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yī)學院 醫(yī)學信息研究所/圖書館,北京 100020
在 新 型 冠 狀 病 毒 肺 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期間,一款名為體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的體外生命支持設備在臨床上成功救治了重癥新冠肺炎患者,并被國家衛(wèi)健委納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是目前針對嚴重心肺功能衰竭有效的支持手段[1-2]。ECMO也被稱為膜肺、人工心肺,是心肺系統重癥治療的一種設備[3-4],最核心的部分是膜肺和血泵,其原理是把靜脈血引出體外,讓血液與氧氣充分氧合之后,再泵回體內,代替心肺功能[5-6],可以對重癥心肺功能衰竭患者進行長時間心肺支持,為危重癥的搶救贏得寶貴的時間[7-8]。2019年,我國ECMO使用病例數達5000多例[9]。
目前,我國共有ECMO 500臺左右,有260家醫(yī)院可以提供ECMO服務[10],相當于平均每280萬人擁有一臺ECMO。隨著ECMO使用需求急速增加,且我國ECMO全部依賴進口,設備及使用耗材費用均很高[11],因此,推進ECMO的國產化已成為一種趨勢。
我國已開始著手推進ECMO的國產化,因此我國更需要重視ECMO的標準化研究工作。為規(guī)范ECMO技術和產品的發(fā)展和應用,本研究通過梳理ISO、美國、歐盟和中國ECMO的標準化情況,以期為我國ECMO國產化提供標準支撐。
國 際 標 準 化 組 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具權威性的國際標準化專門機構,是非政府性的國際組織[12]。ISO共設立了243個技術委員會(Technical Committee,TC)和498 個分技術委員會(Sub-technical Committee,SC)[8]。
在標準研究方面,ECMO標準體系研究是在ISO外科植入物委員會(TC 150)的指導下,由心血管植入物和體外系統分技術委員會(SC2)承擔,目前已經發(fā)布了ECMO相關標準11項,見表1[13]。通過表1可以看出,ISO主要對ECMO的血泵、氧合器、過濾器、靜脈氣泡收集器以及管道包裝等方面制定了相關標準。
美國采用自愿性標準體制,即自愿參加編寫、自愿采用,因此,美國標準化的一大特點是行業(yè)學會和專業(yè)學會在標準化活動中發(fā)揮主導作用,目前大約有超過50%的標準由民間組織制定[14]。
美 國 國 家 標 準 學 會(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ANSI)是美國主要的非政府標準體系的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協調國家標準的制定、修訂工作,批準國家標準,建立國家標準體系,代表美國組織協調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ANSI是非營利性質的民進標準化團體,但實際上已經成為美國國家標準化中心,各界標準都圍繞著它進行[15-16]。ANSI現有工業(yè)學會、協會團體200多個,下設董事會、技術委員會、成員議會和秘書處四個委員會。目前ECMO的相關標準已發(fā)布6項,見表2。通過表2可以看出,美國主要對ECMO的氧合器、過濾器、靜脈氣泡收集器以及管道包裝等方面制定了相關標準。
歐洲負責制定醫(yī)療器械相關標準的管理機構主要是歐洲電工標準化委員會(European Committee for Electro technical Standardization,CENELEC)和歐洲標準化委員會(European Committee for Standardization,CEN)[17]。
CENELEC負責協調各成員國的電工電子標準,主管醫(yī)用電氣設備領域的標準化工作。CEN負責管理除醫(yī)用電氣設備外的其他醫(yī)療器械領域的標準化工作,實行合格評定制度,旨在消除技術貿易壁壘。CEN與CENELEC大量采用國際標準,與ISO、IEC標準的文本內容基本一致。歐洲醫(yī)療器械標準也得到了很多國家的認可,并被轉化為本國標準使用[18]。
ECMO的相關標準由非有源醫(yī)療設備工作組(TC 205)和非活動性手術植入物工作組(TC 285)制定。目前ECMO的相關標準已發(fā)布4項,見表3。通過表3可以看出,歐盟主要對ECMO的氧合器、過濾器、體外設備等方面制定了相關標準。
我國醫(yī)療器械標準化工作一直遵循《標準化法》《醫(yī)療器械監(jiān)督管理條例》。根據《標準化法》,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統一管理全國標準化工作,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分工管理醫(yī)療器械標準化工作[19]。醫(yī)療器械標準管理組織架構包括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醫(yī)療器械標準管理中心,地方藥品監(jiān)管部門,技委會及技術歸口單位,醫(yī)療器械研制機構、生產經營企業(yè)和使用單位5個主體。其中,技委會和技術歸口單位具體承擔醫(yī)療器械標準制修訂工作[20-21]。
表1 ISO制定ECMO標準情況
表2 美國ECMO標準
表3 歐盟ECMO標準
ECMO的標準化工作由全國醫(yī)用體外循環(huán)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 158)負責,并由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籌建及進行業(yè)務指導。SAC/TC 158對應的國際標準化組織為外科植入物技術委員會第 2 分技術委員會(ISO/TC 150/SC 2)和電子醫(yī)療設備分技術委員會(IEC/62D),其工作領域是在專業(yè)范圍內從事醫(yī)用體外循環(huán)設備標準化工作,該領域包括:人工心肺類產品、血液凈化類產品、體外反搏裝置、人工臟器類產品及其輔助裝置等,并負責本專業(yè)技術領域的標準化技術歸口工作。目前已發(fā)布ECMO相關標準16項,詳見表4,其中包括國家標準2項,行業(yè)標準14項,主要對血泵、心肺轉流系統、過濾器、氧合器以及管道包裝等方面制定了相關標準。
2020年3月,全國醫(yī)用體外循環(huán)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承擔機構——廣東省醫(yī)療器械質量監(jiān)督檢驗所研究開展ECMO標準和技術研究,將根據ECMO的產品結構和關鍵指標,重點圍繞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組織專業(yè)技術人員開展ECMO前期調研,制定具體工作方案,整合國內頂尖技術資源,聯合開展技術攻關,為ECMO研發(fā)提供實質性技術支持,實現技術突破,推進ECMO產品國產化進程。
通過以上調研發(fā)現:ECMO標準主要從血泵、氧合器、過濾器以及管道包裝等方面制定;美國、歐盟均大量采用了ISO制定的ECMO國際標準,中國在采用國際標準的前提下制定了本國的相關標準,具體采用標準情況,見表5。
表5 美國、歐盟、中國采用國際標準和自主制定標準數量情況(個)
中國和美國均采用了ISO 15676:2016(心血管植入物和人造器官-用于體外循環(huán)和ECMO的一次性管道包裝的要求),該標準主要對血液氣體交換器(氧合器)、血液過濾器、血泵等關鍵ECMO組成結構以及一次性管道包裝、測試要求均做了要求和說明。歐盟全部采用了ISO制定的相關標準,主要涵蓋了血液過濾器、血液氣體交換器(氧合器)、體外系統等方面的標準內容。具體標準情況,見表6。
表6 美國、歐盟、中國各部件標準數量情況(個)
近幾年,我國醫(yī)療器械創(chuàng)新研發(fā)整體比較活躍,但像ECMO這樣的高端醫(yī)療器械,國內在精密部件上的研發(fā)能力相對薄弱。ECMO標準化工作是我國ECMO國產化的基礎性工作,對促進我國ECMO的健康快速發(fā)展和高端醫(yī)療器械產品本土化起到重要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本文通過梳理ISO、美國、歐盟和我國目前ECMO相關的標準化成果,為ECMO研發(fā)提供標準信息支持,以推進ECMO國產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