聲思維將原本頭腦中進行的選擇和判斷表達出來,使得教師可以及時觀察和分析其寫作策略是否合適,幫助學生正確篩選有效材料。在寫作過程中,無論寫作者的任務是什么,寫作本質仍舊是一種個體主觀意識的表達。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運用有聲思維進行獨立式寫作,并根據(jù)實際情況,將自己寫作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和運用的寫作策略簡單地記錄下來。在寫作完成后,教師就需要發(fā)揮其主導作用,幫助學生分析其寫作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和障礙,發(fā)動學生共同分析問題,找到合適的寫作策略和技巧,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此外,學生的有聲思維記錄和之后的策略分析都是教師觀察學生能否進行獨立式寫作的有效依據(jù),也是教師總結并改進教學設計和方法的重要參考資料。
學生完成初稿之后,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互相批改作文。在這個過程中互動式教學的優(yōu)勢就極大地體現(xiàn)出來。通過互批互改,學生們對于自己和他人的問題可以一目了然,結合教師提供的評分標準,對于如何完成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有了理性的認識。事實上,很多學生在對作文進行自我修改時很難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這時小組成員的互評互改就顯得尤為必要。通過有聲思維的交流互動,同學們可以及時提出自己的意見。這種互動不僅可以讓學生們取長補短,也能讓其學習在團體內運用交際策略進行有效溝通。之后的組間評比也是一種很好的互動形式。學生的寫作成果通過組間的評價修改得到了進一步的認可和改進。
3.寫作后。課堂的評價修改告一段落,學生的寫作任務并沒有真正完成,結合老師和同學們的意見進行認真修改和重寫十分必要。運用有聲思維所進行的獨立式寫作在這里才體現(xiàn)了其獨特的功能和作用。在課下,學生們在各自的寫作練習中,將真實的思考過程講出來,并同時錄音上傳到指定數(shù)據(jù)庫,由教師收集整理數(shù)據(jù)并謄寫。此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利用網(wǎng)絡資源,教師也可進行及時的指導和記錄。學生最終完成寫作并上傳作業(yè),教師收集作業(yè)給出最終的評定。教師在匯總整理后,在下一次課上結合小組互評的結果對學生的最終文稿進行點評分析。先請作者說明寫作以及修改時的想法和思路,這是在進行追溯性有聲思維。再請同學們現(xiàn)場提問、分析并點評文中的各種寫作手法和策略,即進行共時性有聲思維。這樣,運用有聲思維法使課上和課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連貫起來,使師生之間的思想互動建立起來,不斷循環(huán)往復,使英語寫作課堂的教學形成一個有機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