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新拼(廣東省臺山市中醫(yī)院藥劑科 臺山 529200)
高血壓的臨床發(fā)病率較高,且對心腦腎等靶器官的危害較大,而心臟危害突出,可導致左心室重構等嚴重情況,對高血壓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對血壓與左心室重構的監(jiān)測與評估意義較高,對于治療用藥的應用價值具有直觀的評估意義[1-2]。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是用于高血壓治療的有效藥物之一,但是細致應用效果研究不足。本研究就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在高血壓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及對左心室重構的影響進行探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7年2月—2019年3月的90例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對照組(苯磺酸氨氯地平組)45例和觀察組(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組)45例。對照組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齡42~75歲,平均年齡(56.9±8.1)歲;病程 2.0~26.0 年,平均病程(10.3±2.5)年;疾病分級:1~2級20例,3級25例。觀察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齡42~73歲,平均年齡(57.0±8.3)歲;病程 1.8~27.3年,平均病程(10.5±2.6)年;疾病分級:1~2級20例,3級25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20~75歲;符合原發(fā)性高血壓診斷標準;對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妊娠及哺乳期;治療依從性較差;認知障礙或精神異常;合并其他慢性基礎疾?。缓喜⒏腥?。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進行治療,5 mg/次,1次/d。觀察組則進行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2.5 mg/次,控制效果不佳可加量至5 mg/次,1次/d。兩組均治療24周。比較兩組的降壓效果、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治療前后的左心室重構指標。
1.2.2 檢測方法:于治療前及治療后12周、24周分別采集兩組的空腹靜脈血,將血標本進行離心,離心后取血清進行心室重構血液指標的檢測,主要為檢測MMP-2,以酶聯(lián)免疫法進行檢測,另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進行LMI及LVEDV的檢測。
1.3 評價標準:降壓效果[3]:收縮壓降低20 mmHg以上或達到正常范圍為顯效;收縮壓降低幅度在10~19 mmHg或在正常范圍為有效;未達到有效的范圍為無效??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23.0軟件分析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降壓效果比較:治療后12周及24周觀察組的降壓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降壓效果比較[n(%)]
2.2 兩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
2.3 兩組治療前后的左心室重構指標比較:治療前兩組的左心室重構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左心室重構指標均好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的左心室重構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的左心室重構指標比較(±s)
組別時間MMP-2(ng/mL)LMI(g/m2)LVEDV(mL)對照組(n=45)觀察組(n=45)治療前治療后12周治療后24周治療前治療后12周治療后24周治療前治療后12周治療后24周t P t P t P 158.75±12.33 150.23±10.16 139.87±8.52 159.10±12.23 135.26±8.36 123.35±7.10 0.135 0.446 7.632 0.000 9.992 0.000 72.52±5.32 60.31±5.01 53.78±3.78 72.60±5.35 55.35±3.97 50.12±3.68 0.071 0.471 5.205 0.000 4.653 0.000 149.36±7.73 138.78±6.37 131.02±5.72 150.23±7.92 120.31±5.66 110.31±5.20 0.527 0.299 14.540 0.000 17.971 0.000
高血壓作為我國高發(fā)病之一,導致冠心病、卒中等發(fā)生,嚴重危及健康狀態(tài)乃至生命安全。臨床與高血壓診治相關的研究[4-5]顯示,左心室重塑是本病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變化較為明顯的一個方面,除LMI及LVEDV等左心室直觀指標的變化外,心室重塑過程中的血液指標也變化波動,MMP-2在本類患者中即呈現(xiàn)出高表達狀態(tài),可能與高血壓導致的心肌受損過程中的細胞外基質(zhì)降解等作用有關[6-7],隨著左心室重構情況的控制,其表達水平降低,其表達水平的監(jiān)測有助于了解疾病控制情況及由此導致的心室重塑情況的改善[8-9]。臨床高血壓治療藥物較多,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及苯磺酸氨氯地平均是常見有效藥物,對于高血壓的治療效果研究包括比較性研究均可見,但是兩者的進一步細致比較,包括對左心室重塑狀態(tài)的改善作用研究少見。
本研究就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在高血壓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及對左心室重構的影響進行探究,結果顯示,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在降壓效果、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及左心室重構指標改善與控制方面均有更好的作用,因此認為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在保證療效的基礎上,有效保證了應用的安全性。分析原因,可能與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可更為有效地阻止心肌及血管平滑肌細胞的鈣離子內(nèi)流有關[10-11],在松弛心肌及血管平滑肌方面的作用相對較好,對于心肌負荷的控制也有效果,有效控制了左心室重構,且其左旋體的分子結構有助于療效的提升及不良反應的控制[12-13],綜合效果體現(xiàn)更佳。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在高血壓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較好,且對左心室重構的影響更為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