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翔?。ū本╄F建工程監(jiān)理有限公司, 北京 100055)
混凝土裂縫分為微觀裂縫和宏觀裂縫,筆者主要針對宏觀裂縫進行分析。
混凝土裂縫是鐵路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常見問題。輕微裂縫會影響結構外觀質量;當裂縫較寬較深時,會導致水分及有害物質滲入,誘發(fā)鋼筋銹蝕或加速混凝土的自然老化,從而損害工程結構的承載能力、使用功能和耐久性,影響結構的抗?jié)B性能。因此,對混凝土裂縫的預防是鐵路混凝土工程質量控制的一項重點工作。
某鐵路改建工程一段路基 U 型擋土墻結構,長度1170m,采用圍護樁和鋼支撐作為支護結構。U 型結構底板厚 0.6m~2.4m,邊墻高 2.25m~11.03m,均采用C35、P10 防水鋼筋混凝土澆筑。U 型結構防水標準為二級,不允許漏水,外包 ECB 胎基復合自粘防水板。邊墻模板采用定型大鋼模板,采用鋼支架支撐。
通過對 42 段邊墻(每段長 20m)進行調查,累計出現 126 條宏觀裂縫。對長度、寬度、深度進行檢測發(fā)現,裂縫長度為 1.4m~4.5m、寬度為 0.06mm~0.22mm(個別局部寬度最寬達 0.31mm)、深度為 13mm~39mm。具體統(tǒng)計見表 1。
表1 裂縫參數統(tǒng)計表
按照 TB 10424—2010《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第 6.4.16 條規(guī)定,普通混凝土結構表面的非受力裂縫寬度不得大于 0.2mm。依據調查統(tǒng)計分析,局部裂縫寬度大于 0.2mm 的裂縫有6條,深度介于 34mm~39mm之間,長度介于 3 cm~37 cm 之間。
本工程混凝土施工期產生裂縫,大致有以下幾種原因。
混凝土養(yǎng)護是確?;炷潦┕べ|量的關鍵工序。持續(xù)有效的養(yǎng)護工作對預防裂縫產生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養(yǎng)護開始時間越早、持續(xù)時間越長(7 d~14 d),對預防裂縫越有利。
3.1.1 冬期施工養(yǎng)護保溫不到位
北京地區(qū)冬期環(huán)境溫度較低。冬期施工期間,混凝土澆筑后,由于水化熱導致內部溫度升高;而外部環(huán)境溫度較低,水化熱散失較快,表面溫度升高較小,混凝土內外溫差產生溫度變形和溫度應力。當溫度應力超過混凝土的內外約束應力(包括混凝土抗拉強度)時,就會產生裂縫。
本工程冬期施工時,由于結構形式限制,邊墻混凝土施工保溫主要采取模板噴涂聚氨酯泡沫膠、搭設保溫棚、棚內用燃油熱風炮輔助加熱措施。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發(fā)現,保溫棚密封性較差,燃油熱風炮在棚內加熱需要定期巡視檢查和監(jiān)護,降低了保溫效果;施工單位為降低成本,節(jié)省燃油,熱風炮加熱時間短,數量少,直接導致棚內溫度較低,達不到保溫要求,從而產生溫度變形和溫度應力,產生裂縫。
預防措施:一是結合工程實際編制冬期施工專項方案,針對養(yǎng)護制定專項措施并確保措施費用到位,保證各項措施能夠有效落實;二是加強保溫措施檢查,確保保溫效果滿足養(yǎng)護要求。
3.1.2 灑水養(yǎng)護不及時
灑水養(yǎng)護主要是使混凝土澆筑完成后,為混凝土水化熱反應提供足夠的水分,使水化反應順利進行,防止混凝土在強度發(fā)展階段表面脫水而產生干縮裂縫。特別是在春末、夏季施工,環(huán)境溫度高,混凝土水分蒸發(fā)速度快,初凝后的幾個小時是裂縫產生關鍵期,澆筑完成 24 h~72 h是水化熱反應高峰期。
施工單位對混凝土養(yǎng)護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直接導致養(yǎng)護不及時的問題。同時,在混凝土澆筑前,養(yǎng)護需要的水源、水管、人員以及施工技術交底等各項準備工作沒有做好也是重要原因。
預防措施:模板報驗時落實各項養(yǎng)護措施,作為驗收合格進行混凝土澆筑的必要條件。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初凝后及時灑水養(yǎng)護。邊墻拆模前帶模養(yǎng)護。
