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持續(xù)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與關注,習近平總書記增強調教育強則國家強,為了培育出更符合新時代社會發(fā)展需要的人才,高效思政教學必須加強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并將哲學與藝術思維滲透到教學當中,以此來提高思政教學的效果?;诖耍疚膶@哲學與藝術思維在高校思政教學中的滲透意義以及滲透策略兩大方面進行深入剖析,希望能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哲學與藝術思維;高效;思政教學
前言
眾所周知,高等教育水平直接反映了國家的整體發(fā)展能力,想要提升我國在國際市場中的地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則必然離不開教育的發(fā)展。而高校思政教育作為培養(yǎng)學生價值觀念形成以及思想政治意識建立等方面有著非常突出的作用,如果將哲學與藝術思維融入課程教學當中,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同時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提升藝術修養(yǎng)。如何使哲學與藝術思維更好地發(fā)揮其應用價值的最大化,是當前教師尤為重視的課題內容。由此可見,在新時期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加強對哲學與藝術思維的滲透策略探究,具有非常深遠的指導作用。
一、哲學與藝術思維在高校思政教學中的滲透意義
(一)豐富課堂內容,提高學生學習熱情
就當前實際教學情況來看,各大高校的思政教學課都存在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夠的情況,不僅是因為課程內容相對枯燥,更是與教師單調無趣的講解方式有很大關系。很多教師都認為思政課是一門非常嚴肅的課程,理應更加規(guī)范地進行課程學習,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經常會發(fā)生教師講的滔滔不絕,而學生聽的迷迷糊糊的情況,這不僅影響教學質量,同時也會消磨學生的興趣。而將哲學與藝術思維滲透到教學當中,則可以有效改善這一問題,有趣的哲學思想以及藝術鑒賞,都能給學生新的學習體驗,對激發(fā)學生積極性以及學習熱情有著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二)開闊學生視野,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
通常情況下,高校思政教學課程所涉及的內容大都是以純理論為主,盡管有時會安排一些教學活動,也都是比較固定和單一的,這不僅不符合當前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同時還會制約學生的思維和視野,對學生未來的成長十分不利。而將哲學與藝術思維滲透當教學當中,則能夠有效應對這一現狀,不僅可以豐富課程內容,擴充思政教學范疇,同時也能加深學生對思政課程的重新認知,開闊學生的視野與見識。除此之外,哲學與藝術思維的有效滲透,還能夠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以及探究意識,對培養(yǎng)學生聯想能力與觀察能力有非常大的幫助。
(三)弘揚民族文化,提升思政教學質量
就當前教學現狀來看,我國高校思政教學質量始終處于低效進展的狀態(tài),雖然大部分學生都能通過思政考試,但是能真正消化與吸收課程內容的學生非常少。其實思政課程中涉及了很多的傳統(tǒng)思想與思維觀念,需要當代青少年繼續(xù)將其弘揚和傳承下去,才能切實提升我國核心競爭力。將哲學與藝術思維融入思政教學當中,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知識面,增強學生對哲學思想的認識與了解,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幫助學生樹立更好的責任意識,增強自身思想素質的同時,也能有效弘揚民族傳統(tǒng)文化。
二、哲學與藝術思維在高校思政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一)尋找兩者之間的有效契合點
就當前實際教學情況來看,想要使哲學與藝術思維更好地發(fā)揮作用,促進教學質量提升,則首先需要學會尋找兩者之間的有效契合點?;诖?,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當意識到哲學與藝術的本源是來自于生活,其中涉及的內容都是對現實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抽象,這與思政教學的方向是一致的,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一點來促進兩者之間的有效契合。另外,哲學與藝術思維的展現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尤其是哲學思想,凝結了無數人的智慧結晶,這對學生來說,無疑是非常寶貴的精神財富,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以及聯想能力的重要方式。因此,想要實現兩者的有效契合,還可以從學生素質培養(yǎng)方面入手,以哲學與藝術的角度來分析與解讀思政內容,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顯著提高。
(二)借助藝術形式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
在當前社會不斷發(fā)展的背景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愈發(fā)突出,為了培育出新時代的優(yōu)質人才,不僅需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更要注重提升他們的藝術修養(yǎng)以及思維境界,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快地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诖耍瑢⒄軐W與藝術思維融入思政教學中十分有必要,而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對兩者的融合毫無作用,反而會讓學生因為抽象且枯燥的哲學思想而喪失對思政課程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需要借助藝術形式來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將藝術中涉及的音樂、舞蹈、戲劇等內容恰當地融入到思政教學當中,既能改善思政教育內容單一、形式單調的問題,同時也能有效促進二者的有效契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比如,在教學“事物是普遍聯系的”這一觀點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涵義,教師可以將藝術作品與現實生活中的實物進行結合起來教學,讓學生明白任何事物之間都是存在這樣或那樣的聯系,需要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才能更好地發(fā)現其中的奧秘,這對提升學生的哲學意識以及藝術品位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加強教師文化素質培養(yǎng)力度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有了較大轉變,雖然新課改提倡以生為本,但是仍不能忽視教師的重要作用,想要哲學與藝術思維在思政教學中的有效滲透,還離不開優(yōu)秀教師的協助。因此,為了實現兩者的統(tǒng)一發(fā)展,學校應當加強對教師藝術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通過定期開展專題講座以及學術研討會等活動,來完善與優(yōu)化教師的專項業(yè)務能力與綜合素養(yǎng),構建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以便更好地在思政教學中發(fā)揮作用,踐行相關哲學思想與藝術修養(yǎng),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除此之外,哲學與藝術思維滲透思政教學是需要長久堅持才能達到預期效果的,因此教師還需要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的心態(tài),不斷地在實踐中探索更好地融合策略,以促進高校思政教學質量得到質的飛躍。
結束語
總而言之,思想政治工作是黨和國家發(fā)展的重要基石,必須要加強對其的重視程度,否者就會削弱黨的領導力。就現階段教學情況而言,各高校思政教學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墨守成規(guī)、安于現狀以及固步自封等問題十分嚴峻,務必要進行完善與改進?;诖?,廣大教師需要加強哲學與藝術思維的有效滲透,既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同時還要注重藝術思維的培養(yǎng),不斷在教學實踐中總結經驗和教訓,充分發(fā)揮哲學與藝術思維滲透教學對學生綜合發(fā)展的作用,促進我國高校思政教學水平邁上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寸朝艷,莫志敏.論哲學社會科學在思政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中的作用[J]. 現代交際. 2018(18)
[2]王慶軍.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思政教學踐履——基于哲學視角[J]. 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 2018(09)
[3]蘇冰星. 大學思政教學中人文素質教育的作用[J].科教文匯(中旬刊). 2017(01)
[4]阮麗紅. 高職院校思政課程“體驗教學”策略探討[J].湖北農機化. 2019(23)
[5]鄭元生,辛斌杰,陳卓明,李庭曉,楊雪. “織造學”課程思政的實踐與思考[J].輕工科技. 2019(11)
[6]李莉. 基于翻轉課堂法在高校思政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山西青年. 2020
[7]蔡毅飛. “儀器分析”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J].科技經濟導刊. 2020[8] 楊錫山. 淺談大學思政教學中良好校園環(huán)境的積極作用[J].國際公關. 2020
作者簡介:
王俊雷(1985.10—),男,漢族,黑龍江齊齊哈爾人,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天府新區(qū)航空旅游職業(yè)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哲學、心理學。
(作者單位:天府新區(qū)航空旅游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