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開區(qū)第十九幼兒園 國文芳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與家庭、社區(qū)密切配合,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庇仔°暯庸ぷ魇侵哺變航K身學習與發(fā)展的第一層基石。如何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銜接觀?如何引導家長與幼兒園密切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在幼小銜接中實施家園同步教育,共同為幼兒入學做好身心準備,成為幼小銜接工作中值得研究的現(xiàn)實而緊迫的問題。
兩年來,天津市南開區(qū)第十九幼兒園攜手小學,積極探索家園合作有效策略,構建幼兒園、小學、家庭三方聯(lián)動機制,通過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轉換家長的角色意識、提升家長的教育能力,促進家園合作水平不斷提高,促使幼小銜接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園長、校長是學校教育的領跑者,在家長心目中占據重要位置。我園組織召開“與園長、校長面對面”講座答疑活動,園長以課程建設為主題,向家長介紹辦園理念指引下的幼兒園“玩中學”主題教育活動課程和健康教育特色課程;小學校長向家長介紹小學教育特點,用生動的事例展現(xiàn)在“重知識學習、輕習慣培養(yǎng)”觀念引領下,幼兒入學后的負面表現(xiàn),從而使家長明確幼小銜接的目的是解決幼兒入學以后的適應困難。通過園長和校長深入淺出的講解,家長清楚地了解到幼兒園教育為幼兒入學作足準備,銜接工作不只是幼兒園大班與小學一年的銜接,而是貫穿于幼兒園三年教育之中。學校也以零起點教育幫助幼兒適應小學生活,從而使家長減少顧慮,轉變思想,樹立正確的銜接觀,與幼兒園密切配合,遵循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共同營造有利于幼兒適應小學生活的氛圍,幫助幼兒在身心發(fā)展的水平和狀態(tài)上作好適應小學學習環(huán)境和任務要求的準備,實現(xiàn)從幼兒園到小學的平穩(wěn)過渡,并為其終身學習與發(fā)展奠定良好的素質基礎。幼兒園、學校觀念的統(tǒng)一,為做好幼小銜接工作提供思想保證。
我園組織親子參觀小學活動,讓家長和幼兒直面小學生活,如參觀環(huán)境、觀摩課堂活動、聆聽教師對學生的要求等。通過活動,使家長充分感受幼兒園與小學的不同,清醒認識到幫助幼兒順利過渡到小學生活,關鍵不是知識的銜接,更重要的是幼兒良好習慣和學習品質的銜接,從而使家長形成科學的銜接觀。
為了讓家長及時了解幼小銜接進程和幼兒的發(fā)展狀況,以便更好地做好家園合作,我園堅持每月開展主題開放活動。通過開展小學生模擬課堂、幼小同課異構、課間十分鐘、我能行等活動,讓家長們走進幼兒園,看到幼兒自律的意識、主動地表現(xiàn)、自信地回答及同伴間友好的合作等成長變化。家長們減少了擔心,更加深刻體會到科學的銜接觀對促進幼兒健康快樂成長的重要意義,從而對我園幼小銜接工作充滿信心。
幼兒進入小學后,學校的生活和教育條件都會發(fā)生很大變化。幼兒由凡事依賴家長逐漸過渡到獨立完成很多事情。為培養(yǎng)幼兒獨立生活的能力,使幼兒學會自己照顧自己,我們指導家長與幼兒共同制訂“生活作息時間表”“生活技能挑戰(zhàn)表”,要求家長陪伴不包辦,使幼兒養(yǎng)成自覺遵守時間的觀念,幼兒增強了獨立穿衣、洗漱、收拾書包、削鉛筆等生活能力,形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
