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長興縣華盛達睿達實驗學校702班
己亥豬年末,庚子鼠年初。江城疫發(fā),萬人染疾,百人危亡。華夏上下,眾甚惶恐,皆閉門不出。一時,人人自危,九州亂矣。
幸有鐘南山院士靜觀亂局,道破病毒之局勢,化亂為靜。頃刻,舉國民眾皆蒙口而行,此乃斗疫之首戰(zhàn)。而后,鐘南山巧定人心,于疫亂中挺身,似有往昔大禹治水平定洪患之姿,常言道“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歲逢古稀又二七春秋,何妨?取印,佩劍,刃指疫災,策馬疾行,率百萬白衣,攜千般醫(yī)藥,掛帥出征,有如開天辟地之勢,平山填海之風,即刻奔赴江城。此舉一出,更有國人齊力,戰(zhàn)鼓滔天,載千萬萬人于一役,勢必先下一城。
途,餐風冒雪,看星羅變遷;縱日月輪回,未曾合眼。蜷坐三更一角,握紙筆,蹙雙眉,屏吐息,望穿黎明。只聞風中馬蹄亂層云,不聽古樓銅鐘問歸期。
至,已是狂風暴起,陰雨瓢潑,幽寂橫行,江城內(nèi)難遇一人,江城醫(yī)館卻難解燃眉之急。少時,其率眾奔入,察疫況,電光石火間,已有方針,但難于醫(yī)資。忽而得風雨交加,雷、火二神自天降,解江城醫(yī)館之急。但如此兵臨數(shù)日,鏖戰(zhàn)良久,空不見日,卻也停風雨。李先鋒文亮身先士卒,率軍與疫情交鋒,力敵,幾勝,英勇戰(zhàn)死。更有白衣,晝夜不休,身中暗箭,長眠。有詞賦曰:
殘雪斷霜何憔悴?
月渡關醉,云裂雁不飛。
蒙日厲風劫金鼓,瞞天紛塵吞玉鞍。
深帳余炊為留誰?
箭封士歸,甲卸槍不解。
夢避莽沙偷入夜,人驚長纓不向眠。
關內(nèi),有追溯疫情緣由者,不依不饒,覽九州鳥獸蟲魚,力求根由。終不負,得疫情似由蝙蝠而起,或是人食之;或是蛇食之,而人復食蛇。此訊一出,舉國憤慨,群斥食蝙蝠、蛇等獸類之流禽獸不如。而此信息乃莫大助于斗疫。
至庚子鼠年正月廿九,距江城封已一月有余,民眾仍系疫情,但疫亂已是窮途末路而時日無多矣。且患疾民眾仍有良多漸愈,若仍以抗爭之姿,疫情之患也將轉(zhuǎn)瞬即逝。
而吾等又可行何事?此般局面,吾等非醫(yī)者,非學者,僅儒生耳。須隨鐘南山將軍之令,閉門不出,若不得已而出,亦須蒙口而出,勿信讒言,遠絕民眾聚集處。留意江城局勢,可有募捐,系白衣戰(zhàn)士,系染疾民眾,系神州華夏。以上,即為吾等可盡之綿薄之力。
若干年后,后人言之:“己亥豬年末,庚子鼠年初,九州疫,通天三尺,入地三丈,門戶緊閉。如此一月有余。疫不聞人,又恰逢風云突變,驚雷大作,以為入仙地也,甚慌,擇路奔走。如此,方圓萬里,不再有疫出。蓋惶恐失措,竟不識南北東西,徒勞奔走,力竭,為仙力所收。故疫亂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