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可
摘 要 籃球運動是一項影響力頗為廣泛且在國際范圍內(nèi)擁有眾多受眾群體的體育項目,迄今為止,隨著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的發(fā)展籃球運動已經(jīng)成為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中的必備項目。在高校籃球教學中競賽教學法的運用較為廣泛,且有顯著的教學效果,有助于學生籃球技能全方位的提升。學生在競賽中競爭意識逐漸增強,有助于學生對籃球運動保有持久的激情和興趣。基于此,本文對高?;@球教學中競賽教學法的運用這個課題展開討論,為高?;@球教學的現(xiàn)代發(fā)展提供理論借鑒基礎。
關(guān)鍵詞 高?;@球教學 競賽教學法 運用 籃球運動
中圖分類號:G841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目前為止,籃球業(yè)已成為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中必備的運動項目,這項運動項目受到了高校教師和學生的一致喜愛,也是現(xiàn)階段體育競賽項目中高校學生的首選項目。在傳統(tǒng)的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靠講解體育知識和技能來進行課堂教學,這種教學方法效果收效甚微。隨著國內(nèi)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的不斷推陳出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彰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更加強調(diào)學生的學習體驗、動機和興趣,因此,在高?;@球教學開展的歷程中,應該要學生掌握競賽技巧,提升學生的競賽熱情,只有這樣才提升競賽教學法的教學效率,使學生學習籃球的興趣得以提升。
1在籃球運動技術(shù)訓練中的運用
在高?;@球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主要可以分為運球、接傳球以及投籃等教學環(huán)節(jié),內(nèi)容較為簡單易學。但是要學生完全熟練掌握各項技能卻不容易,因此在實際的操作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每個學生練習程度利用分組的方式使競賽教學模式發(fā)揮出最高的效率。
1.1運球競賽教學
在運球教學模式的實踐歷程中,教師要以班級為單位通過不同班級的人數(shù)對學生進行分組,運球教學活動分為直線運球教學、弧線運球教學、混合運球教學等項目,每一種運球技能的訓練都要從每個學生自身的特點和能力出發(fā)來開展,以小組為單位競賽。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籃球的積極性,使體育課堂氛圍更加活躍。
教師以分組的形式引導學生直線運球競賽的過程中,要從第一個學生開始運球,之后逐一傳達,把球從這一段傳到那一端,以此類推。在弧線運球競賽活動開啟的過程中,每組選出一名選手,每個選手各持一球分別站立于罰球線的兩端,右手順時針順著罰球線的方位開始運球活動,逐一類推。在混合運球競賽教學開啟的過程中應該要全班分組站立于端線外,要每組競賽者首先利用弧線傳球,接到球的學生傳送到下一位學生,逐一類推。
1.2傳球競賽教學
在傳球競賽開啟的時候,教師應該因地制宜,從班級人數(shù)、學生技能的掌握、競賽者身體強度等因素來開展分組活動,每組人數(shù)一定要設置成偶數(shù),人數(shù)以8~10人最為適宜,有利于籃球競賽教學模式的深入發(fā)展。每一小組的競賽選手應相對站成兩排,這兩排組員人數(shù)要相等,中間騰出適宜的傳球距離,便于對立兩組學生互相傳球,這樣的重復傳球動作訓練可以提升學生的傳球技能。在小組之間所開啟的比賽訓練模式,規(guī)定不同小組之間在既定時間之內(nèi)完成傳球的次數(shù),達到傳球?qū)I(yè)標準,從而分出勝負,有利于在競賽教學中提升學生的籃球技能。
1.3投球競賽教學
在投籃競賽教學開啟的歷程中,可以細化投籃形式,如將投球競賽分為園地投籃、往返運球投籃兩種模式,這兩種活動模式教師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中可以靈活交換。教師是整個投球競賽的引領著和發(fā)起者,在規(guī)劃比賽進程的時候,可以以班級為單位引入原地分組的投球模式,統(tǒng)計出每組所投進的籃球數(shù)量,最后競賽結(jié)束分出投球勝負組,并予以獎勵。
2在籃球運動戰(zhàn)術(shù)訓練中的運用
籃球競賽是一項團體性的體育運動競賽項目,因此需要參與競賽的成員具備團隊意識、集體意識。在通常情形下,局限于場地和人數(shù)的限制,高?;@球教學中半場競賽是常見的一種教學競賽模式。
在輪流賽開啟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三人一個組,如是可以使教學運動項目更加完美。學生可以憑借著自己的意志和喜好自由組建團隊,多出來的學生以替補隊員的身份被編排。每個小組競賽成員的出場順序可以通過抽簽的形式?jīng)Q定,取勝的小組可以到休息放松觀摩。這樣的運動戰(zhàn)術(shù)訓練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籃球技能,同時有助于學生決策能力、判斷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積極發(fā)揮。
3結(jié)語
高校開啟籃球體育教學模式的時候,競賽教學方法的引入可以優(yōu)化籃球教學環(huán)境,提升學生的籃球?qū)W習積極性,同時可以使學生領悟到籃球運動釋放的持久魅力,激勵著學生去學習籃球?qū)I(yè)技能,使學生的學習動力加強。長久的體育競賽教學模式的開展,不但可以使學生籃球技能得以提升,而且有助于學生身體素質(zhì)、決策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等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孫羽楓.高?;@球教學中競賽教學法的運用[J].武漢船舶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7(04):82-84.
[2] 徐璐璐.高?;@球教學中競賽教學法的運用探討[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8(07):205.
[3] 黃廷芳.比賽教學法在高?;@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shù)版),2018(08):12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