3.1.3 灑水方式不當
本工程一開始采用覆蓋土工布灑水進行養(yǎng)護,但因邊墻結構型式特點,土工布無法覆蓋緊貼,灑水后保濕效果不明顯。后采取間隔時間灑水,灑水工人又敷衍了事,造成灑水間隔時間過長,造成保濕效果達不到養(yǎng)護要求。
預防措施:根據工程實際采取切實可行的養(yǎng)護方式。灑水效果要達到混凝土保持濕潤的狀態(tài),本工程可采用布管持續(xù)滴水并墻面噴水補充的方式。
3.2.1 骨料含泥量過高
骨料中含泥量過高,會導致水泥與碎石間內摩擦力減小,內應力增加,隨著混凝土的干燥,會產生不規(guī)則的裂縫。在對商品混凝土拌合站原材抽樣檢測中多次發(fā)現粗細骨料含泥量超標的問題。
預防措施:認真地對骨料含泥量進行試驗檢測,控制粗骨料含泥量 ≤1.0%、細骨料含泥量 ≤2.5%,不合格材料嚴禁使用。
3.2.2 碎石針片狀顆??偤砍瑯?/p>
針片狀顆??偤窟^高,骨料表面積過大,直接導致水泥用量和用水量增加,導致混凝土內部收縮量增加,產生裂縫。
預防措施:加強對碎石篩分的試驗檢測,控制針片狀顆??偤?≤8%,并選用表面粗糙、孔隙率較小、級配良好的碎石。
配合比是影響混凝土抗拉強度的直接因素,是混凝土產生裂縫不可忽略的原因之一。
3.3.1 坍落度過大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泵車泵送,為了使泵車泵送便利,就要加大混凝土的流動性,也就是要有較大的混凝土坍落度。坍落度大混凝土的水灰比也就相應增大,表面經過振搗后便會形成收縮性較大的水泥浮漿。初凝時,表面游離水分較多,蒸發(fā)速度過快,體積急劇收縮,面層浮漿收縮值比內部大,而混凝土早期強度較低,不能抵抗收縮變形應力,導致裂縫產生。
另外,混凝土運輸過程中會有坍落度損失,為了便于泵送,澆筑過程中施工方多次出現向罐車內加水的違規(guī)作業(yè)行為,直接導致坍落度加大,也使配合比發(fā)生了變化。
預防措施:向拌合站做好技術交底,嚴格控制塌落度。認真做好現場坍落度試驗,不合格的嚴禁使用。加強混凝土泵送盯控,一經發(fā)現向罐車內加水,對本車混凝土作廢棄處理,并對施工人員進行處罰。
3.3.2 設計早強混凝土不當
為了降低成本,減少模板使用量,就要縮短模板周轉周期,提早拆模時間,于是施工單位在配合比設計時提高了混凝土早期強度。早期強度越高,混凝土裂縫越容易產生。TB 10424—2010《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中第 6.1.2 條中規(guī)定不宜使用早強水泥。
設計早強混凝土就要采用高等級水泥并增加水泥用量。水泥等級越高,細度越細,比表面積就越大,與水發(fā)生反應的表面積越大,反應速度就越快,而且較完全,強度上升就越快,放熱就越多,收縮越大。水化硬化后水泥內部會有較多空隙,裂縫越容易產生。
預防措施:合理設計混凝土早期強度,采用低熱水泥,使用減水劑,優(yōu)先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在滿足混凝土強度要求的情況下,宜盡量降低水泥用量。
混凝土振搗不均勻、漏振就會造成內部氣泡不能徹底排出,鋼筋表面的氣泡過多會降低鋼筋與混凝土的粘結力,在混凝土表面就會較容易產生裂縫;過振會使混凝土產生離析,水泥漿和粗骨料分離,影響混凝土的密實性和均勻性,也會產生裂縫。
預防措施:編制混凝土澆筑專項施工方案,做好振搗技術交底,振搗施工做到垂直插入、快插、慢拔、“三不靠”等。
首先要提高監(jiān)理人員的質量意識,使監(jiān)理人員知悉混凝土裂縫的危害,以及在裂縫預防中監(jiān)理的重要責任。編制裂縫預防專項監(jiān)理實施細則,用以指導監(jiān)理工作。
另外以監(jiān)理工作聯(lián)系單或監(jiān)理例會工作手段向施工單位提出裂縫預防的要求,使施工單位對混凝土裂縫預防工作的重要性有足夠認識。
施工方案是指導施工的技術文件,對質量控制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施工單位應編制混凝土專項施工方案,并且在冬期、夏季施工編制季節(jié)性施工方案。
