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從詞匯的音形義規(guī)則記憶法、構詞法、語境記憶法、階段性鞏固復習記憶法及閱讀識詞法五個方面,并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在教學中運用的行之有效的初中英語詞匯記憶方法,以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詞匯教學;詞匯記憶;有效策略
眾所周知,我們用的這套仁愛版教材的其中一個特點是詞匯量大。由于七年級上冊的詞匯部分學生在小學階段有接觸過,所以學生學起來不難,學生積極性也高。然而到了七年級下學期就開始出現(xiàn)了一些學生對學習英語較費力,不及格的也越來越多,有的甚至厭學英語,尤其是在我們農(nóng)村初中。他們最大的困惑就是如何學習和把握詞匯。而學生的詞匯量與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是緊密關聯(lián)的。英語學習離不開記憶。一個好的詞匯記憶策略對英語學習者至關重要。由于初中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相對比較低、記憶量相對較小、記憶經(jīng)驗相對不夠豐富等,所以教師給予學生對詞匯記憶策略科學指導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給予學習者正確的策略指導幫助,使學習者獲得適合自己本身水平的高效的詞匯記憶策略,有效地擴大詞匯量,提升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那么在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詞匯記憶效率以及如何有效地運用詞匯記憶策略呢?
一、 結合音、形、義記憶詞匯
在教學中利用遷移規(guī)律,通過對比、聯(lián)想、歸納詞匯等,幫助學生建立起詞匯網(wǎng)絡,讓學生了解掌握字母、字母組合、音素和音標的區(qū)別及內在的聯(lián)系。這不僅能加強學生記憶英語詞匯,而且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詞匯的興趣。
(一)引導學生用英語字母的組合發(fā)音來歸納語音規(guī)則,以舊帶新,以舊促新進而擴大詞匯量。如仁愛英語八年級單詞Unit 1 Topic 1單詞future,Unit 4 Topic 1單詞nature、feature,Unit 5 Topic 1單詞gesture和九上Unit 3 Topic 2單詞creature中ture的發(fā)音就可以利用學過的舊單詞picture的相同字母來認讀和記憶。還有see—bee—feed—deep—keep—meet—feet; now—down—town; know—snow—window等詞。
(二)引導學生用同音異形法歸納記憶詞匯。如weather—whether; there—their; right—write; meet—meat; our—hour等詞。
(三)引導學生把拼寫相似的單詞、辨別記憶模糊不清以及容易混淆的單詞進行對比。如quiet—quite, sing—sign, eat—ate, correct—collect, honey—money, horse—house等單詞。
(四)引導學生用英英解釋或者是同一意思單詞的歸類來記憶詞匯。如仁愛英語八下Unit 5 Topic 1中cheer up=make someone happier; care for=look after=take care of; in the end=at last=finally等等。
二、 結合構詞法記憶詞匯
英語構詞方法主要有四種:合成法、轉化法、派生法和縮略法。構詞法的掌握,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詞匯,還能增加詞匯量。在學習新的詞匯前,教師先給學生復習英語的構詞法并讓他們列舉一些相應的單詞。
(一)合成法(Compounding)
合成法就是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構成一個新詞的方法。用這種合成法構成的新詞叫作合成詞。合成詞是由兩個或更多的詞合成一個詞,如:mooncake(月餅);classroom(教室);homework(家庭作業(yè));blackboard(黑板),toothbrush(牙刷);bookshop(書店);earthquake(地震)等詞。
(二)轉化法(Conversion)
轉化法是指一個詞不經(jīng)過任何變化由一種詞類轉化成另外一種詞類的方法,如:water(n.)“水”→water(v.)“澆水”,Who watered the flowers?(誰澆了花?);又如:book(n.)“書”→book(v.)“預訂”,I want to book some rooms.(我想預訂一些房間)。
(三)派生法(Derivation)
由詞綴(分前、后綴)和詞根相結合構成單詞的方法。如:表示否定含義的前綴:im;mis;un;dis;in;non等,impolite(不禮貌的)、impossible(不可能的)、unfair(不公平的)、unusual(不普通的)、disagree(不同意)、disadvantage(缺點)、incorrect(不正確的)、non-cooperation(不合作)等等。
(四)縮略法(Acronym Formation)
將單詞縮寫,詞義與詞性保持不變的英語構詞法稱為縮略法。如:television→TV(電視);Hong Kong→HK(香港);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世貿(mào)組織);kilogram→kilo(千克);mathematics→maths(數(shù)學)等詞。
