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濤
摘 要:當前在社會經濟飛速發(fā)展背景下,社會生活中的各個方面都在往更好的方向發(fā)展,不斷追求著更高的質量,而對于教學體系來講,學生自身的成長具有不可重復性,因此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加高效的學習課堂,使學生能夠在不可重復的時間里掌握高質量的教學內容,本文對初中語文教學中打造高效課堂的方法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 高效課堂 方法探究
引言
在初中整體教育體系中,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對于學生自身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的影響,當前部分初中語文教學課堂效率低下,課堂單調乏味,學生無法很好地掌握和吸收知識,甚至失去對于語文學科的熱情和興趣。而針對這種現(xiàn)象,在語文教學中打造高效課堂成為當前教師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1]
一、當前初中語文教學課堂存在的問題
在現(xiàn)階段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中,部分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較深,仍然將考試成績和升學率作為教學開展的重點,將培養(yǎng)學生的應試能力作為教學目標,忽略了對于學生綜合語文素質的培養(yǎng),甚至于新課改的要求“背道而馳”,從而導致學生無法很好地從課堂中獲取多方面的、利于自身發(fā)展的知識,從而影響自身能力的發(fā)展,而這種教學理念的存在也與當前打造高效課堂的目標相差甚遠,缺乏一定的創(chuàng)新度;其次,教學方法與高效課堂存在一定差距。打造高效課堂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以此來推動學生自身語文能力的發(fā)展,而在當前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不敢進行創(chuàng)新嘗試,且沒有探索和制定符合學生實際發(fā)展情況的教學方法,從而導致學生無法更好地完成對于自身語文知識框架的更新,影響自身能力的發(fā)展。[2]
二、通過營造和諧輕松地課堂氛圍來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想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創(chuàng)造,激發(fā)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是此活動開展的基礎,也是后期對高效課堂進行拓展和創(chuàng)新的關鍵。對于處在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講,脫離了小學時期的稚嫩,開始初步接觸社會,自身的各項因素也處在發(fā)展起步階段,但是其自身的對于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和新鮮感卻沒有因此而消失,在課堂上的具體表現(xiàn)為喜歡主動接觸新課文內容,或者在新課學習過程中有較強的話題討論度等,這就決定在學生日常的學習生活中遇到苦難時,需要向教師進行求助,并渴望從教師那里得到想要的答案。因此,想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打造高效課堂,就需要教師抓住學生的這一優(yōu)勢,在課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激發(fā)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課堂氛圍是開展教學活動和敞開學生心扉,拉近師生之間關系的重要環(huán)境,課上教學是以怎樣的一種氛圍來進行開場,使學生在怎樣的一種氛圍中進行學習對于教學的開展非常重要。
例如,教師在教學初中語文《我的老師》一課時,可以開展以“談一談我的老師”為主題的課堂活動,在傳統(tǒng)課堂中,學生由于對教師存在一定的畏懼感,不敢說出真話,只是提出老師的優(yōu)點,這樣既無法讓教師真正認識到自己,也影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在高效課堂環(huán)境下,教師要鼓勵學生敞開心扉,且活動采取不記名的形式,學生將自己印象中的老師寫在紙條上,班長收集并保管,教師也要參與到活動中來,同學生分享自己上學時代印象中的教師,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并為學生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
三、利用教學情境來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
要想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另一大核心就是需要關注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體驗。這種體驗來自學生對于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共鳴,并通過后期對于內容的模擬和展示進行表達。在初中語文教材中,不但存在著大量的文學作品,其他類型的文章如應用型內容、詩歌、歌劇等作品也不在少數,這些作品在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其中對于角色的演繹,為學生提供了充分體驗角色的機會,幫助學生進入到文章的內容中,從深層中了解文章想要表達的含義和其詳細的表達方式,從而強化學生對于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刻畫,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而想要增強學生對于文章內容的學習體驗,就需要一個特定的環(huán)境來幫助學生更好地開展角色演繹,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作為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經常使用的教學方法之一,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輕松地融入文章內容當中,通過對角色的演繹而實現(xiàn)對于文章深層的理解。[3]
例如,教師在教學《我的叔叔于勒》一課時,可以將學生均勻地分成幾個小組,要求每個小組中的成員分別扮演文中的角色,如:于勒、菲利普先生、菲利普夫人等,然后進行角色模擬,演示文中所展現(xiàn)的菲利普一家?guī)е吲d且期待的心情到哲爾賽島旅行而碰見一個酷似于勒的窮苦賣牡蠣人的反應,著重表現(xiàn)每個人物的性格,如菲利普:虛榮、沖動、沒有主見;菲利普夫人:小氣、精明、刻薄;于勒:失敗者、前期行為不端、中期善良、后期自食其力。并要求每個小組上臺表演,并從中選出最佳小組,以此來強化學生對于文章內容的理解。
四、利用多媒體設備開展多樣化教學
在社會經濟發(fā)展的推動下,當前信息時代迎來了發(fā)展的黃金時期,越來越多的電子信息設備開始大范圍的進入各大校園和教學課堂,不但為教師的教學開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提升了教學效率和質量,也為學生帶來了更加廣闊的知識世界和便利的知識來源。對于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來講,多媒體設備自身所具備的方便快捷、儲備信息量大、搜索資源快以及展示內容更直觀等優(yōu)勢能夠更好地實現(xiàn)對教材內容的外延和拓展,更快地激起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興趣,且視頻、音頻同時展示的方式也能幫助學生更直觀地體會到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情緒表達,從而達到身臨其境的效果。因此,要想構建高效課堂,引用多媒體設備和其他的信息化技術來開展教學工作,是現(xiàn)在及未來語文課堂發(fā)展的重要方向。
例如,教師在教學初中語文課文《春》一課時,可以先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一段與“春天”相關的優(yōu)美樂曲,讓學生仔細聆聽,并闡述自己從樂曲中聽到了什么內容,然后在音樂聲中進行朗讀課文,并找尋出文中所體現(xiàn)的“春之美”,朗讀結束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關于“春天”的視頻,以這種直觀的形式來幫助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理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結語
構建高效課堂,需要教師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對教學課堂進行創(chuàng)新,帶動學生進行改變,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實現(xiàn)整體語文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劉曉強.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打造高效課堂[J].文教資料,2019(05):46-47.
[2]丁多欽.淺析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J].學周刊,2017(15):117-118.
[3]何霞.芻議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07):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