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義琴
摘 要:讓學生快樂、無憂無慮的學習是新課程改革對全體教師提出的要求。體育作為小學課程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與終身鍛煉意識的養(yǎng)成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對此,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以學科屬性為導向,根據(jù)學生的需求和興趣愛好,為其營造輕松愉悅、快樂的學習氛圍。這樣,在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他們參與意識的同時,還可以賦予課堂新的活力與生機,促進教學水平與有效性的提升。本文對如何構建小學體育快樂的課堂效果進行探究,并提出可行性的構建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體育;快樂課堂;教學效果
引言
開展小學體育課程的主要目的不僅僅在于豐富小學課程教學內容,強健學生的體魄,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還在于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運動方法與技巧,使他們的終身鍛煉意識得到強化。若想達到以上教學目的,單憑現(xiàn)有的教學理念與思想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教師使用多種多樣且充滿趣味性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即構建快樂課堂,只有這樣才能夠獲得良好的教學成效,實現(xiàn)學生的健康成長與全面發(fā)展。此外,快樂課堂的構建還有助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與學科的長久發(fā)展。
1.順應新課程改革的發(fā)展趨勢,革新教學理念
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小學體育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依然使用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進行授課,既沒有革新現(xiàn)有的教學方法,也沒有落實新課程改革提出的快樂教學要求。在這種情況下,不僅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積極性,還會阻礙教學水平與教學效果的提升。若想真正提高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效果過程中,需要教師在創(chuàng)設快樂情境的同時,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根據(jù)每個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與學習興趣來采用合理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從而達到激發(fā)學生參與熱情,提高學習質量與效率的目的[1]。一項體育技巧的掌握離不開平時的練習,而在小學體育快樂課堂過程當中,就是要通過多元化的練習方式來提高學生的掌握技巧,這主要是游戲的形式代替?zhèn)鹘y(tǒng)的機械式的練習,而目前小學生的好玩情緒在小學體育過程當中占據(jù)重要的特點,因此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將練的內容融入到游戲過程當中,以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例如,在跑步教學中,教師可以滲透123木頭人、貓捉老鼠、兩人三足、老鷹捉小雞、丟手絹等游戲。
2.采用多種小型的體育競賽的形式來培養(yǎng)小學生的學習熱情
雖然小學生的年齡較小,但卻有著較強的競爭意識,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綜合考慮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多種小型的體育競賽形式運用到具體的教學中,一來可以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與歸屬感,二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其身體素質與體育素養(yǎng)得到全面發(fā)展。此外,競賽的過程當中,也是為了讓學生在競賽過程當中體驗快樂,從而在比賽檢驗自己鍛煉的效果,尤其是在比賽過程當中,以團隊的形式來進行游戲,這一方面是鍛煉了學生的練的技巧,另一方面也是活躍了課堂的氣氛,從而能夠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過程當中產生對體育的濃厚興趣[2]。例如,在足球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身體素質、接受能力、認知能力等劃分小組,并讓他們將所學知識以競賽的形式呈現(xiàn),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斗志,促進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的提升。
3.積極開展合作探究模式,提高小學生的運動技能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若想獲得良好的教學成效,發(fā)展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需要教師結合教學實踐,對教學經驗與學生的運動技巧進行豐富,同時還要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運動的意識,使其積極融入到快樂體育的學習中。為了讓小學生體驗和認可體育運動的魅力,教師可以以合作小組探究的形式進行課堂模式的創(chuàng)新,吸引學生融入體育課堂中共同進行練習以及討論[3]。在小組分組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小學生當前的運動水平進行分組,合作小組的成員要包括體育能力強、體育能力中等以及能力較差的學生,在小組內均衡組員的實力,以一個共同的目標進行合作,使得所有的學生都可以參與到體育的學習和鍛煉之中,并在教師和同組成員的幫助下掌握所學的內容,熟悉體育的動作,進而讓小學生的綜合運動素養(yǎng)得到提升。
4.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促進課堂效果的提升
鑒于小學生的年齡較低,身體各項機能均處于發(fā)育初期,所以教師在開展體育活動時,要予以充分的重視,不僅要做到勞逸結合,還要因材施教,嚴格按照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發(fā)育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避免強度過大造成小學生身體的障礙,使他們身心發(fā)展受到影響,進而違背了快樂課堂構建的初衷。除此之外,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即讓學生從簡單的體育知識和技能學起,做到張弛有度[4]。這樣,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與決心,還可以提高他們的課堂參與度,使體育課堂的快樂效果得到保障。此外,因為每個學生的身體差異的不同對于課堂效果也會產生不一樣的作用,所以在提高學生興趣進行多元化的運動過程當中,教師也要根據(jù)每個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的差異性,在同一個體育項目上,要進行學生不同水平的考驗,制定相等目標和要求。唯有此,才能夠讓一個學生都能夠在體育練習的過程當中獲得相應的快樂體驗,以達到收獲成功、收獲快樂的目的。
5.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的教學理念以及活躍的課堂教學內容是構建小學體育快樂課堂的重要方式,在現(xiàn)階段要激發(fā)學生的小學生去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在每一個活動過程當中,要讓學生樂于參與到體育過程當中,同時要掌握相應的體育技巧,增強自信心,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在小學體育課堂過程當中形成師生共同參與有效互動的教學模式,有效的提高小學體育的教學效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玉平.積極推行快樂體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7,(05):288-288.
[2]白芳泉.論“快樂體育”在學校體育素質教育中的運用[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7,(08):049-049.
[3]魏俊民.從小學生心理特征來探討快樂教育在體育中的應用[J].價值工程,2016,(07):278-279.
[4]何強,熊曉正.對“快樂體育”的再認識——重讀《體育之研究》的啟示[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5,(04):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