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柳
【摘? 要】目的:分析個性化指導對提高“新冠隔離室”護士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方法: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針對本院20名參與“新冠隔離室”護理工作護士心理健康水平進行評估,并評價針對護士個性化指導干預措施的應用效果。結果:護士參與“新冠隔離室” 護理工作2個月后焦慮、抑郁狀態(tài)與護理工作前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針對“新冠隔離室”護士進行個性化指導有助于保障護士心理健康水平,減少心理壓力,該心理疏導措施具有實踐推廣價值。
【關鍵詞】個性化指導;新冠隔離室;護士;心理健康
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醫(yī)院緊急建立“新冠隔離室”,并組建護理團隊負責對“新冠隔離室”收治病員與疑似病員的觀察與診治等醫(yī)療工作[1]。應對突發(fā)疫情,參與“新冠隔離室”護理工作的護士面臨嚴峻的工作內(nèi)容與更大的心理壓力。為保障護士護理質量,評估并改善護士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積極意義[2]。本研究主要以分析個性化指導對提高“新冠隔離室”護士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納入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本院參與“新冠隔離室”護理工作的20名護士作為研究對象,本次納入護士均為女性,護士年齡分布在22-35歲,平均(26.3±3.6)歲。護士學歷包括專科12例、本科8例。護士均自愿參與“新冠隔離室”護理工作,且對該次研究內(nèi)容知情同意。
1.2方法
(1)隔離室護士心理評估:采用焦慮抑郁評分量表以及訪談方式對參與隔離室護理工作護士心理負荷情況進行評估。準確了解護士工作需求與心理狀態(tài),分析護士出現(xiàn)負性情緒的原因并制定針對性疏導策略,以切實減輕護士心理負擔。(2)建立心理干預機制:依據(jù)護士心理測評的結果分析護士在面對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產(chǎn)生的心理變化,制定針對性心理疏導措施,采用自學+教學方式對護士進行心理疏導,使參與隔離房護理護士在崗保持樂觀、良好心態(tài),以減少護理過程不良情緒。(3)加強護士心理素質培養(yǎng):崗前對參與“新冠隔離室”工作護士進行心理素質培養(yǎng),包括培養(yǎng)護士心理動力、心理能力、自我適應以及環(huán)境適應能力,著重訓練護士承受護理壓力能力。(4)到崗前??婆嘤枺鹤o士在進入“新冠隔離室”前均需接受護理規(guī)程培訓,明確病室內(nèi)工作與防護重點。使護士進入“新冠隔離室”后可做到忙而不亂、工作條理清晰,避免護理過程差錯,從而減輕心理壓力。(5)交班心理護理:護士在每日隔離病房交接班過程中,除了完成患者基本情況交接,還需告知接班護士各患者心理狀態(tài),使其做好充分心理準備,避免接班后因患者情緒對護士造成心理恐懼。(6)心理舒緩策略:醫(yī)院定期對“新冠隔離室”護士進行集中心理疏導,使護士各訴心聲,業(yè)余時間為護士提供娛樂與放松設施,促進護士宣泄不良情緒。(7)人性化管理:針對“新冠隔離室”護士實施人性化管理,予以護士優(yōu)先評級、評優(yōu)權力,并予以一定比例的獎金傾斜,為提高護士工作積極性創(chuàng)造客觀條件。
1.3觀察指標
分別于護士參與“新冠隔離室”護理工作前、護理工作后2個月調查護士心理狀態(tài),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價護士心理狀態(tài),單表計20條目,單條目評分1~4分,分值與護士焦慮、抑郁程度呈正相關性,以各表統(tǒng)計得分*1.25計算獲得護士實際焦慮、抑郁評分結果。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涉及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護士護理工作前、護理工作后2個月焦慮、抑郁評分結果采用(均值±標準差值)描述數(shù)據(jù),前后心理狀態(tài)對比采用t值檢驗,以P<0.05表示數(shù)據(jù)差異存在統(tǒng)計意義。
2 結果(見表1)
3 結論
新冠肺炎疫情事件是當前一個重大公共衛(wèi)生事件,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具突發(fā)性、嚴重危害性。為做好地區(qū)防控、履行醫(yī)院職能,在本次疫情發(fā)生以后,醫(yī)院緊急建立“新冠隔離室”,用以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及完成對疑似病例的隔離工作。參與“新冠隔離室”護理工作護士在工作中面臨更大的壓力,為保障“新冠隔離室”護理工作質量,對護士進行個性化心理疏導具有必要性。本院通過分析“新冠隔離室”護士產(chǎn)生心理負荷原因發(fā)現(xiàn),護士心理負荷產(chǎn)生的原因包括新冠肺炎突發(fā)疫情后護理任務繁重、護士感染風險大、防護物資緊急等,導致隔離室護士的工作壓力增加,進而影響到護士的心理狀態(tài)[3]。對此,本院通過為護士建立心理干預機制、加強護士心理素質培養(yǎng)、到崗前專科培訓、交班心理護理、心理舒緩策略以及實施人性化管理措施等,為護士提供心理疏導。研究結果顯示,護士參與“新冠隔離室” 護理工作后2個月后焦慮、抑郁狀態(tài)與護理工作前相比無明顯差異。研究提示,采取個性化指導措施對于保障護士參與“新冠隔離室” 護理工作期間心理狀態(tài)具有積極意義。
綜上所述,針對“新冠隔離室”護士進行個性化指導有助于保障護士心理健康水平,減少心理壓力,該心理疏導措施具有實踐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陳漪瀾,鄭麗娜.實習護士在醫(yī)患糾紛中的心理應激及對策[J].心理月刊,2020,15(06):30- 31.
[2] 劉曉虹.疫情防控一線護士的心理活動特點及心理防疫對策[J].上海護理,2020,20(03):1-4.
[3] 劉海艷,鄭柏芳,楊譽芬,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區(qū)救援護士心理應激的質性研究[J].全科護理,2020,18(07):82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