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瑾
《陀思妥耶夫斯基 : 作家與他的時代》
作者:[美]約瑟夫·弗蘭克
編者:[美]瑪麗·彼得魯塞維茨
譯者:王晨 初金一 王嘉宇 李莎
出版:中國華僑出版社·三輝圖書
出版時間:2019年11月
定價:148元
誰是最偉大小說家?這種問題,在文青聚會中,其實和你是什么星座一樣容易遇到。對此,我推薦一個最不容易出錯的答案,那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對方也很難進一步追問,因為,要透徹了解陀思妥耶夫斯基太難了。如果真想要了解他,讀《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家與他的時代》這本書可能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途徑。這是首屈一指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專家約瑟夫·弗蘭克花了幾十年時間寫出的五大卷巨著。不過,原書實在太厚,有2500頁,所以,推薦瑪麗·彼得魯塞維茨的縮編版,更好入口。
陀思妥耶夫斯基被認為是“人類靈魂的審問者”,他的小說中,即使是底層人物,人性的光芒也熠熠生輝。這和他的經(jīng)歷有關(guān),受苦和殉道,是他一生的關(guān)鍵詞。他去世前,有小詩人來請教,他評價其作品“缺乏力度,一塌糊涂,一文不值”,最后叮囑:“要寫好,必須要受苦,受苦!”
確實,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幸福時光并不多。他出身卑微,青年時曾被發(fā)配去西伯利亞,一生為金錢所苦,他的名言之一就是“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難”。今天他的名字與普希金、果戈理、赫爾岑、屠格涅夫、托爾斯泰并駕齊驅(qū),其實他和這些人有很大不同。約瑟夫·弗蘭克指出,他是俄國19世紀(jì)上半葉唯一一位并非出身于貴族地主階級的偉大作家。
一個典型的俄羅斯貴族子弟,從小跟隨外國家教學(xué)習(xí)最基本的歐洲禮儀,學(xué)法語德語往往在俄語之前。上層對東正教的態(tài)度往往帶著歐洲式的理性態(tài)度,不像底層那般虔誠。相比之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俄羅斯特性更強,尤其在宗教層面,“我們家的孩子在搖籃里就熟悉福音書”。
說到俄羅斯文學(xué),人們往往將陀思妥耶夫斯基與托爾斯泰做比較。納博科夫之類帶有上層趣味的,往往將托爾斯泰列為第一,將陀思妥耶夫斯基排在前五之外。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也將托爾斯泰看做自己最強勁的對手,晚年還常常比較。他認為托爾斯泰的作品更像是出自“史家”而非“作家”之手,描述的其實是有限的上層生活,“存在于歷史悠久、安定有序的莫斯科中上等地主階層中”。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看來,這樣的生活方式、文化傳統(tǒng)、社會道德僅僅屬于少數(shù)有特權(quán)的俄國人,“而多數(shù)俄國人的生活一塌糊涂,道德價值更加混亂”。因為生活與興趣,陀思妥耶夫斯基并沒有如托爾斯泰那樣離群索居于貴族莊園,而是在城市中不斷與不同階層對話,真切感受其存在與掙扎。
在約瑟夫·弗蘭克筆下,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作家、編輯,也是論戰(zhàn)者、傳道者。他的偉大不在于立場的堅定——事實上,在堅守俄羅斯傳統(tǒng)之余,他往往也強調(diào)融合的必然性——之所以說他洞悉時代又超越時代,恰恰在于其作品的復(fù)雜性。這就是文學(xué)的價值。他通過作品和人物,賦予不同思想的道成肉身,從卡拉馬佐夫到白癡,都是如此。
太陽底下無新事,俄羅斯的新舊之爭以不同面目再三復(fù)活。陀思妥耶夫斯基之所以永不過時,不在于他的理念多么進步多么正確,而在于他的作品永遠在提醒我們,每一個個體都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刻板理念的化身。直到今天,談人、社會與存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可能都是最深刻的。即使是納博科夫也指出,薩特等所謂存在主義大師,無非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拙劣模仿者。
閱讀一些作品,未必需要了解作者本人以至他的時代。但是如果要了解一個厚重而又與現(xiàn)實不斷對話的作家,可能就不得不理解其寫作背景。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這樣的作者,閱讀他,需要機緣。我高中時候努力讀過幾遍 《罪與罰》,不知所云,不得要領(lǐng),只感到對白冗長,轉(zhuǎn)投托爾斯泰,很對胃口,尤其讀了《安娜·卡列尼娜》之后,半年尚念念不忘。疫情之后,恰恰正是讀得進陀氏的時候。
要了解俄羅斯甚至人類,還是需要讀陀思妥耶夫斯基。村上春樹這樣的作家只能想象站在雞蛋這邊,卡卡夫也只能設(shè)想一個謎一樣的城堡,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可以進入地下室甚至地獄,陪伴人類——他,確實配得上他的苦難。
為什么他能那么深邃,因為他真的去過地獄,又再次歸來。他的一生,所有的磨難與深遠,都是為了讓他以文學(xué)吐露真理。猶如普希金筆下的先知,被上帝的意志附在身上:“去吧,把五湖四海都走遍,用我的真理把人心燒亮?!?h3>新書推薦
《硝煙中的葡萄酒》
作者:[法]克里斯托弗·呂康
譯者: 陳虹燕 周欣宇
出版: 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5月
定價:69元
作者基于從未公布過的文件與資料完成了這份詳盡的調(diào)查,真實再現(xiàn)“二戰(zhàn)”時期納粹對法國葡萄酒資源的掠奪,掀開法國葡萄酒世界里最黑暗的一頁:維希政府在其中扮演著曖昧不清的中介角色,許多法國葡萄酒專業(yè)人士也與占領(lǐng)者沆瀣一氣。
《輝煌信標(biāo):美國燈塔史》
作者:[美]埃里克·杰·多林
譯者: 馮璇
出版:社會科學(xué)文獻出版社·甲骨文
出版時間:2020年5月
定價:98元
本書透過燈塔的棱鏡,從美國的第一座燈塔——波士頓燈塔講起,以美國的逐漸壯大為背景,為我們呈現(xiàn)了一段精彩紛呈的歷史,在全球定位系統(tǒng)和衛(wèi)星通信技術(shù)被廣泛采納的今天,為屬于過去的燈塔唱響了一曲令人心酸又給人希望的挽歌。
《伽達默爾傳:理解的善良意志》
作者:[加]讓·格朗丹
譯者:黃旺 胡成
出版:上海社會科學(xué)院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4月
定價:98元
他是海德格爾的學(xué)生,經(jīng)歷了海德格爾所經(jīng)歷的歷史;他又比海德格爾多活了26年,見證了柏林墻的倒塌與9·11恐怖襲擊。跟他的老師一樣,他在納粹時期的所作所為不可避免地引來了爭議。后世要如何評說這位現(xiàn)代哲學(xué)解釋學(xué)大師?
《故園與遠方》
作者:尉天驕 金科 任啟亮
出版:安徽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4月
定價:48元
這是三位大學(xué)同窗的散文合集。作者同為安徽人,1978年考取皖北一所大學(xué)的中文系,畢業(yè)后分居北京、南京、成都三地。三個工作不同、閱歷各異的人,用真誠而富有個性的筆觸,記述了各自的心路歷程、情感體驗和世事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