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敏 李文嫣 劉海丹 常雪 張文楊 郭強
摘要:隨著國家教育體制不斷改革,在校大學生數(shù)量不斷增加。針對大學生這一細分群體進行消費行為研究以便更好的對大學生的消費行為進行引導以及更好的開發(fā)大學生旅游市場產品與服務。本文以南昌市高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對其旅游消費動機、旅游時間、方式等方面進行研究調查,通過問卷調查分析出對大學生消費市場發(fā)展的各方面影響因素,并以此為基礎對大學生消費群體的旅游周邊產品及服務、旅游宣傳、旅游政策以及旅游安全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旅游市場;消費行為;消費決策;消費特征;市場開發(fā);
1 引言
隨著我國國民經(jīng)濟以及或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發(fā)展,國民的經(jīng)濟水平取得了顯著提升,同時對外界的獨特風俗人情、自然風貌也越發(fā)憧憬,旅游需求顯著提升。擁有多空余的時間、具有一定的經(jīng)濟能力和自理能力、渴望通過旅行可以豐富見識和提升自我,擁有這些特征的大學生旅游消費市場規(guī)模也日漸擴大[1]。但我國的旅游市場近幾年發(fā)展雖迅猛,卻并未形成完整的體系,針對于大學生的旅游路線規(guī)劃、產品設計、信息服務提供以及安全服務仍十分缺少。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重視起大學生旅游群體的重要價值,但提供者常規(guī)的旅游服務、規(guī)?;漠a品與服務,這對于追求個性與獨特的90后大學生而言缺乏足夠的吸引力。本文將基于對大學生旅游消費行為的特征展開調研,從大學生旅游動機的產生、旅游方式的選擇等方面,了解大學生消費行為,為后續(xù)有效開發(fā)大學生消費市場、研發(fā)迎合大學生喜好的旅游產品及服務以及安全有用的信息獲取系統(tǒng)提供有效的建議指導。
2 數(shù)據(jù)來源分析
本次研究主要運用問卷調查的方式收集數(shù)據(jù),問卷的內容包括大被調查學生的性別、年級、月生活費、出游方式、出游動機、旅游時間選擇、信息獲取渠道、旅游花費傾向以及偏好等。調查時間為2019年10月7日至16日,主要針對國慶出游消費進行分析。調查對象為南昌市高校大學生,總共發(fā)放問卷206份,回收有效問卷206份。
3 研究內容分析
3. 1 ?旅游消費動機分析
大學生是個龐大的旅游消費群體,因此在旅游消費動機方面也就存在著差異性。本次問卷主要設計了兩個關于動機的問題,分別是出游目的和出游目的地偏好。據(jù)調查結果顯示,出游目的“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所占比例最高達36.41%,其次分別是“游賞名山大川,體驗民俗風情”占31.07%、“舒緩壓力,調節(jié)心情”占28.64%、“學校社團班級活動”2.91%,最后是其他出游目的。旅游目的地占比最高是“自然景觀”79.13%,其次分別是“人文歷史”52.91%、“城市風光”51.94%和“戶外探險”24.27%。由此可以看出大學生更傾向于游覽自然景觀。
3. 2 ?旅游行為特征分析
3.2.1 ?出游方式選擇
據(jù)統(tǒng)計結果顯示,南昌大學生選擇和朋友一起出游的比例最高,占86.41%,主要原因是和朋友出行比較靈活,可以自行安排旅游時間和旅游內容[2]。41.26%選擇和家人一起旅游,與家人出游費用時間等都比較方便。選擇和戀人一起旅游的占32.04%。還有18.45%的人選擇自己單獨出游,最后選擇旅行社的最少,只有4.85%選擇旅行社,大學生可用于旅游的經(jīng)費有限,而旅行社費用較高。
3.2.2 ?旅游時間選擇
對于旅游時間的選擇,結果顯示,選擇旅游淡季(平時工作日及周末)的人數(shù)所占比例為52.43%,而選擇旅游旺季(各種法定節(jié)假日)的人數(shù)占比為47.57%。淡季近距離出游,游玩時間緊湊,游玩人數(shù)較少,避免擁擠,同時消費較低,故大部分人更傾向于選擇淡季出游。而旺季出游大多選擇遠距離出游,游玩時間充足,旅游預算較為充足,但費用也會相應增加,行程不確定性也會增大[3]。
3. 2. 3 ?旅游費用來源分析
南昌市高校大學生旅游費用來源大部分來自于零花錢、生活費,所占比例為72.33%,父母給予專門用于旅游的資金占比為33.5%,勤工儉學和學校獎勵的分別占25.73%和6.31%??梢?,現(xiàn)階段父母資助仍然是大學生旅游的主要資金來源,也側面表現(xiàn)出父母對于大學生子女外出旅游呈贊成態(tài)度并愿意給予資金支持[4]。
3. 3旅游消費特征分析
3. 3. 1旅游花費分析