引導學生用構詞法的規(guī)則去學習新單詞、記憶新單詞。使用構詞法學習新單詞、記憶新單詞,不僅好記而且節(jié)省許多時間。它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詞匯的興趣,又減輕了學生學習的負擔。
三、 結合語境引導學生以詞造句,以句來鞏固詞匯
語境就是我們平時說的“上下文”。從相應的語境中記憶詞匯比單存從詞匯表中單存地記憶效果要更好。教師引導學生在會話、寫作中有意識地運用剛學過的單詞做詞匯練習、或與別人談論某些詞匯,這樣更有助于學生更快更好地學習和掌握新單詞。例如學習單詞interested和interesting時,通過一句話可以掌握這兩個詞匯含義及用法:The story is very interesting, so I'm interested in it.明確其含義:interesting“有趣的”,指人或事物本身的性質;interested“感興趣的”側重于人的感受。單詞alone和lonely,通過這句話就可以記住這兩個詞匯含義:The old man lives alone, but he never feels lonely.明確其含義:alone“單獨的,獨自的”表示無人陪伴,只陳述事實,不帶感情色彩;lonely“孤獨的,寂寞的”指人,強調心靈上的孤獨,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所以,先把詞匯與句子相結合,然后再將詞匯與句子、語篇相結合起來,這不僅培養(yǎng)學生直接用英語思維的能力,而且也幫助學生記憶詞匯,明確詞的含義,使學生能更有效地掌握詞匯,同時也擴大了詞匯的交流功能。這種詞匯、句子和語篇相結合,既能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詞匯,又能增強學生學習詞匯的興趣,既培養(yǎng)了學生運用英語語言的能力,同時也達到了學好英語的效果。
四、 適時地引導學生進行階段性鞏固復習詞匯
階段性的復習不僅可以加強記憶,而且也可以阻止遺忘。復習的方式要不同于學習新生詞時的方式,這樣不僅能使學生保持新鮮感,以愉快的心情進行復習。復習時可以采用歸類總結的方式,進行歸類復習,如按照詞性歸類(如名詞、動詞、形容詞等)、單元主題歸類等復習。然后讓學生按話題對詞匯功能分類(如顏色、水果、動物、天氣、月份、季節(jié)等)進行歸納總結。例如仁愛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 5 Our School Life Topic 1詞匯主要有表示交通工具的詞匯(subway, train, ship, boat, bike, plane, car, bus)、表示頻率副詞的詞匯(always, often, sometimes, usually, seldom, never)和表示動作的動詞(catch, walk, ride, watch, swim, listen, talk)等。在進行階段性的鞏固和復習英語詞匯時,教師多鼓勵學生將所學的詞匯用到語句中。形式可以豐富多樣,如將單詞制成卡片讓學生分組連詞成句或者連句成文的游戲比賽形式。這樣不僅使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具有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讓學生從“要我用詞匯”變成“我要用詞匯”。
五、 適時地結合短文閱讀鞏固詞匯、擴大詞匯量
學生做完閱讀理解之后將那些核心詞找出來,仔細體會它們的意義和用法,以鞏固詞匯。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或結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進行閱讀,引導學生能更準確地判斷和理解作者的意圖以及詞語的含義。給學生提供合適的閱讀資料,讓學生多次地接觸同一個詞匯,進而就自然而然地記住了單詞。也可以讓學生去查字典拓展詞匯量的積累。還可以讓學生去收集自己喜歡的閱讀資料,通過閱讀還能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中猜測詞義的能力,而再次遇見同一單詞加深記憶詞匯。這樣不僅鞏固了詞匯,而且也加強了詞匯量的積累。
六、 結語
根據(jù)新課改的要求和理念,教師要不斷地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英語詞匯教學理論素養(yǎng),更新教學理念,認識到英語詞匯教學的重要性和實際作用。結合課堂教學具體內容,給學生傳授不同的詞匯記憶策略,創(chuàng)設各種語言實踐活動,幫助學生訓練各種學習策略,提高詞匯記憶效率,提升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平克虹.外語學習,詞匯為本[J].中小學外語教學,1999(11).
[2]房萍.記憶策略和英語單詞記憶的實驗研究[J].科教文匯,2008(7).
[3]蔣鳳霞.初中學生運用多維英語詞匯記憶策略的實驗研究[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1(3).
[4]蔣芳.論英語閱讀與詞匯學習[J].六盤水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5).
[5]陸巧玲.詞匯教學中的語境問題[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1(6).
作者簡介:
羅志彩,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大湖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