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桑榆
在北京工作時,有位要好的同事兼知己,如今就職于某閱讀平臺。
因為看自己寫的東西的時候,難免會帶戴著有色眼鏡,很難看出好壞,于是基本我每開一個長篇故事,都會交給她先看看,給點意見。
大概出于好友這層關(guān)系,每次她給我的評價都相對可以。
無外乎“文筆有保障,寫什么都好看呀”、“哇撒!男主撩人一套一套的” 、“女主太搞笑了吧,哈哈哈”……
直到我寫完《月亮》。
那段時間,正逢她去現(xiàn)在的公司報道報到交接,所以我寫完了才扔給她,盡量不過多地占用她多余的心力。
約莫過了一周吧,她在微信上敲我。沒有表情包,沒有感嘆號,就是看似很平靜地發(fā)來五個字:我哭了三次。
她比我還大上七八歲的樣子,生過孩子,經(jīng)歷過學習、工作、家庭的各種變動,淚點比還是小姑娘的你們高許多。
見到那五個字后,我深知,那可能是我唯一一次打動她。
接著她用了兩小時和我討論劇情,喋喋不休地,像不知滿足的孩子,參考你們找我要各種故事的第二部和番外的樣子。
其實她什么贊美的話都沒對我講,可我有種莫名的滿足感。
自那以后,我筆下的人物和故事,都漸漸偏向現(xiàn)實,正如《月亮》一般。以及我剛給美麗交去的一個短篇,《悲風遺響》。
我依舊喜歡寫青春。卻開始期望這段青春是你、我、她他都真實經(jīng)歷過的畫面。,或平淡,或動蕩。
我也可以寫都市。成人世界,飲食男女。但他們不再是空有其表、沒有血肉的殼。我希望他/她們的每一個抉擇,能讓未來的你們回溫時,笑笑地、或戚戚地點下頭說,“嗯,原來遇見相同的事情,我也會這樣呢?!?/p>
我不再鐘情于給主角帶光環(huán),開始喜歡上塑造他們身邊的小人物。
男配、女配,沒有誰天生是壞人,他們也有自己的故事,值得被看見或原諒。
記得前幾年,與摯友徹夜長談。我說我在許多場合都曾表示,會執(zhí)筆一輩子,“但我最近越來越害怕,怕寫不了一輩子,時不時就有種江郎才盡的感覺?!?/p>
為此我想過許多方法改變,看書、看電影,等等……收效甚微。
直至《月亮》橫空出世。
它不是我賣得最好的一本書,卻是截至目前為止,對我意義深重的一本書,甚至可以說和《惟有》系列并排第一。
它可能不夠完美,但它的出現(xiàn),讓我打破瓶頸,推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寫它的時候,我是忐忑的,因為不確定生活閱歷還不夠的自己,是否能夠駕馭細水長流,好在結(jié)果比我預想中的要好一些。
所以,說那么多,就想告訴你們——
新長篇也會沿襲《月亮》的大風格。雖然背景是都市,可也是以真實的生活和人設(shè)為主。
我不敢妄自揣測你們會不會喜歡。唯一能夠確定的,“她”是我迄今為止,筆下最特別的女主角。
至于其他,交給時間驗證吧。
さようなら(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