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聯網技術的突飛猛進迎來了“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引起了各行各業(yè)的改革,對社會上的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引起了部分行業(yè)的巨大變革。面對新形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緊隨“互聯網+”時代的步伐,與其想契合,方能在教育行業(yè)立于不敗之地,不會引起思想政治課教學質量不佳,學習無用的質疑。面對“互聯網+”的沖擊只有樹立大數據思維,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才能夠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緊跟互聯網時代步伐,永葆此門課的生機與活力。本文在分析“互聯網+”時代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現狀的基礎上,提出完善建議,目的在于推動我國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使的高校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使每個行業(yè)都意識到做出對應改變的重要性。各大報刊、電視、網站等都在熱議“互聯網+”時代到來的利弊,與此同時各行各業(yè)也清醒地感覺到需要及時做出調整已適應互聯網的沖擊,也認識到不管哪個行業(yè)誰有能力率先掌握和利用了互聯網便能在本行業(yè)轉化為巨大的商業(yè)利潤,也在本行業(yè)擁有了生存的尚方寶劍。在“互聯網+”時代,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能不涉及到互聯網的應用,教師及管理者也應緊跟互聯網步伐做出對應調整,利用互聯網知識變革教育方案,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煥發(fā)出蓬勃的生命力。高校在培養(yǎng)大學生過程中一直扮演著引領者的作用,高校教師在引導大學生成長方面起著關鍵作用,高校應注重高校教師整體能力的提升,順應時代發(fā)展培養(yǎng)適合社會發(fā)展需求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在互聯網應用方面起著引導作用。
一、“互聯網+”時代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現狀
(一)互聯網利用率低
高校作為我國教育的關鍵一環(huán),在培養(yǎng)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在“互聯網+”時代,不能再局限于死板的教學模式,應當引入互聯網的應用,這樣才能使得教育行業(yè)不至于落后于時代的發(fā)展。就目前高?;ヂ摼W應用方面而言,互聯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并沒有什么得到有效利用?;ヂ摼W信息千變萬化、數據量甚多、應用挑選能力要強,這些應用上的特點迫使教育者在利用上需要學習很多新內容,涉及的領域也變多。教師的穩(wěn)定性會是的有些教師在學習新知識時顯得不那么積極,導致在應用互聯網上滯后于其他行業(yè)。教師是傳授知識的直接媒介,教師若不學會應用,作為學生接觸的機會更少,有些前衛(wèi)的學生利用互聯網學習之后發(fā)現并不被老師認可,便不再使用,降低了學生利用互聯網的積極性。
(二)高?;ヂ摼W設施不全
有些高校雖然認識到“互聯網”的應用價值,但在設施布置上并不齊全。有的高校購買互聯網設備上遇到資金阻礙等困難,有的高校配備了較為齊全的互聯網設備但高校教師在利用上并不能完全掌握相關技術,導致在課堂教學上并不能得到有效利用,或者直接拋擲一邊成為虛設。學生在利用互聯網上緊跟老師步伐,因得不到教師的指導,會受到互聯網擾亂信息的侵擾,影響學習效率,有些學生雖然規(guī)避了互聯網不良信息的干擾,但沒有老師的引導在利用互聯網上便會處于盲目狀態(tài),無法有效發(fā)揮互聯網的作用。課堂上互聯網設備出現故障,教師沒有能力修復的便會影響教學內容,進而便會對互聯網的使用沒有興趣,后期的教學課程便不再利用互聯網。
二、“互聯網+”時代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建議
(一)提高互聯網使用率
互聯網是把雙刃劍,對其利用得當便能發(fā)揮高效率的教學,利用不當有可能降低學生的學習熱情,影響老師的教學質量?!盎ヂ摼W+”時代的到來能夠有效收集互聯網上出現的有用數據,高校以及高校工會要樹立全面性數據思維。毋庸置疑的是,在高校教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對于需要的數據的選擇、收集、整理是一個繁瑣的過程,但此數據的收集完成有助于教職工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也能夠有針對性的改革教學方案,優(yōu)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互聯網+”下的數據收集有別于傳統(tǒng)的數據調查,更有概括性,可信度,利用上也能夠更有可信度。在整個互聯網應用上要學會應用技巧,擴大利用率,有效發(fā)揮互聯網在高校政治教育過程中的價值。
(二)高校盡力配備齊全的互聯網應用設備
高校在大學生培養(yǎng)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因而高校應配備齊全的設施為國家培養(yǎng)全方面的人才?!盎ヂ摼W+”時代的到來是社會發(fā)展的趨勢,高校更應順應社會發(fā)展需求在互聯網應用上發(fā)揮推動作用。利用互聯網培養(yǎng)高素質的大學生,使得新時代的大學生擁有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畢業(yè)之后投身于社會的建設之中,發(fā)揮自身的價值,為國家做貢獻,熟練的應用互聯網技術在工作中脫穎而出,在互聯網應用上不至于落后在其他同事之中。高??梢陨暾堈a貼或者引進校園企業(yè)等其他途徑籌集購買相關互聯網設備資金?;ヂ摼W的應用已是大勢所趨,高校作為教育行業(yè)的領先者應當走在社會發(fā)展的前列。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教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對象呈現出了明顯的特殊性,因此,高校以及高校工會需要針對教育對象所具有的特殊性,推動教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發(fā)展。在此過程中,高校以及高校工會有必要強化自身的“互聯網”意識、搭建“互聯網”應用平臺并健全“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機制,從而有效推動高校教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提升?!盎ヂ摼W+”時代到來是社會發(fā)展的大趨勢任何行業(yè)都無法避免,只有順應其發(fā)展方向方能在新時代獲得生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價值觀培養(yǎng)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作用,高校應當重視此方面的改革,避免被淘汰在新時代的發(fā)展過程中。
參考文獻
[1]鐘學艷.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創(chuàng)新研究[J].學理論,2017(6):219-222.
[2]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chuàng)新研究[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34-46.
[3]檀江林,吳玉梅.大數據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探究[J].思想理論教育,2016(3):72-75.
作者簡介:
康寧(1988-),? 性別:女,民族:漢, 籍貫:山東省濟南,學歷:本科,畢業(yè)于陜西師范大學,現有職稱:初級,研究方向:教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