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光新
(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圖書館,廣西 崇左 532200)
融媒體是在現代傳媒技術推動下,傳統(tǒng)媒體與新興媒體以“融合”協作方式,互補傳播優(yōu)勢、融合傳播功能所構建的信息資源共享、宣傳途徑多元的全新傳播形態(tài)。在融媒體環(huán)境下,通過創(chuàng)新傳播手段,發(fā)展新媒體業(yè)務,為大眾提供了立體、互動的媒體服務,實現了傳播內容的全環(huán)節(jié)、全過程和全場景覆蓋。融媒體環(huán)境給高校圖書館工作帶來了機遇和挑戰(zhàn),高校圖書館要充分把握全新媒體的傳播規(guī)律,全面整合媒介資源和傳播資源,構建全新傳播平臺,優(yōu)化傳播流程,實現傳播理念、內容和手段的全面創(chuàng)新。
融媒體環(huán)境下,微信對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產生了重要影響。微信平臺的應用優(yōu)勢推動了閱讀推廣模式的發(fā)展升級。憑借微信龐大的用戶群體和精準傳播模式,有效拓寬了閱讀推廣的宣傳途徑,并為新書發(fā)布、學生互動交流和閱讀經驗分享提供了便利條件。隨著媒體融合不斷加速,微信平臺服務優(yōu)勢進一步突出。為此,高校圖書館要重視培養(yǎng)館員的微信平臺運營能力,充分利用微信平臺開展閱讀推廣工作,助力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機制創(chuàng)新發(fā)展。
融媒體環(huán)境下,微信從通信工具“升級”為重要的社交傳播媒介。在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過程中,通過發(fā)揮微信平臺及時、開放與共享的優(yōu)勢,為關注微信平臺的師生實時推送圖書館相關信息和服務資訊、移動閱讀服務,有效活躍了讀者與圖書館之間的互動交流,打破了傳統(tǒng)的單向“推廣模式”,使微信平臺成為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重要工具。
融媒體環(huán)境下,師生的閱讀習慣從傳統(tǒng)的紙質閱讀轉向碎片化的電子閱讀,同時,更注重對個人的閱讀體驗進行分享。高校圖書館通過微信平臺推送信息,并在平臺中設置交流互動、個性化服務等版塊,使師生可以根據個人興趣愛好篩選閱讀內容,滿足了師生的閱讀需要和移動閱讀習慣。同時,師生利用微信的“朋友圈”功能將個人對閱讀內容的感受進行分享,延伸了閱讀空間與價值。微信平臺的便捷操作與低成本,可縮短閱讀推廣活動的周期,加快閱讀推廣活動的頻率,加強閱讀推廣活動的連續(xù)性,提升閱讀推廣效率[1]。
融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機制更加立體、多元,借助微信平臺與傳統(tǒng)線下閱讀推廣機制的有效融合,為師生讀者提供了更加科學的閱讀推廣服務。通過對圖書館官方網站、微信公眾平臺、校園APP等多個平臺進行融合,形成了多模塊、多途徑的閱讀推廣模式。借助融媒體平臺,對閱讀推廣模式進行細化,比如設置溝通交流、信息發(fā)布和個性化服務等多個模塊,有效提升了閱讀推廣的質量。此外,通過融媒體的“跨界融合”,進一步強化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功能,構建適合高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服務體系,有效拓展閱讀推廣服務的覆蓋范圍,加速線下服務與線上服務的有機融合,為廣大師生提供了多種閱讀資源、多個閱讀平臺和多種服務,提升了閱讀推廣的服務效能。
