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琴
后進生,通常指那些品德或學習方面相對落后的學生。由于受到傳統(tǒng)歧視眼光的影響,一般有較重的自卑心理;由于不甘落后的同心驅使,他們又都具有較強的自尊心。他們有上進的愿望,但缺乏毅力和自制力。作為班主任應從以下幾方面去做好后進生的工作。
一、班主任樹立良好的形象
如果班主任的思想作風好,大公無私,光明正大,見需謹慎,在工作上以身作則,深入實際,任勞任怨,在生活作風上艱苦樸素,和藹可親,平易近人,他就在無形中讓后進生從心底尊敬他,樂于接受他的教誨。這樣,班主任在他們的心目中就有良好的形象。
二、真情打動,讓愛感化
沒有愛,便沒有教育。愛是一切教育的基礎。一個教師不愛自己的學生,與學生沒有感情和心理上的溝通,任何教育都無從談起。教師對學生的愛,既愛好的學生,又要更愛差生。對好學生的愛,應該真誠、熱情、真摯,既負責又嚴格。而愛生,更重要的是愛后進生。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后進生的學習、生活和紀律各方面都落后,如果老師不用心去感化他們,心理素質就會比較脆弱,就會自我封閉。反之,教師用愛去撫平他們受傷的心理,使他們在愛的氛圍中接受教育,他們就會把教師的要求轉化信念,付諸實際行動。
三、信任后進生,放手讓他們施展才能
每個學生都有被尊重、被理解、被接受的需要。教師信任、尊重后進生,放手讓他們實戰(zhàn)自己的才華,使他們感受到成功的歡愉,就能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情感和期待,從而樹立信心。
四、要給予信心,善于挖掘閃光點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提出一個口號:“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里抬起頭來走路。”
五、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是轉化后進生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動之以情”就是以真情感動學生?!皶灾岳怼本褪菍W生擺事實,講道理,進行正面教育,以理服人。教師只有關心愛護學生,施之以愛,才能使學生相信教師,尊重教師,對教師親而近之。這樣,教師才有機會教育學生。教師只有通過擺事實、講道理對學生進行教育,才能使學生冷靜地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從而使學生下定決心去克服缺點,爭取進步。
六、與家庭教育密切配合
轉化后進生與家庭教育密切配合。教師將學校的教育要求和教育方法滲透到家庭教育中去,就要做到勤家訪,讓家長了解學生的在校情況,支持學校的工作。同時,教師也能了解到學生家庭情況,以取得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一致。在家訪時,最好學生在場,而且切忌“告狀式”的家訪,以免引起學生的反感,從而形成逆反心理,給教育帶來不良的后果。
七、開展“組長承包責任制”
對于差生云集的班級,實行“組長承包制”是轉變后進生的有效途徑,即每組選兩個好生為小組長,由組長確定兩名后進生為組員并編好座位,組成一個正規(guī)的小組。并進行組與組之間激烈的較量,使好生、差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讓好生幫組差生,共同提高。如果每小組每次考試的成績或每個階段操行總和比前一次提高了10%以上的可評為“小組紅”。這樣,全班每位同學就會信心百倍,盡力跟小組長配合,呈現(xiàn)出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結果后進生在好生的幫助下成績提高就會很快,好生在幫助后進生的同時也促使自己更加努力,學習成績也由好變得更好。
八、用愛給予后進生前進的力量
后進生的轉化是從承認錯誤,改正缺點開始,學校、家庭、社會結合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表揚和鼓勵、引導和鞭策,形成齊抓共管的格局,成為后進生的推動力。這些愛催人奮進,給人前進的力量,促使人獲得成功。從而享受成功的喜悅,就能充分調動后進生的積極性,毫不保留地發(fā)揮本身的潛能和特長,一旦有了成績,他們就會精神煥發(fā),信心百倍,奮發(fā)努力。
轉化后進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它是一個充滿反復的長期教育工程。有簽于此,就容忍后進生的一次次“舊病復發(fā)”,不急躁,不嫌棄,不灰心,做到仁至義盡,問題不解不撒手,只要我們心中有差生,只要我們遵循“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規(guī)律,講究轉化藝術,后進生也能盡快成為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