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麗超
【內容摘要】生物是高中教育中的一門重要學科,它的特點是理論性與實踐性并重,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應當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這樣才能夠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但在現(xiàn)實中很多教師都忽視了核心素養(yǎng),因此難以提高教學效率。本文主要探討了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高中生物 課堂教學 有效性
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行,我國教育工作取得了巨大進步。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培育素養(yǎng),每個學科都有自己的核心素養(yǎng),生物學科也不例外,所以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應深刻滲透生物核心素養(yǎng)內容,當學生具備了核心素養(yǎng)之后,教學效率也會隨之提高。再者,雖然高考不會直接測試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但會在一些問題的研究和解決中間接考查核心素養(yǎng)。以下就聯(lián)系教學經(jīng)驗來談談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僅作拋磚引玉之用。
一、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內容
1.生命觀念
生命觀念包括:①結構與功能觀;②進化與適應觀;③穩(wěn)態(tài)與平衡觀;④物質與能量觀。
2.理性思維
理性思維指的是:根據(jù)生物學事實和證據(jù),運用演繹推理、歸納概括、批判性思維等方法來探討和闡釋客觀生命現(xiàn)象與規(guī)律、審視和論證生物學社會議題。
3.科學探究
科學探究指的是: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世界中的生物學問題,通過觀察、提問、實驗設計與實施、結果交流與討論等方式來對特定的生物學現(xiàn)象進行探究,并在此過程中善于團隊合作及勇于創(chuàng)新。
4.社會責任
社會責任指的是:基于生物學認識,以造福人類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關注涉及生物學的社會議題,參與社會事務的討論,作出理性解釋和判斷,嘗試解決現(xiàn)實中的生物學問題。
二、基于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
1.開展開放式實驗教學
實驗教學是高中生物教學中的主要組成部分,通過開展實驗教學,既可以教授學生生物知識,又可以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在傳統(tǒng)的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首先存在著重演示而輕操作的缺陷,經(jīng)常只由教師進行實驗演示,學生負責觀看,而缺乏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其次實驗操作過于程式化,教師多數(shù)讓學生按部就班地根據(jù)規(guī)定流程來進行實驗,這不利于開發(fā)學生的思維與探究能力。若想有效實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目標,應當開展開放式實驗教學,根據(jù)實際情況而靈活選擇實驗模式。例如,在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中,以往都是采用洋蔥,但是洋蔥細胞的染色體較小,實際觀察效果往往不佳,所以可以不必拘泥于傳統(tǒng),而改用染色體形態(tài)較大的蠶豆來做實驗,以提高實驗效果。再如,還可以多開展一些植物細胞質壁分離與復原這類沒有預定實驗結論的實驗,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加深學生的探究體驗。另外,在開展實驗前,應先讓學生自主預習和了解實驗目標、原理及操作步驟等;在實驗過程中,應讓學生提出相應的問題,比如“為何要選用這種實驗材料?”“可不可以換一下操作順序?”等;在實驗結束后,還要讓學生自主撰寫實驗報告。
2.創(chuàng)設有趣的教學情境
通過創(chuàng)設有趣的教學情境,可以將原本略顯枯燥的學習內容變得趣味化,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例如,在《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以電影《侏羅紀公園》中的片段來給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并提出相應的問題:依靠恐龍的DNA能使恐龍復活嗎?從而充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與探究欲望。
3.充分運用多媒體工具
當今時代,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多媒體在各行各業(yè)得到了廣泛應用,同樣在教育教學領域中,多媒體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應用價值。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通過充分運用多媒體工具,可以將一些枯燥難理解的文字描述轉化為生動易理解的動畫表達,從而既吸引學生興趣,又方便學生理解。例如,在給學生講解細胞的有絲分裂時,教師可以利用flash動畫來給學生演示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這樣即使是那些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也能夠輕松看明白。再者,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來開展模擬實驗,特別是在一些危險性較大的實驗中,開展模擬實驗既能夠保證學生安全,又能夠有效完成實驗操作。
4.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是一種現(xiàn)代先進課堂模式,它是指通過重構課堂內外時間而將學習的決定權交還給學生自身。一般在開展翻轉課堂時還需要運用到“微課”,即教師先給學生錄制好微課視頻,讓學生拷貝回家自主觀看學習,并記錄下無法自主解決的問題,再將問題帶到課堂上共同討論,這樣可以充分調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結語
綜上所述,生物學科既重于理論、又重于實踐,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要積極融入核心素養(yǎng)的內容,讓學生一邊學習知識一邊形成良好的生物核心素養(yǎng),而當學生具備了良好的生物核心素養(yǎng)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亦是順理成章之事。
【參考文獻】
[1]王建輝.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創(chuàng)新性學習探究[J].基礎教育論壇,2019(23):31-33.
[2]蔣園.基于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高中生物教學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8):170.
(作者單位: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