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云
(吉林省吉林市青島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吉林 吉林 132011)
圍術期指的是需手術治療住院時起到手術相關治療的一段時間,在這一時間段抗菌藥物的應用能夠顯著降低感染的發(fā)生率,讓患者能夠獲得最佳治療效果[1]。但隨著抗菌藥物在手術圍術期應用的普遍,常導致抗菌藥物濫用、真菌感染及細菌耐藥性等問題發(fā)生,這對抗菌藥物使用的合理性產(chǎn)生一定影響,為此如何合理的使用抗菌藥物預防應用手術圍術期感染也成為醫(yī)院密切關注的話題。本研究中,針對本院Ⅰ類切口手術圍術期抗菌藥物預防應用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抗菌藥物預防應用的科學指征,旨在更好的控制醫(yī)院感染的發(fā)生,報告如下。
回顧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5月本院全年行Ⅰ類切口手術的152例患者的病例資料,手術類型包括甲狀腺手術、乳腺手術及疝氣修補術三種類型。
借助病例分析及自制調查表調查,對患者的性別、年齡、出入院時間、抗菌藥過敏史、疾病診斷、手術類型、抗菌藥使用情況、疾病轉歸、醫(yī)院感染發(fā)生情況等信息進行統(tǒng)計。參照《抗菌藥臨床應用指導原則》、《抗菌藥物在圍術期的預防應用指導》評價抗菌藥物預防應用的合理性[2]。
采取SPSS 20.0軟件做統(tǒng)計學結果分析,計數(shù)資料使用x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52例患者中,男性有90例,占59.21%,女性62例,占40.79%;年齡最小為15歲,最大為82歲,平均年齡(48.2±2.3)歲;其中3例患者對青霉素藥物過敏,其他的患者則無抗菌藥過敏;手術類型上,48例患者擇期行甲狀腺手術,22例行乳腺手術,82例行疝氣修補術。
2.2.1 抗菌藥用時間
術前術后患者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上存在差異,在術前30 min~2 h,擇期行甲狀腺手術治療的患者中有9例患者在使用抗菌藥物,使用率為18.75%(9/48);行疝氣修補術的患者中70例使用抗菌藥物,使用率為85.37%(70/82);行乳腺手術6例使用抗菌藥,使用率為27.27%(6/22)。術前總抗菌藥物使用率為55.92%(85/152)。術后無24h內使用抗菌藥物的情況,術后48 h、72 h、96 h抗菌藥用藥率分別為11.84%(18例)、32.89%(50例)、44.74%(68例),術后預防使用抗菌藥物總數(shù)為89.47%(136/152)。
2.2.2 抗菌藥物應用種類與頻次
152例患者總術前術后總抗菌藥用藥頻次為158例次,具體用藥情況見表1。
表1 抗菌藥使用種類與頻次
本次調查顯示,本院152例擇期行Ⅰ類切口手術圍術期患者中,術前術后均預防使用抗菌藥物,這反映臨床醫(yī)師較依賴抗菌藥物,針對這一情況,需強化抗菌藥用藥行為的規(guī)范管理,以提高抗菌藥物應用的合理性。
綜上所述,本院Ⅰ類切口手術圍術期間均抗菌藥依賴性較強,對此需加強重視,切實提高抗菌藥使用的合理性,以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同時有效降低醫(yī)院感染的發(fā)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