在方案審查過程中,重點對方案中的質量保證措施進行審查。首先,混凝土的澆筑應有現場各項試驗控制要求,對坍落度的具體值有明確,對不合格混凝土有處理措施;其次,混凝土振搗方式、振搗工藝應滿足《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指南》第 6.9 條規(guī)定;其三,明確混凝土養(yǎng)護方法,以及相應的資源配置,必要時編制養(yǎng)護專項方案;其四,采用商品混凝土的,要有拌合站質量控制措施。
施工單位應依據施工方案編制技術交底,結合工程實際向作業(yè)人員進行交底培訓,使作業(yè)人員對施工技術特點、技術質量要求、工作方法與措施等方面有一個較詳細的了解。
技術交底要與生產實踐相結合,在施工過程中檢查交底的執(zhí)行情況以驗證其效果,發(fā)現未按照交底施工的及時進行糾正并對作業(yè)人員進行現場培訓,以達到指導施工的目的。
監(jiān)理也應對施工技術交底進行審查,對交底中裂縫預防的各項施工工藝要求是否明確、各項工藝參數是否符合規(guī)范要求進行審核。
另外,監(jiān)理部也應依據監(jiān)理細則針對關鍵工序進行監(jiān)理工作技術交底,使監(jiān)理人員明確裂縫預防的質量控制重點和控制要求。
重點審查以下內容:一是配合比設計程序是否符合要求;二是是否使用早強水泥;三是審查坍落度值;四是當使用的原材料、施工工藝發(fā)生變化時,應重新進行配合比選定試驗。
在施工過程中拌合站要嚴格按照選定的配合比進行拌制,不得隨意進行調整,在施工過程中有多次發(fā)現,為方便泵送,拌合站私自調整配合比,增加混凝土坍落度。一經發(fā)現,對混凝土拌合站進行停工整頓。
建立拌合站檢查制度,定期對拌合站原材料進行檢查,建立完善原材料進場登記、檢驗制度,特別是對水泥堿含量、骨料含泥量、堿活性進行檢驗,未經檢驗合格的材料不準用于工程。
在旁站監(jiān)理過程中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檢查混凝土養(yǎng)護的各項措施是否落實到位,技術、試驗、質檢人員是否到位;二是嚴格把控開盤,檢查混凝土預拌廠商提供的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單,對開盤鑒定各項試驗進行見證,試驗合格才能下達開盤指令;三是在旁站過程中按照規(guī)定頻次進行現場試驗,嚴禁使用不合格混凝土;四是監(jiān)督混凝土澆筑各項工序滿足施工要求,特別是要盯控直接向罐車內加水的違規(guī)行為,一經發(fā)現,嚴禁使用本車混凝土;五是檢查振搗施工是否嚴格按照方案實施。
在混凝土澆筑施工過程中一旦發(fā)現因未按方案施工形成裂縫產生因素時,及時發(fā)出監(jiān)理工程師通知單,針對問題提出整改要求,以免后續(xù)施工出現同樣問題。同時,也能通過此方式提高施工單位對施工過程中裂縫預防的重視程度。
在日常巡視檢查過程中,將混凝土的養(yǎng)護作為重點檢查項目。對養(yǎng)護開始、持續(xù)時間、混凝土測溫記錄、保濕、保溫效果等進行檢查,并記錄到監(jiān)理日志中。通過巡檢發(fā)現養(yǎng)護不到位的問題應及時進行處理,確保養(yǎng)護效果。
裂縫修補常見的方法有表面封閉法、壓力灌漿法、開槽填補法、涂膜封閉法。U 型擋土墻結構有抗?jié)B要求,采取壓力灌漿法進行修補,利用壓力設備將膠結材料壓入混凝土的裂縫中,膠結材料硬化后與混凝土形成一個整體,從而達到封堵加固的目的。
大量工程實踐表明,混凝土的裂縫是不可避免的,但應采取一定措施進行預防,減少裂縫產生的數量以及降低裂縫的危害。從監(jiān)理工作角度來講,應以事前預防控制為主,事中控制為輔,根據工程實際分析可能導致裂縫產生的因素,提前制定預防措施,對各因素加以控制,施工過程中重點保證各項措施的有效落實。另外,充分發(fā)揮施工單位主體責任,編制具有指導性的施工方案,并嚴格按照施工方案組織施工,落實各項質量保證措施;監(jiān)理人員在監(jiān)理過程中嚴格按照監(jiān)理規(guī)劃、監(jiān)理細則進行監(jiān)理,充分落實監(jiān)理責任,嚴格把控關鍵工序、關鍵環(huán)節(jié),那么裂縫的預防和控制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而且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