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琴
摘 要新高考改革對高中政治教學提出了新要求,強調在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而學生面對高考,復習中感覺壓力倍增,教師如何幫助學生,如何使學生即使在高考復習的過程中仍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使教師教學指導的方法和知識內化成學生自己的認知,使他們在高考的復習階段贏得最后沖刺的勝利,是高三教師一個重要的責任。
關鍵詞新高考;高三政治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11-0124-01
本文中,筆者針對班級中有不少藝術生的這一學情,在此談談一些備考的初淺認識。
一、注重基礎知識,提高解題速度
夯實基礎知識,強化記憶。即使在新的高考改革,對考生的要求中仍然堅持以本為綱,知識遷移的根本仍然是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熟練。而普通學校的一個重要的校情是,學生普遍存在一個問題:基礎知識較差,基本原理識記不清,特別是男生不喜歡背知識點,他們覺得理解知識就足夠了,所以對學過的知識一知半解,做選擇題的時候出現不能辨清題目表述是否正確,做主觀題時必須的觀點和原理寫不出來,或者即使寫出來了也表達不準確的情況出現。所以,在高三一輪復習時,可結合資料里的“梳理知識”欄目,要求學生在課后寫出來,上課時利用5分鐘抽查,有時對于較多學生掌握得不好的或重要的知識點,就利用上課時5—8分鐘之內默寫出來,特別針對男生進行檢查,仍寫不出來的利用課余時間檢查他們的背誦或默寫,用這種方法強化他們的知識記憶。這種檢查方法也用在對課本知識體系的構建中,學生人手都有一本自己寫的知識體系構建圖,不管學生寫得如何簡單,上課需要時用學生的作業(yè)本進行展示教學,把簡單或不完整的知識體系表和歸納得好的同學進行比較,讓學生發(fā)現自己存在哪些知識漏洞進行糾正。通過這樣的比較,不僅無形中表揚做得好的同學,也鞭策了一些“偷懶”的同學,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通過構建知識體系,強化知識記憶和理解,弄清常見錯誤點和易混知識點,對于在考試中做選擇題準確率的提高,以及做主觀題時能較快地調取知識,提高解題的速度和得分率十分有益。
二、重視練習的選擇,注意輔導的針對性
新課程改革,雖然更多訓練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但學生進入高三,面臨高考指揮棒的作用,習題量還是會日益加大,有老師開玩笑地說:教不會做會,做不會考會!雖然觀點不盡合理,但面對高考這樣的選拔考試性質背景下,高三學生是需要大量練習來鞏固知識或發(fā)現問題的。但即使面對大量習題,不管是模擬卷還是沖刺卷,老師都應給學生做出題目的篩選,應該針對學生的薄弱處進行訓練,如對某知識的專練,讓學生自覺進行反思,這樣使學生更好地呈現對知識的錯誤認識和不良的思維方式,做到針對性地修正,特別針對主觀題更是如此。學生的復習科目多,時間有限,如果作業(yè)量太大,無法完成,反而讓學生喪失做題的興趣,而對沒有做過的練習進行講評是沒有效果的。所以,應適當選擇一些試題,特別是主觀題。老師對學生寫的主觀題訓練應細致批改,特別在高三下學期批改的主觀題更為仔細,這樣在課堂上講評的時候就比較有針對性。雖然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老師尊重了學生的付出,學生也會尊重老師的勞動,講評作業(yè)時學生都會聽得比較認真。還有一些比較特殊的學生群體,如藝術生,在他們??挤敌:螅瑥土晻r間已所剩不多,對于這部分學生,老師還會利用課余時間給他們額外的輔導。而對于優(yōu)秀的學生,老師要為學生購買一些模擬試卷,針對他們知識的短板,幫助他們選擇一些主觀題來做,以突破他們的瓶頸,提升他們的成績。而對于平時不太愿意寫或對寫主觀題有畏難情緒的學生,老師會選擇一些高考的重點試題給他們講解,指導他們答題的規(guī)范性,鼓勵他們參考材料來寫,從而給他們樹立寫主觀題的信心。
三、關注學生心理,提升考試信心
掌握基礎和題量訓練都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所以,高三學生壓力較之前大很多,影響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有心理因素。特別學生遇到復習“高原期”階段的時候,情緒波動較大,有種厭學和焦慮的心理,這時候特別需要老師的引導,需要老師用更多的時間去和學生進行交流,疏解他們的困惑和煩惱,需要老師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陪伴學生,這樣更有利于疏導和安撫學生的情緒,投入的感情多一些,學生對學科的關注就會多一些。比如高三下學期藝術生回校學習后,他們面臨最主要的困難是時間短、基礎沒有掌握。這種情況下,老師利用課余給他們批改主觀題,輔導他們復習重點和難點知識,提高他們的得分率。學校在高考前請心理專家對學生們進行心理輔導,緩解他們的焦慮情緒,提振他們的學習信心。
四、通力合作,共贏備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睆土曤A段的信息資源是很重要的,老師應積極參加各種培訓和交流活動,汲取別的學校成功的經驗,獲取名師們有益的信息,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這時,邀請一些有經驗的老師到學校開講座,給學生講解有關題目的解題和提分技巧,這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形式,既可以使學生獲得更多的高考信息,提高學生的復習興趣,也有利于學生多方面地思考和汲取對他們有利的方法和知識。
面對新高考改革的各種備考策略,最重要的還是以本為綱,夯實基礎,針對性訓練,既要注重智力因素對學生復習的影響,也要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干擾,這樣才能有效地備考,贏得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