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剛
【摘 要】現(xiàn)階段的高中教育教學過程中,越來越重視對高中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德育屬于高中生綜合素質(zhì)中較為重要的組成部分,高中班主任應在日常班級管理實踐中,應用有效的方法融入相應的德育教育,為高中生營造自由、輕松和愉快的班級氛圍,才會有效幫助高中生積極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并使他們形成高品質(zhì)及高素質(zhì)。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教育;融入
前言:
高中階段是形成優(yōu)秀人品的關鍵時期,高中班主任不僅要應用有效的策略促使高中生積極投入到文化知識的學習中,還應幫助形成高中生思想品質(zhì)和規(guī)范的行為意識,這樣才會使高中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提高綜合素質(zhì)。這就需要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同時,有效融入德育教育,才會收獲理想的教育效果。
一、與高中生建立友好班生關系
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與高中生的關系,直接關系著德育教育的順利融入,及教育效果。并且,高中生正處在青春期的敏感階段,班主任更要用心及應用有效的方法,與高中生建立友好的班生關系,才會使高中生樂于接受班主任的思想,并積極領悟,從而使德育教育收獲理想的教育效果。這就需要班主任先放低姿態(tài),使高中生對班主任形成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印象,再積極、主動去關愛高中生,與高中生融洽、愉快溝通,才會有效拉近高中生與班主任之間的距離,促進良好班生關系的形成。
首先,班主任要轉(zhuǎn)變自己在高中生眼中的形象?,F(xiàn)實情況中,部分班主任過于嚴厲,使高中生近而遠之,這是由于高中生對班主任有錯誤的認識而造成的。所以,班主任要認識到這一點,放下姿態(tài),積極與高中生談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如在課余時間,班主任可以與高中生談論有關明星的動態(tài),電腦、手機等方面的資訊,使高中生了解到班主任與他們有共同的話題,進而喜歡去與之溝通。同時,也會讓班主任與高中生建立友好關系有良好的開端。久而久之,高中生與班主任之間的相知程度就會逐漸加深,班主任在此基礎上,去滲透德育教育,高中生也會更樂于接受和認同,從而達到理想的德育效果。
其次,班主任還要真誠去關愛高中生,使他們感受到班主任的呵護。這就需要班主任關注高中生心理和情緒、行為上的變化。在日常的相處中,班主任善于發(fā)現(xiàn)高中生身上的優(yōu)點,并去贊賞高中生;當高中生遇到問題時,班主任要給予關心和鼓勵。這樣就會使高中生感受到班主任對他們的關愛,并從內(nèi)心接受班主任,從而促進班生關系的和諧和發(fā)展,及德育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建設班風促進德育教育實施
班主任想要在管理班級中,更好開展德育教育工作,除了要與高中生建立融洽的關系,還要注重建設嚴謹?shù)陌囡L,使高中生在班風的感染下,形成正確行為意識,從而嚴格去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建設班風,班主任可以從以下兩方向入手。
第一,班主任要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針對紀律方面,班主任將高中生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違反紀律行為明確納入到制度中。如課堂上玩手機、看課外書等,班主任要給出懲罰的具體細則;逃課、遲到、早退等現(xiàn)象,班主任要闡明處罰的具體措施。如,高中生在課堂上,出現(xiàn)打架的現(xiàn)象,班主任就要先了解清楚其中的起因,之后再依照管理制度,分別進行公平的懲罰處理。并且,班主任要與高中生進行深度的溝通,使高中生從內(nèi)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之處,并認同班主任的處理方案,這樣才會使高中生避免再次發(fā)生此種現(xiàn)象,并形成正確的行為觀念。同時,也有效融入了德育教育工作,并促使高中生去嚴格要求自己。
第二,班主任也可以為高中生提供擔任“班主任”的機會,讓高中生站在另一個角度,去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從而主動去糾正自己錯誤的行為和觀念。對此,班主任可以定期設置“競選班主任”的主題活動,讓高中生投票選舉擔任此角色的同學。當高中生競選出結果后,班主任要向被競選的高中生,講明管理所要達到的效果,并讓高中生與其他高中生互相幫助,互相促進。這樣不僅幫助高中生擔任好角色,還可以促進高中生的成長。當高中生擔任角色結束后,班主任再讓高中生分享期間的感受,對于建設良好班風,使高中生形成高品質(zhì)都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通過社會活動有效融入德育教育
高中生處在青春期的敏感期,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直接融入德育教育,容易令敏感的高中生產(chǎn)生抵觸心理。為了讓高中生更好接受德育教育,班主任可以通過組織社會活動,讓高中生在親身體驗中,感受到德育教育,對于幫助高中生形成高素質(zhì)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更容易令高中生所接受。
比如,班主任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組織高中生去養(yǎng)老院看望老人。并且,為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去之前,班主任要先向高中生滲透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并要讓高中生懂得付出愛是一件幸福的事的道理。當活動結束后,班主任還應針對實踐活動展開分享會,讓高中生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及感受。然后,再讓高中生聯(lián)系自己的家庭,回憶和反思自己平時的表現(xiàn),進而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并體會到父母的辛勞和對他們的愛。促使高中生體諒父母,并更加融洽與家人相處,從而使高中生的素質(zhì)和修養(yǎng)得到進一步提高。
或者,班主任也可以組織高中生開展環(huán)衛(wèi)義工的社會活動。班主任可以利用周末或閑暇時間,帶領高中生去公園或其它公共場所清潔環(huán)境。并且,在此過程中,班主任要對高中生的行為認真觀察,當高中生對亂扔垃圾的人嚴厲指責時,班主任要讓高中生懂得禮貌待人是最基本的素質(zhì),遇到事情要有容人的氣量。并且,班主任也要以身作則,起到榜樣的作用,積極帶領高中生參與其中。高中生就會在班主任的感染下,強化德育意識,從而使德育教育工作收獲理想的成績。同時,也會讓高中生在內(nèi)心更加敬仰班主任,自然也會更加配合班級管理工作,使班級水平不斷提高。
總結:
高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要重視高中生的感受,在放下高姿態(tài),與高中生真誠、友好的相處。并且,班主任還要建設嚴格的管理制度,使高中生在接受班主任的同時,配合班級管理工作。班主任也要以身作則,為高中生樹立榜樣,用實際行動感染高中生,這樣才會使班主任管理好班級的同時,使高中生形成優(yōu)秀品質(zhì)。
參考文獻:
[1]徐穎超.試論高中班主任如何有效開展德育工作[J].散文百家,2021(6):109.
[2]林貴謀.高中班主任管理實踐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價值[J].語文課內(nèi)外,2021(7):244.
(作者單位:山東省泰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