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鳳真
摘 要: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要準確把握學生的特點,以此為基礎探索充滿趣味性的數(shù)學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從而保障課堂教學有序開展,打造高效數(shù)學課堂。文章從游戲激趣法、故事激趣法、實驗激趣法、畫圖激趣法等方面,對數(shù)學課堂有效激趣的方法進行探討。
關鍵詞:數(shù)學教學;激趣法;教學方法;游戲;故事;實驗;畫圖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16-0044-02
在數(shù)學課堂上,學生是最關鍵的主體。衡量課堂教學效益時,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是最為關鍵的指標之一。因此,有必要使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當前,部分學生常常出現(xiàn)課堂注意力不集中的現(xiàn)象。因此,教師在數(shù)學教學中需要準確把握學生的特點,積極創(chuàng)設充滿趣味性或懸疑性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興趣。本文對數(shù)學課堂有效激趣的方法進行研究。
一、游戲激趣法
1.借助游戲激發(fā)學習熱情
基于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教師可以利用充滿趣味性的游戲作為課堂導入,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以教學“乘法分配率”為例,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可以安排計算競賽游戲。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隨機出示乘法計算題,然后和學生一起進行計算,比一比看誰計算時長最短。在游戲過程中,很多學生選擇了筆算,但筆者以口算的方式在很短時間內就計算出結果。學生充滿了好奇,不知道老師使用了什么秘密武器。于是,筆者結合乘法分配律的原則,對部分題型進行變形處理,簡化了計算過程。學生初步了解這種計算技巧之后,便能夠就此激發(fā)深入探究的意愿。
2.借助游戲促進數(shù)學知識的理解
引入游戲,實現(xiàn)寓教于樂,不僅能夠使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變得直觀立體,還能夠在游戲的幫助下降低學習難度,深化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理解。例如,在教學“方向與位置”時,核心目標就是引領學生探索如何根據(jù)方向和距離明確物體的位置。因此,針對此部分內容的教學,需要突顯其直觀性、可視性。于是,筆者引入國際象棋這一游戲,用于引導學生思考。筆者先簡單說明游戲的規(guī)則:棋盤有64個方格,而且方格之間顏色交替,分別用字母a-h表示8條豎線,用數(shù)字1-8表示8條橫線。接著出示一幅國際象棋棋盤的平面圖(圖略),緊扣這一游戲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1)國際象棋擁有專門的記錄方法,如果白王所處的位置記錄為g2,你知道是采用怎樣的方法記錄這一位置的嗎?(2)請問,如何確定棋盤上黑王、黑車、白兵的位置?(3)如果移動其中一枚棋子,它的位置變化為c6-c2,你知道它是從哪里移動到哪里嗎?然后要求學生自主思考相應的問題,并在小組內交流。顯然,以游戲的方式能夠更直觀地呈現(xiàn)數(shù)學知識點,有利于展示學生的思維過程,幫助學生提高對知識的理解效能。
二、故事激趣法
1.運用故事趣味導課
如果在教學數(shù)學知識之前引入一個好故事,則能激活學生的思維,觸發(fā)學生思考。例如,“反比例”這一知識點相對枯燥,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概括性,部分學生不太感興趣。郗宏德名師工作室的官老師在執(zhí)教這一內容的時候,并沒有沿襲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而是首先引入一個故事:有個財主非常貪婪,一天拿著一塊布來到一個裁縫店想做一頂帽子。他認為,如果用這塊布只做一頂帽子似乎有些浪費,于是問裁縫是否可以做兩頂。裁縫看了他一眼,說“可以”?!澳敲匆亲鋈斈??”裁縫依然說“可以”。經(jīng)過一番商討,財主決定要求裁縫用這塊布做十頂帽子。過了幾天,財主來取帽子,這時候他才發(fā)現(xiàn)這十頂帽子小得只能戴在手指頭上。聽到故事結局,孩子們哈哈大笑起來。此時,官老師繼續(xù)提出問題:“你們因何而笑?為什么相同的一塊布可以做一頂帽子,還可以做兩頂、三頂……乃至十頂呢?”基于上述教學案例可以發(fā)現(xiàn),充滿趣味性的故事改變了知識的抽象狀態(tài),便于學生理解。
2.運用故事課中提趣