閱讀推廣不同于圖書推廣,閱讀推廣的價值在于培養(yǎng)和挖掘讀者閱讀過程中的興趣。因此,想要實現閱讀推廣的最佳效果,就需要充分研判讀者的閱讀興趣,并針對讀者的興趣點、關注點來精準推介圖書信息。在傳統(tǒng)閱讀推廣模式中,由于師生讀者閱讀信息收集難度大,很難對讀者的閱讀需求進行數據化管理,影響了閱讀推廣的精準度?;谖⑿牌脚_的閱讀推廣服務模式則能精準收集讀者信息,為讀者提供有針對性的閱讀服務。首先,通過對平臺內用戶關注、取消和平臺推送消息的閱讀狀況進行分析,實時了解師生的閱讀關注點。其次,對平臺推送信息的點擊閱讀、轉發(fā)、收藏等多種操作狀況進行數據收集,了解讀者的關注興趣點。最后,利用平臺的留言、互動和投票等多種功能,收集讀者的閱讀愛好和需要,為讀者提供有針對性的閱讀推廣服務[2]。
傳統(tǒng)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相對被動,關注受眾群體較小,閱讀推廣效果并不理想。在融媒體環(huán)境下,圖書館構建的閱讀推廣模式不再是單一路徑,而是傳統(tǒng)推廣模式與在線推廣相融合的“立體化”閱讀推廣機制。尤其是使用微信平臺能夠為讀者推送圖片、文字和語音視頻等多種內容,讀者通過實時接收和篩選性閱讀,從而發(fā)揮出理想的閱讀推廣效果。此外,基于融媒體平臺的閱讀推廣機制針對性更強,能夠根據讀者的閱讀習慣和興趣愛好,對復雜的信息源進行梳理加工,以多種形式向讀者推送專題信息,便于讀者開展深度閱讀。
融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借助互聯網媒介閱讀推廣活動實現了從推廣內容到形式的全面創(chuàng)新。尤其是從2012年開始,微信公眾平臺陸續(xù)被應用于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中,借助廣泛覆蓋的微信客戶端,成功突破了閱讀推廣的時空局限,構建了特色化、個性化的閱讀推廣機制,使讀者能夠及時接收和了解圖書信息,開創(chuàng)了閱讀推廣工作的新格局。但是,目前一些高校圖書館在利用微信平臺開展閱讀推廣時,由于運營經驗不足,加上缺乏專門的閱讀推廣人員,影響了閱讀推廣效果。綜合來看,目前高校圖書館在利用微信平臺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時仍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高校圖書館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時,大多將閱讀推廣與圖書館其他服務共同納入圖書館微信平臺,閱讀推廣僅作為整個平臺的一個子欄目,無論是閱讀推廣服務的深度,還是為讀者帶來的閱讀體驗,都相對較差。受平臺運營能力影響,多數平臺中有關閱讀推廣的信息更新速度緩慢,影響了閱讀推廣的實際效果。甚至部分學校圖書館微信平臺主要用來推送圖書館的日常工作信息,微信平臺內很少有涉及閱讀推廣的信息,閱讀推廣內容更新速度慢,服務滯后,嚴重影響了微信平臺與閱讀推廣的有效融合[3]。
融媒體環(huán)境下,利用微信平臺推廣閱讀信息時,對信息內容的類型和展示方式要求較高,特別是多數讀者期待看到立體鮮活、形式新穎的閱讀推送信息,但從當前高校圖書館微信閱讀推廣服務來看,形式大多單一且局限于文字信息,缺乏圖片、音頻和視頻等展示形式,閱讀推廣機制與融媒體時代要求存在較大差距,影響了閱讀推廣的效果。同時,由于多數圖書館缺乏專門從事新媒體運營的人才,閱讀推廣平臺推送的文章信息多為文字,缺乏互動性,部分微信推送內容形式呆板,缺乏靈動性和吸引力,讀者閱讀體驗感相對不理想,影響了師生對閱讀推廣微信平臺的關注度和參與度。
