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華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不斷推進,我國許多教育工作者越來越重視小學數學教學互動的有效性。只有提高小學數學互動教學的有效性,才能充分地發(fā)揮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主體作用,從而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小學數學教師要及時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做到與時俱進,采取相應的措施提高教學的互動性。因此本文將對如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互動的有效性進行一定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提高 小學數學 教學 互動 有效性
引言
新課程改革在我國不斷深入推進,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互動的要求也隨之提高。與此同時,提高小學數學教學互動的有效性,也是素質教育在我國深入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然趨勢。但是,現階段在許多小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互動,互動的效果也不盡人意,也難以達到預期應該有的教學效果。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方法,提高互動的有效性。
一、創(chuàng)設具有代入感的教學情境
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fā)展,多媒體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得到了充分的應用,但是有許多教師并沒有正確認識到多媒體的作用。多媒體主要包括聲音和圖像,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有利于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水平。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采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方式,可以快速地將學生帶入到課堂教學中。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所以在課堂上總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等狀況,所以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提升[1]。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利用一些視頻和圖片將學生導吸引到課堂中,并且可以盡可能地避免學生出現溜號問題,使他們更長時間地集中在學習中。傳統(tǒng)的數學課堂一律采用板書進行教學。課堂剛開始時可能不會出現問題,但是在課堂進行到一半時,就會發(fā)現許多學生的注意力早已轉移到其他地方去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使教學內容可以更加直觀立體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不但可以增強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使他們清晰地解課堂的重點教學內容[2]。多媒體課件還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教師可以通過圖片或者視頻等形式進行教學。因此,通過多媒體增加教學互動的有效性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小學數學教材中的內容絕大部分具有生活化的特征,教師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時候也可以與生活所接軌,讓學生明白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的影子,了解到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從而更加努力地學習數學。比如在學習圖形那一課時,由于小學生思維發(fā)展還不夠完善,所以一些圖形他們難以自己想象出來,這時就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以圖片的方式顯示出一些物體的形狀,教師也可以選擇一些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的一些物品,就像籃球和鉛筆等,讓學生根據這些物品的形狀進行歸類,把屬于同一類的物體放在一起,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也可以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二、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不容小覷。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其實是具有一定的情感傾向性。對于他們喜歡的老師,她們會認真學習喜歡老師所教授的科目,所以相對而言那門學科的成績也會高于其他學科,對于他們不喜歡老師所教授的科目,他們會出現本能的抵觸心理和情緒,在學習過程中會覺得很痛苦[3]。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提高教學互動的有效性,數學教師要采取相應的行動與措施去調節(jié)和改善師生之間的關系,要想得到學生的愛護和認可就必須尊重他們,要真正地關心他們,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學生不要因為學習成績不好就去否定一個人,要辯證地看待。老師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美的眼睛,發(fā)現每一位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對于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比較差的,要給予一定的鼓勵和支持,耐心幫助他們解決問題,讓他們體會到老師的良苦用心。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任務,比如在學習“面積”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對教學內容進行講解,然后對學生進行提問,讓他們舉例說出生活中常見物體的大致面積,這樣學生便可以從教師的思維當中脫離出來,進行自主思考,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也體現了師生之間建立和諧的關系,學生愿意主動與教師進行互動,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他們成為數學課堂上真正的主人。
三、采用多種互動教學方式
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課堂一直以來都是以教師為主,以學生為輔,在教師進行備課的過程中,主要考慮的不是學生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去消化教學內容,而是主要考慮教學進程和教學目標,這種教學方法是極其錯誤的,不但會導致數學課堂枯燥乏味,還會打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4]。因此為了解決這一現狀,數學教師可以讓學生采取自主探究的模式,首先,數學老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鼓勵學生通過自身去尋找問題的答案,教師對他們進行必要的指導,這樣可以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避免他們過于依賴老師,也可以增強他們對于所學習的內容的理解程度。對于比較難的教學內容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進行組內討論,數學教師充當小組合作的組織者,針對他們的學習能力進行分組,使每一組的能力和水平都可以達到一定的平均值。每一位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所以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都不相同,可以在討論的過程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使每一位同學都可以參與到數學學習之中,促進他們可以共同進步。在這一過程中,師生之間互動的有效性不但可以提高,同學情誼也得到升華。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不要過于注重討論的結果,相反而是要注重過程,提高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鼓勵他們大膽進行猜想,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提高小學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小學教師就要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針對所教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選取相應的教學模式,并且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王祿涵.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師生互動有效性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3.
[2]張屹,祝園,白清玉,李曉艷,朱映輝.智慧教室環(huán)境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互動行為特征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06):43-48、64.
[3]王彩云.教學生活化,課堂互動化——淺析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J].學周刊,2016,27: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