好奇、多問是幼兒的突出特點,而興趣又是最好的老師。為呵護幼兒的好奇心,我們指導家長要認真傾聽,積極鼓勵幼兒的發(fā)現(xiàn),并盡量為幼兒創(chuàng)造探究條件,和幼兒一起親歷和感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從小培養(yǎng)幼兒樂學好問、敢于探究、樂于嘗試的學習品質,建立良好學習習慣,讓幼兒帶著濃厚的學習興趣走向小學階段。
幼兒進入小學,需要重新建立人際關系,接受新老師,結交新朋友。為不斷提高幼兒交往能力,我們指導家長要與幼兒多交流、多溝通,示范主動交往的方法,使幼兒學會交流、協(xié)商、合作的交往技能,鼓勵幼兒大膽交往;同時,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懂謙讓、不喧嘩等交往禮儀,讓幼兒成為敢于交往、樂于交往的孩子,為盡快適應小學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幼兒對閱讀的興趣和閱讀的能力是影響幼兒入學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我園堅持開展幼兒快樂閱讀研究,并將其延伸到家庭,指導家長開展親子共讀,家園配合培養(yǎng)幼兒良好閱讀習慣。我園堅持指導家長為幼兒創(chuàng)設溫馨、舒適的閱讀環(huán)境,并讓家長成為幼兒閱讀學習的榜樣。同時,堅持為家長每周推薦繪本,指導家長預閱讀,做到心中有數;與幼兒共讀時要情真意切、滿懷愛心,不隨意演義;閱讀后及時進行交流,讓幼兒主動表達。我們倡導每天親子共讀半小時,家長不僅要關注幼兒閱讀興趣,而且注重幼兒閱讀姿勢、閱讀方式等習慣的培養(yǎng),并逐漸地從陪讀向自主閱讀、獨立閱讀過渡。我們通過開展讀書節(jié)、家庭閱讀環(huán)境評比等活動,為幼兒提供展示和互相學習的舞臺,促進幼兒良好閱讀興趣和習慣的建立。
幼兒進入小學后,經常會出現(xiàn)不會記錄或轉述不清楚教師留作業(yè)的情況,這一現(xiàn)象反應出幼兒在傾聽、口語轉述及任務意識方面存在欠缺。為此,我園和家長共同商議,開展“我的任務我完成”主題活動,請幼兒準備本子,用自己明白的符號記錄教師布置的任務,如給家人講故事、用廢舊材料做玩具、幫家長做一件事情等,并轉達給家長聽。教師告知家長任務內容,使家長做到心中有數,以便確定幼兒轉述是否清楚,同時指導家長認真傾聽幼兒的轉述,尊重和鼓勵幼兒的記錄方法,引導幼兒自己制訂完成任務的計劃書,為幼兒創(chuàng)設條件,支持幼兒完成任務,并以符號記錄的方式說明完成任務的情況。隨著活動的深入開展,幼兒不斷優(yōu)化自己的記錄方式,使傾聽與記錄逐漸實現(xiàn)同步,任務意識和完成任務的能力也不斷增強。
“玩中學”既是幼兒學習的主要特點,又是幼兒最好的學習方式。但是,家長更多的還是采取成人講、幼兒聽,甚至是灌輸、訓練等急功近利方式進行教育。因此,我們通過開展教學觀摩活動、分享學習故事、家長助教指導等活動,指導家長讓幼兒在游戲中經歷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的方法獲得經驗的提升、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提高。同時,也讓家長親身感受在“玩中學”中,幼兒表現(xiàn)出的認真專注、不怕困難、積極主動的學習品質以及帶給幼兒創(chuàng)造、合作、成長的樂趣。如此,使家長擺脫錯誤的教育觀念和方法,更加自覺地尊重幼兒的學習特點和方法,關注幼兒良好學習品質的培養(yǎng),為幼兒入學和未來學習與發(fā)展奠定基礎。
經過兩年來的不懈探索,我園幼小銜接工作成效顯著,從小學反饋情況表明:幼兒入學適應水平顯著提高。當前,幼兒退園率明顯減少,大班幼兒出勤率達95%以上,家長滿意率100%;幼兒已做好一定的身心和能力準備,對入學充滿期待。幼小銜接工作是需要長期堅持并不斷嘗試創(chuàng)新、破解新問題的過程。只要我們做好幼小聯(lián)盟,做好家園合作,就一定會實現(xiàn)幼小銜接工作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