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霞
學生在受教育時期,特別是在小學階段,讀什么樣的書很重要,不能盲目追求。“隨手拈來,大口吞下”的閱讀只能是囫圇吞棗,不解其味。讀名著,目的就是陶冶學生的性情,開拓學生的精神空間。那么,怎樣才能正確引導小學生讀名著呢?下面談談我的一些見解。
一、讓學生認識到閱讀名著的重要意義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小學生正處在認知世界和素質(zhì)初步形成時期,閱讀名著對其成長有不可忽略的意義,會為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所以要讓學生認識到閱讀名著的重要性,受到優(yōu)秀名著的感染和激勵,從而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二、培養(yǎng)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現(xiàn)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興趣是影響學習活動的最直接、最活躍、最現(xiàn)實的因素?!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蓖瑯拥牡览?,學生對閱讀有興趣,才能從內(nèi)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chǎn)生主動需要。只有讓學生從思想上接受名著,才有可能激發(fā)起他們閱讀名著的興趣和激情。只有充分調(diào)動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讓他們愉快地閱讀課外名著,才能促使學生親近名著、走進名著,最終愛上名著、宣傳名著。人有學步時,讀有起步時。適時施教,在學生開讀的最佳時段,教師幫助其樹立起閱讀的興趣是每個語文教師的責任,也是語文教育走向成功的關(guān)鍵。要讓學生熱愛讀書,教師首先要愛讀書。語文教師不僅要讀經(jīng)典作品,還要多接觸少兒報刊、圖書等,要盡量多地向?qū)W生推薦一些適合學生閱讀的中外優(yōu)美的文學名著。讓學生在自我閱讀中,感受到文章所創(chuàng)設(shè)的情境的美及語言的魅力,讓學生覺得閱讀是一種美的享受。同時,語文教師應給予學生閱讀的自由,再抓住時機巧妙引導,進行遷移,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這實際上是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自主性與求知欲。
三、研究名著導讀教學的方法
讀文學作品特別是讀名著,要有正確的方法。那種“一主題二分段三寫作特點”式的機械、冷漠的傳統(tǒng)閱讀方法,是永遠也進入不了文學世界的。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三種方法的綜合應用進行名著導讀。一是精讀法。就是要求學生對名著中的精彩情節(jié)或喜歡的人物等,集中精力逐字逐句地進行閱讀。學生全身心投入,調(diào)動多種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逐漸養(yǎng)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二是選讀法。就是要求學生對自己最喜愛的人物或故事情節(jié)進行閱讀。學生讀到更多的書,了解更多自己喜愛的人物和故事情節(jié),提高孩子們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三是評述法。就是要求學生閱讀名著后寫讀后感,采用課堂討論、故事情節(jié)的表演、談自己最喜歡的文學人物、講述自己最喜愛的文學故事等方式進行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成長。
四、培養(yǎng)學生閱讀名著的良好習慣
由于受名著的深度和難度,名著的歷史背景和現(xiàn)實差異,小學生認知能力和知識儲備的有限性等因素的影響,很容易讓小學生對名著閱讀半途而廢,所以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完成閱讀任務的有力保證。要全面地解讀一部名著必須從情節(jié)、人物、環(huán)境這三要素入手,這就需要培養(yǎng)學生查閱資料的良好習慣,閱讀名著首先需要了解其寫作背景,這樣才能全面正確地解讀。這一點可以由教師指導學生查找相關(guān)資料,了解時代背景,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其次,要培養(yǎng)學生帶著情感閱讀的良好習慣,而不是生硬地、走馬觀花一般地讀完書中字句。要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強理解和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五、督導學生閱讀名著
要想讓學生看書,應先解決書的來源問題。教師要負責建設(shè)好“班級圖書漂流站”。名著閱讀貴在堅持,時間上的保障極為重要,應由專人負責圖書借閱,每名同學每周至少借閱一次,保證名著閱讀的時間。在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還未產(chǎn)生、方法還未掌握之前,教師的檢查督促顯得尤為重要。最初,學生在閱讀名著時會感到困難重重,面對厚厚的經(jīng)典,他們很容易退縮。教師必須制定出一套檢查措施,督促學生堅持閱讀下去,直到他們產(chǎn)生閱讀熱情,并自覺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最后要實時檢驗,教師應定期開展有關(guān)名著的知識競賽。題目設(shè)計也應該有層次,簡單題和中度偏難題相結(jié)合,各種題型也應該照顧到。如果難度大了,學習差的學生就會知難而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六、指導學生相互交流學習
“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萊特?!遍喿x教學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保護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體驗。平時,教師要求學生把獨特的感受及時的記入筆記本,或者在閱讀時勾畫出優(yōu)美詞語、精彩片段作為讀書筆記的重要內(nèi)容。閱讀時的合作、討論、交流是拓展讀書視野,彌補認識不足,加深理解的良好方式。教師應鼓勵學生就自己感受最深的一點,或人物,或情節(jié),或?qū)懽骷挤ǖ劝l(fā)表自己的看法,談自己的體會。開展“展評優(yōu)秀的讀書筆記”“讀書匯報會”“講故事”“手抄報”“詩歌朗誦比賽”等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讀書交流會。交流活動前要根據(jù)需要定好話題,以方便學生提前做好書面或口頭準備,在讀書交流會上有更好的發(fā)揮。能有效地促進學生間的交流學習、鞏固閱讀成果,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熱情,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推動名著閱讀步步深入。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曝十寒肯定是要不得的,急功近利也是要不得的。正確引導學生閱讀名著是一項長期工程,需要語文教師科學合理、循序漸進地推進。“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隨著教師不厭其煩注重技巧地指導,隨著學生持之以恒融會貫通地堅持,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閱讀名著的能力,提升閱讀名著的體驗??傊灰覀冏屑?、科學地研究對策,善于激發(fā)學生對名著閱讀的興趣,不斷培養(yǎng)學生掌握閱讀名著的方法,就一定能幫助學生較好地閱讀、理解名著,進而讓名著在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中發(fā)揮良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