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清紅
《禮記》有言:“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古往今來,但凡為師者都注重德才兼?zhèn)洌粌H要授學生“謀事之才”,更要傳學生“立世之德”,而傳德尤為根本。
在教育部印發(fā)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核心素養(yǎng)被置于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目標的基礎地位,為“全面發(fā)展的人”的培養(yǎng)提供了一個“愿景”。而實現(xiàn)這個愿景的根本途徑就是課程建設。
在實踐和探索中,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首先,以校史課程特定開發(fā)為突破,不斷夯實立德樹人的歷史文化底蘊。課程是給學生最好的禮物,學校著力建設有溫度、有態(tài)度、有故事的校本課程。溆浦縣警予學校(以下簡稱“警予學?!保┦且凰兄凭脷v史和光榮傳統(tǒng)的百年老校。校史就是一門很好的德育課程。在課程設置中,警予學校將校史作為特色校本課程列入課表,編寫并選取了《溆水情》《我上學了》《悅讀》等校本教材作為課程教材?!朵铀椤纷寣W生了解老校長向警予的優(yōu)秀事跡,汲取“自治心,公共心”校訓的精髓?!段疑蠈W了》引領一年級新生認識與了解學校,并規(guī)范新生的日常行為,讓新生盡快適應學校生活。《悅讀》一書,陪伴學生誦讀經典,背記經典,運用經典,不斷滲透國學教育,讓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其次,以既定課程延伸開發(fā)為常態(tài),不斷拓展立德樹人的有效途徑。警予學校結合學科特點,激發(fā)求知欲望,深耕課堂教學,豐富既定課程內容,用舊瓶裝新酒,讓老樹發(fā)新芽,使教學育人妙合無垠,不斷拓展育人空間,使學生眼界開闊、思維靈活、心靈鮮活。此外,還在課堂教學中推陳出新,如讓經典閱讀走進語文課堂、生活數(shù)學走進數(shù)學課堂、情景會話走進英語課堂、民族樂器走進音樂課堂、本土活動走進藝體課堂等。
再次,以興趣課程多樣開發(fā)為特色,不斷增強立德樹人的人文魅力。著眼品德修養(yǎng),立足成長規(guī)律,激發(fā)學習興趣,結合個性特長,按照“成立機構、需求評估、確定目標、申報審定、推薦選課”的基本步驟多樣化地開發(fā)興趣課程,踐行學?!吧鷳B(tài)成長,和諧發(fā)展”的理念,著力打造特色鮮明的興趣課程。
一是活動課程藝術化。我們采用學生“自主選擇”、學?!敖惶娉尸F(xiàn)”的方式開展陽光大課間活動,自編的“我們是陽光的警予學子”韻律操,劃龍舟、千字文武術操、竹竿舞、踩高蹺、滾鐵環(huán)、呼啦圈、輪滑等活動既有本土特色,又受學生的喜愛,且每天都會在警予校園中開展。藝術化課間課程逐步成形,凸顯亮點。
二是誦讀課程經典化?!靶@讀書節(jié)”是警予學校的一個常規(guī)活動。 除了經常性地開展“好書推薦會”“讀書小報、書簽制作比賽”“經典詩文誦讀比賽”“晨誦十分鐘”等系列活動,還在每年4月23日的“世界讀書日”開展特色活動,如晨誦經典、自主閱讀、陽光書市、名片欣賞等。師生在書香中認識世界,品味人生,開啟智慧。讀誦課程卓有成效,漸成常規(guī)。
三是社團課程體系化。警予學校還根據學校特色組建了合唱隊、民樂隊、鼓號隊、籃球隊、田徑隊、科技創(chuàng)新實踐組等特色活動組、活動團,它們有固定的指導教師,定期開展活動,并在期末展示成果。社團課程關注個性,初具體系。
四是紅色研學延伸化。在以向警予紀念館、靈翠山公園人民英雄紀念碑等為基地進行紅色教育的基礎上,警予學校還與武漢市警予中學簽訂長遠的紅色引擎共建協(xié)議,每年開展“傳承紅色基因,弘揚警予精神”研學活動。2018年4月底,借助紀念向警予烈士犧牲九十周年活動這一契機,警予學校的39名師生代表赴武漢前往武漢三德里向警予故居、龜山烈士陵園向警予墓等地,再次進行紅色教育,深入挖掘了警予精神的內涵。學校的紅色教育引起中央電視臺、《湖南日報》、《長江日報 》、《懷化日報》等媒體的高度關注,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
結合課程建設落實立德樹人,不失為德育工作創(chuàng)新的好思路、好方法。近年來,警予學校在這個方面大膽嘗試,積極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它蓬勃的生命力,給課堂帶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有效地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穩(wěn)步提升:學校六年級畢業(yè)測試成績連年在全縣遙遙領先;學校先后獲得“全國教育系統(tǒng)先進集體”“ 全國教育科研先進單位”“ 全國語文教改示范?!薄?校本建設項目全國重點實驗學?!薄?湖南省課改樣板建設學校”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