教師可以對教材中的知識進行改編,創(chuàng)作成小故事,提高課堂的趣味性,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例如,在完成“長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的推導之后,為了幫助學生深化對這一知識點的認知,筆者引入一道數(shù)學探究題:李奶奶家養(yǎng)了一群鴨子,計劃在院子里用籬笆為這些鴨子搭建一個長方形的窩。已知這一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為4米和2米,請你幫助李奶奶計算一下籬笆需要多長?你是否還有別的方法能夠使籬笆長度最短?這個故事情境以幫助李奶奶計算籬笆長度為主題,貼近學生生活,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
三、實驗激趣法
1.借助多元實驗激趣
數(shù)學實驗和其他學科的實驗相比存在顯著的差別,數(shù)學多元實驗有助于深化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理解,是提高教學效能的有效路徑。因此,教師在數(shù)學教學中可以采用多元化的實驗教學模式。例如,在教學和圖形相關的知識時,可以先組織學生開展課前預習,使學生對圖形有一個初步了解,然后借助圖形操作開展多元化的實驗活動。這一方面可以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的方式深化對圖形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讓學生了解圖形的概念及其特征,保證課堂教學質量。
2.借助實驗猜想激趣
學生數(shù)學思維的發(fā)展與豐富的想象力密不可分,教師在實驗過程中應當鼓勵學生大膽猜想,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挖掘學生的數(shù)學潛能。例如,在教學“位置與方向”時,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大膽猜測,引導學生通過實驗的方式驗證所提出的結論。教師的鼓勵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進行更大膽的猜想,自主探究和位置方向相關的其他知識??梢?,在數(shù)學實驗教學中,教師需要準確把握學情,善于鼓勵學生,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實驗教學的作用。
四、畫圖激趣法
1.畫出已知條件
很多數(shù)學問題的條件比較隱蔽,部分學生不能一眼發(fā)現(xiàn)。因此,可以借助畫一畫的方式,找到間接的條件。以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的一道題為例:小朋友列隊進動物園,小明前面有8個人,后面有6個人,問這隊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人?對一年級學生來說,顯然這道題存在一定的難度,很多學生會以直接相加的方式得到8+6=14(人)。于是,筆者帶領學生以畫一畫的方式展開解題策略的探討:用△代表小明,前面有8人,因此在△前面畫上8個○,后面還有6人,因此在△后面畫上6個○,然后帶領學生數(shù)一數(shù),發(fā)現(xiàn)包含14個○和1個△。顯然這種教學方式更直觀,能夠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解題方法,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2.畫核心概念
數(shù)學概念常常比較抽象,可以通過畫一畫的方式,對這些知識進行具象化處理。例如,在教學“周長”時,筆者提前打印好大小不同的長方形及正方形,分發(fā)給每一個小組,要求學生從一個頂點開始畫一圈,其中特別強調“畫一圈”,使學生體會周長的含義。這樣學生以后學習其他圖形的周長時,就能夠對周長的含義進行拓展和遷移,從而輕松地掌握知識。
3.畫出解題思路
有一些數(shù)學題類似于腦筋急轉彎題,需要學生通過畫一畫的方式找到正確的答案。例如,一年級數(shù)學上冊有一道題要求學生按照“2、4、6、8、2、4、6、8……”的順序,從入口走到出口。顯然這是一個充滿趣味性的迷宮,存在一定難度,而學生通過畫一畫,能夠有效地解決問題。
總之,學生是最為關鍵的教學主體,教師在數(shù)學教學中只有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才能保障學生高質量學習。為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教師需要準確把握學生的特點,以此為基礎積極探索充滿趣味性的數(shù)學教學策略,如采用游戲激趣法、故事激趣法、實驗激趣法、畫圖激趣法,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蔡亦容.構建活潑的教學形式提升學生自主學習[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8(06).
[2]力天友.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成功體驗提升實效——談小學數(shù)學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J].內蒙古教育,2019(35).
[3]梁嘉麒.小學數(shù)學激趣教學法例解[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5(03).
[4]朱菁.淺談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激趣”的策略[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