融媒體時代,利用微信平臺開展閱讀推廣,要注重精選平臺信息,構建便捷的交流平臺,為讀者營造良性、高效的融媒體傳播環(huán)境。當前,一些高校圖書館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將圖書館官方網站、數字館藏和讀書分享活動等多種信息推送給讀者。但在具體閱讀推廣服務過程中,僅從“本位意識”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缺乏對讀者體驗的充分考慮,傳播內容信息復雜且缺乏合理的重點分解,影響了閱讀推廣服務質量。一方面,圖書館微信閱讀推廣服務缺乏深度,部分圖書館對利用微信平臺開展閱讀推廣的方法與價值缺乏深入研究,導致微信閱讀推廣服務的內容與方法“形似”而“神不似”。另一方面,一些圖書館所提供的微信平臺服務內容尚且處于圖書館工作信息發(fā)布的基礎狀態(tài),未能為關注平臺的讀者提供個性化服務、專業(yè)咨詢和深化學習等綜合服務功能,微信公眾平臺的服務價值被打了折扣。
當前,高校圖書館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時,更多是從圖書館工作立場來設計,缺乏對讀者閱讀習慣、閱讀心理的充分考慮。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時,未深入讀者的閱讀實際,高校圖書館制定的閱讀推廣方案與讀者閱讀習慣、實際閱讀心理和閱讀需求之間存在一定差距。同時,閱讀推廣活動所設置的主題缺乏有效創(chuàng)新,推廣活動形式單一,很難使廣大師生保持長期參與熱情。此外,目前讀者普遍存在碎片化、立體化的閱讀需求和習慣,因高校圖書館現有閱讀推廣機制與融媒體平臺之間缺乏深度融合,難以滿足讀者個性化的信息服務需求[4]。
與傳統(tǒng)閱讀推廣活動不同,融媒體環(huán)境下閱讀推廣的最大要求就是賦予讀者交流、表達的空間,尤其是在全新閱讀推廣模式下,讀者之間的交流訴求需要在平臺中得到釋放和滿足。微信公眾平臺不僅是一種及時性推送信息的平臺,更是信息分享與閱讀經驗交流的平臺。目前一些高校在利用微信平臺開展閱讀推廣時,互動版塊形同虛設,缺乏對讀者互動的充分考慮,降低了閱讀推廣的效率,影響了閱讀推廣的精準實施。
在融媒體環(huán)境下,多種類型的傳播形式、多個傳播途徑為讀者提供了個性化閱讀資源,借助“微平臺”開展閱讀活動已經成為一種全新流行方式,深受高校師生推崇。微信平臺作為一種互動分享的互動平臺,對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有著重要作用。為此,高校圖書館要結合融媒體環(huán)境特征,綜合考慮師生的閱讀習慣,創(chuàng)新閱讀推廣方式,為讀者提供多樣化、立體化的閱讀推廣機制,營造良好的校園閱讀氛圍,實現閱讀推廣的理想效果。
高校圖書館利用微信平臺開展閱讀推廣服務時,要注重提升微信服務平臺的專業(yè)性與針對性,區(qū)分設置移動圖書館與微信閱讀推廣平臺。獨立運行微信閱讀推廣平臺,是精準定位閱讀推廣職能的具體要求。在微信閱讀推廣平臺開發(fā)過程中,要結合閱讀推廣工作,分類設置菜單和欄目,讀者在關注平臺后,通過點擊菜單,就能直接進入閱讀界面。圖書館要設置數據共享平臺,將微信平臺與圖書館數字資源相結合,方便讀者借助搜索界面進入本館電子圖書館,為用戶提供完整、系統(tǒng)化的數字閱讀,實現閱讀推廣的最佳效果。
在利用微信平臺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時,高校圖書館要在科學分類的前提下,靈活設置平臺的推廣菜單和閱讀推廣欄目。閱讀欄目設置要針對不同類型的資源科學設計,以提高閱讀推廣的實效性。以專題類圖書推薦為例,此類圖書更新周期相對較長,且需要形成系統(tǒng)化推廣機制。因此,可以設置相對固定的平臺菜單,方便讀者進行自由查閱。在推送內容選擇上,要盡可能選擇師生讀者愿意閱讀的內容,注重打造立體化的“閱讀推廣”機制。要注重結合圖書館推廣體系內容,設置個性化、多元化的平臺閱讀菜單,使平臺最大限度滿足讀者的閱讀需要。通過提高閱讀平臺與讀者需求之間的匹配度,從而實現微信平臺在閱讀推廣活動中的最大價值。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時,分別開設了“教學與培訓”“圖書推薦”“弘毅讀書社”和“閱讀資訊”“借閱排行榜”等多個子欄目,為閱讀推廣活動的開展提供了豐富、立體的陣地和載體[5]。