在大學生旅游消費調查報告結果中,大學生出游花費可接受的價格區(qū)間較多的為400~600元之間;其次是600~800元。從此次數(shù)據(jù)中可以看出大學生在旅游消費比例上相差不是很大,這與大學生的經(jīng)濟來源和消費能力等有著巨大的關系。大學生具有自主旅游消費意識卻沒有獨立經(jīng)濟能力的特殊群體,其日常經(jīng)濟來源多為家庭支持以及在校期間兼職賺取、獎學金或專項資助經(jīng)費,在日?;顒又锌芍滟M用有限,所以在數(shù)據(jù)中顯示,大學生出游可接受價格在800以下居多。
所以這也決定了大學生在選擇住宿時,會更傾向于諸如快捷酒店或者青年旅社等這樣的費用較低的住宿,間接也表明了,青旅這類住宿的發(fā)展空間巨大。
3. 3. 2旅游花費的影響因素分析
影響大學生旅游花費最主要的影響因素為大學生的生活費用,根據(jù)此次調查結果顯示,在大學生群體中,生活費在1000~2000的人群數(shù)量最多;其次為1000以下;在旅游資金來源調查中,結果顯示,大學生的旅游資金來源多數(shù)來源于零花錢和生活費;其次為父母給與專門用于旅游的資金。其中,也有勤工儉學來獲得旅游經(jīng)費的人但是其的所占比例不高。而來源于學校獎勵的占比就更少了,主要是這部分人群本身數(shù)量就少,所獲資金還得用于其它用途,用于作為旅游經(jīng)費的部分就更少了。這表明,大學生的旅游費用主要還是來源于家庭的支持,同時也說明了,大學生的經(jīng)濟來源呈現(xiàn)多樣化的特點。
3. 3. 3旅游購買產品分析
大學生出游一般都會購買一些產品,小吃、零食、特產或當?shù)靥厣o念品。本次調查結果顯示,購買當?shù)亓闶承〕缘娜藬?shù)量最多;其次為特產;購買紀念品和服飾飾品的人數(shù)也比較多。如果是在特別有名族特色的地方,大學生也會傾向購買特色的服飾飾品。由此也可以看出,食品行業(yè)的發(fā)展?jié)摿薮?,同時也可以大力推進紀念品的生產銷售。
3. 4旅游目的地決策影響因素分析
大學生好奇心理比較嚴重,同時精力旺盛,并且對祖國大好河山抱有向往之情。在旅游目的地類型調查中顯示,選擇自然景觀類的人數(shù)較多,其次為人文歷史;選擇看城市風光的人數(shù)占比為51.94%;選擇戶外探險的人數(shù)相對較少。在省內外旅游的選擇上,比例相差不是很大,但在旅游類型的選擇上差異化明顯。
4 結論和建議
4.1 結論
我國高等教育步入大眾化階段,大學生群體越來越龐大,而文化水平程度與對精神生活的追求是成正比的。因此,高校大學生旅游市場展現(xiàn)出了巨大的發(fā)展?jié)摿Αδ喜袃却髮W生的旅游消費行為的調查,使大學生旅游消費行為的特征突顯出來:大學生對旅游熱情非常高,但是出游受時間因素、經(jīng)濟因素的影響非常大;大學生群體出游目的地首選為自然景觀,其次是人文歷史,城市風光之類的;大學生游玩的主要動機是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大學生沒有經(jīng)濟來源,其旅游消費總體不高,主要花費在門票和交通方面。
4.2 建議
4.2.1 培養(yǎng)大學生消費理念,引導積極旅游[6]
大學生能在旅游活動中更多地接觸社會,了解社會,開闊眼界,提高社會交往能力,積累生活經(jīng)驗,并且能夠培養(yǎng)和鍛煉其自立自強的精神品質等等。政府、企業(yè)、學校應互相合作,積極引導大學生旅游活動的開展,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水平[6]。
4.2.2迎合大學生的旅游需求,開辟大學生專項游玩項目
大學生出游,經(jīng)濟問題是個很大的阻礙因素,因此大學生出行偏向于便捷、高性價比。相關部門可以通過給予優(yōu)惠鼓勵大學生出游[6]。另外,可以根據(jù)大學生群體、性別、目的的不同,推出多層次、個性化旅行,吸引大學生。
參考文獻:
[1] ?吳俊,孫寶鼎,李學琴,朱吉.當代大學生旅游消費行為探析——以自貢市高校為例[J].經(jīng)濟觀察,2019(03).
[2] ?鄭惠.“90后”大學生旅游動機與旅游消費行為分析[J]. 貴州師范大學學報,2010(06).
[3] ?鄒天奇,郭馨元,趙國睿. 大學生旅游現(xiàn)狀及相關旅游產品開發(fā)建議[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9(13).
[4] ?原琳,靳蕊溪. 哈爾濱市大學生旅游現(xiàn)狀調查[J].統(tǒng)計與咨詢,2019(02).
[5] ?黃彩微.新時代下大學生旅游消費行為分析——以廣州市高校為例[J].智庫時代,2019,(08),149-150.
[6] ?林德琴,俞慧,邱海輝.大學生旅游行為研究分析——以福建江夏學院為例[J].商業(yè)經(jīng)濟,2019,(05),172-175+182
(作者單位:南昌航空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