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甜甜
摘? 要:游戲之于幼兒成長和發(fā)展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一方面,在游戲活動驅動下,幼兒身心各方面的潛能將得到更全面、更充分的開掘與激活,幼兒教育的效果也會更加顯著;另一方面,在游戲活動的誘導下,幼兒的自我意識、綜合素養(yǎng)、實踐能力也會持續(xù)加強,其教育意義是其他任何教育手段所無法取締的。因此,在幼兒園學前教育中,教師應該加強對游戲活動的組織和開展,讓幼兒在更加豐富的認知體驗、參與感知中提升其綜合能力、推動其全面發(fā)展,為幼兒實現(xiàn)自己、釋放情懷提供保證、奠定基礎。
關鍵詞:游戲活動;幼兒園;學前教育;策略;探究
目前,隨著國家和社會對幼兒學前教育的高度關注和重視,有關幼兒學前教育教學方面的諸多問題也不斷凸顯。對此,幼兒教師應該加強研究和探析,并不斷變革自身教育觀念,優(yōu)化教育措施,拓寬教育路徑,在實現(xiàn)游戲活動與幼兒學前教育教學有機融合的過程中切實提升教育實效,使幼兒在更加充分、生動、豐富的游戲實踐、體驗中提升能力,發(fā)展自我,全面增強其探索欲望,充分開掘其認知潛能。
一、開展游戲活動對幼兒園學前教育教學的作用和價值
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每一個幼兒對游戲都情有獨鐘、趨之若鶩。在參與游戲活動、進行游戲實踐的過程中,幼兒的身心健康、認知能力、社會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等都會得到切實調動與激活,對幼兒成長、發(fā)展帶來更為積極、有益的影響。
(一)有助于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
幼兒階段是孩子身心成長、思想發(fā)展、意識培養(yǎng)、情懷塑造的關鍵期、奠基期,讓幼兒自由遨游在游戲的世界,結合自己需要、根據(jù)自身實際有安排、有計劃地參與游戲活動,可以達到鍛煉身體、調適心理的目的,促使幼兒沉浸在更具趣味性、生動性、實踐性的游戲活動中去,提升自己的動手能力,以更加積極、健康、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面對生活問題,實現(xiàn)身心健康發(fā)展。
(二)有助于幼兒認知能力提升
在游戲活動的驅動、影響下,幼兒將更喜歡就自己的內在需要與同伴進行交流、互動,實現(xiàn)其內在夙愿的全面激活。一方面,在游戲活動的過程中,幼兒的語言潛能、動手能力都會得到更好鍛煉,尤其在幼兒遇到一些游戲困惑、問題時,其更愿意用自己的方式去尋求應對,對應的認知能力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全面提升。另一方面,很多游戲活動都反映著一定的社會現(xiàn)實,幼兒在游戲中的交往、溝通、互助可以促使其自我意識更加完善,對其思想情感、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也會產(chǎn)生積極影響。
(三)有助于促進幼兒社會發(fā)展
每一項游戲活動的有序開展,都離不開一定的游戲規(guī)則作為保障。通過對游戲活動的參與與開展,可以讓幼兒養(yǎng)成遵守規(guī)則、相互分享、彼此協(xié)作的意識。尤其對于一些自主性較強、自由度較大的游戲活動,往往需要幼兒自主制定規(guī)則、確立流程。此時,幼兒的組織能力、協(xié)調能力也會得到全面激活,對于幫助其盡早感知社會、適應社會提供科學指導。
(四)有助于幼兒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
很多比較抽象的游戲活動的開展,都離不開幼兒的積極創(chuàng)新與深度探索。此時,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形象思維能力、綜合理解能力也會得到有效提升與調動。而且很多幼兒會根據(jù)游戲實際,創(chuàng)造性選用游戲素材,靈活利用游戲資源,有效拓寬游戲路徑,其想象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理解能力會隨著游戲活動的深入而不斷加強、提升。
二、將游戲活動應用于幼兒園學前教育教學的有效策略
在游戲活動與幼兒學前教育教學融合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結合不同學段幼兒實際,在措施、手段、形式、路徑上積極尋求創(chuàng)新,讓更加符合幼兒發(fā)展,更加貼近幼兒認知實際的游戲活動進入幼兒成長視野,促使幼兒在積極參與、高效實踐中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和不斷提高。
(一)結合幼兒實際,靈活開展游戲活動
由于不同幼兒在認知能力、生活經(jīng)驗、自我夙愿、個性特點上存在較大差異,其參與游戲活動的表現(xiàn)和反饋自然也會呈現(xiàn)出較大的差異性。對此,教師在游戲活動設計時,應該盡量凸顯出差異性、個性化特性,給予不同幼兒參與、實踐、體驗的機會,并讓其在自主活動、快樂游戲中實現(xiàn)自我。針對交往、協(xié)作能力較弱的幼兒,應該盡可能設計一些互動性較強、協(xié)作性較多的游戲活動,以促使其在相互交往中獲得發(fā)展;對于動手能力較強、性格比較活躍的幼兒,應該盡可能設計一些多樣性、豐富性游戲活動,促使其在創(chuàng)造能力、規(guī)則意識上得到鍛煉與提升。同時,必須確保每一項游戲活動的趣味性、生動性,以促使所有幼兒都得到全面發(fā)展。
(二)構建游戲環(huán)境,科學優(yōu)化教育形式
在幼兒園學前教育中,幼兒始終是主體。因此,教師在游戲活動與教學內容相互融合時,應該加強對游戲環(huán)境的構建,使幼兒在寓教于樂的過程中獲取知識,提升能力。一方面,在教學目標設定上,應該切實關注幼兒需要和游戲特性,使游戲活動為教學開展服務。另一方面,在教學內容落實上,應該確保游戲元素、資源、素材的全面整合,并針對不同教學內容,組織開展不同教學活動,以促使學生在游戲中獲取知識,增強能力。第三,在教學評價呈現(xiàn)上,可以結合幼兒的參與、表現(xiàn)情況,對不同幼兒進行針對性、科學性評價,以促使幼兒的學習自信、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例如,在進行“白雪公主和小矮人”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就故事內容進行講述和分享,讓幼兒獲得比較直觀的理解和感知,隨后再組織幼兒開展角色扮演游戲,并借助配音、旁白等構建氛圍,以促使幼兒真正入情入境,去深度理解故事內涵,達到教育目的。
(三)拓寬游戲路徑,全面提升教學效能
幼兒學前教育教學效能的提升,與其理解能力、思維能力、實踐能力有著密切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教師對于游戲作用的發(fā)揮情況,將直接決定教學發(fā)展。因此,教師必須在游戲路徑拓展上尋求突破。一是多借助輔助性教學素材或者媒介,讓多媒體、游戲道具等進入教學領域,使比較抽象的教學內容更加具體化、形象化、鮮活化;二是多組織開展具有實踐性、體驗性的教學活動,讓幼兒進入生活區(qū)域參與游戲活動,增強其學習能力、理解能力。隨著教育方式的逐步豐富、多元化,教學效能也會得到顯著提升。
三、結束語
總之,游戲活動對幼兒學前教育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設計、教學內容落實、教學情境構建時,應該切實將游戲與教學融為一體,并不斷優(yōu)化措施和手段,以驅使幼兒在積極參與、深度體驗中得到更好的提升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紅梅.基于游戲活動下的幼兒園學前教育教學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3):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