媒體融合時代,讀者閱讀習慣從傳統(tǒng)平面閱讀升級為立體化的多元融合閱讀。因此,在閱讀推廣時,要利用微信平臺的推送優(yōu)勢,為讀者提供視頻、圖片和文字等多種形式相融合的閱讀推廣模式,從而滿足讀者多樣化的閱讀需要。在選擇閱讀推廣推送素材時,要注重認真研判師生讀者的閱讀需求,充分發(fā)揮微信平臺的定位、分享和互動等功能優(yōu)勢,吸引讀者廣泛參與,使微信平臺真正從內容推廣平臺升級為內容生產與制作平臺。
在融媒體環(huán)境下,利用微信平臺開展閱讀推廣服務時,要注重從讀者需求角度出發(fā),通過積極研究、運用新技術和新功能,豐富微信閱讀服務平臺素材,拓寬微信平臺服務項目。要將圖書館電子館藏資源與微信平臺相融合,為關注平臺的讀者開通資源檢索服務、圖書推薦功能,方便讀者有效借閱圖書資源。要重視技術研發(fā)投入,根據讀者閱讀習慣,積極創(chuàng)新服務平臺,完善功能設置,簡化優(yōu)化閱讀流程,改善讀者閱讀體驗,提升讀者對閱讀推廣內容的認可度[6]。
要利用融媒體產品矩陣,為讀者提供便捷的閱讀推廣服務,構建融媒體閱讀推廣模式,有效提升閱讀推廣服務質量。高校圖書館作為校內閱讀推廣的主要力量,要加強校園閱讀推廣工作的科學規(guī)劃,通過設置圖書館員為主體、師生讀者廣泛參與的閱讀推廣機構,形成校園內閱讀推廣的最大合力。圖書館要結合微信群、微信平臺和QQ群、校園貼吧、官方微博和圖書館意見箱、意見簿等各種渠道傾聽、采納廣大讀者的意見建議,進而制定符合學校實際的閱讀推廣方案(詳見圖1)。
圖1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方案形成流程
媒體融合環(huán)境下,傳統(tǒng)紙質閱讀已經無法滿足讀者的閱讀習慣。借助微信公眾平臺的優(yōu)勢,豐富閱讀內容,整合多種閱讀方式,構建多類型、層次化的閱讀機制成為必然選擇。要形成常態(tài)化的微信閱讀推廣服務體系,由專人負責微信平臺管理,精細策劃、維護微信平臺運行。要根據閱讀推廣需要,分類設置新書推薦、好書推薦、學術期刊推薦等多種欄目;同時,結合當前融媒體環(huán)境,還可以向讀者推薦有聲書、視頻等多種服務,通過構建立體化、有深度的閱讀推薦機制,實現閱讀推廣的最佳效果。要充分發(fā)揮微信平臺優(yōu)勢,積極開展各種類型的閱讀推廣活動。在傳統(tǒng)的圖書信息推送、在線查閱功能外,為讀者提供留言、點贊和閱讀朗誦等多種空間,以微信為依托,實現線上閱讀與線下交流的相互銜接和有機融合。要積極適應融媒體環(huán)境,增加讀者之間、讀者與平臺之間的互動交流機制,推動融媒體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深化發(fā)展。
閱讀是師生獲取知識信息、拓寬知識面、提高個人綜合素質的重要方式,也是當前高校教育創(chuàng)新的重要載體。在當前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圖書館的主導優(yōu)勢,充分考慮融媒體環(huán)境下師生的閱讀習慣,豐富閱讀推廣方式,適應當前校園文化建設的具體需要。在融媒體環(huán)境下,微信從即時通信工具升級為重要的社交媒介,這為高校圖書館利用微信平臺開展閱讀推廣提供了新的平臺支撐。高校圖書館要重視開設專門用于服務廣大師生的微信平臺,組織專人進行運營維護,通過科學設置閱讀推廣欄目、及時更新推送信息、完善閱讀推廣功能,從而形成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閱讀推廣模式,切實提升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質量與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