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雙
摘 要:課堂既是幼兒獲取知識的場所,也是教師對幼兒進行德育滲透的場所。在素質教育理念被全面認可之際,教師應當一改以往單方面重知識的理念,將目光放遠至幼兒的全面發(fā)展上,使孩子在幼兒園階段實現(xiàn)智力、品德等多個方面的成長基礎。為此,筆者提出把握細節(jié)、建立家校共育模式等策略,嘗試創(chuàng)建完整的幼兒德育指導框架。
關鍵詞:幼兒園 德育 榜樣 策略
在素質教育理念中,德育占據(jù)著重要的位置,也是教師切實落實素質教育的渠道。所以,在幼兒園中,教師應當重視德育工作的開展,探索多樣化的德育路徑,讓園區(qū)中的各種集體活動成為教師實施德育的有利載體。但是,縱觀當前幼兒德育教學的實際情況可以看出,切實地將德育教學落在實處,促進幼兒形成高尚的品行,并不是通過語言對幼兒進行品德內涵的講解就可以達到的。因此,教師應當找出阻礙幼兒園有效德育的因素,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教育細節(jié)和自身入手,進行德育模式的創(chuàng)新設計。
一、把握細節(jié),形成良好習慣
習慣伴隨人的一生,幼兒時期是形成習慣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養(yǎng)成的習慣在未來的生活中很難改變。良好的言行習慣,是幼兒具有高尚品格的外在表現(xiàn),所以,在目前幼兒施教中,教師有必要對幼兒進行習慣的培養(yǎng)。幼兒年齡較小,對習慣的養(yǎng)成沒有理性的認識,如果教師強制性地進行習慣的灌輸,幼兒會因為被迫而降低習慣養(yǎng)成的效率。因此,為了讓幼兒提升道德素養(yǎng),使得幼兒可以實現(xiàn)良好習慣的發(fā)展,教師可以從幼兒日常集體活動中的細節(jié)出發(fā),對幼兒進行指導,使得幼兒在潛移默化中達到這一德育目標。
例如,為了促進幼兒綜合素質的發(fā)展,教師常常會為幼兒創(chuàng)建一些戶外活動區(qū),如沙水區(qū)、科學區(qū)等,在這些區(qū)域中,教師會為幼兒提供一些基本操作工具,供幼兒玩耍。但是,幼兒玩耍后,他們常常將工具隨意丟棄在活動區(qū)域,不進行整理。為了讓幼兒養(yǎng)成整理工具、有序生活的習慣,教師可以在游戲活動結束后,為幼兒播放一段輕松、愉悅的音樂,讓幼兒伴隨著悠揚的音樂開展工具整理的活動。久而久之,當幼兒每次完成戶外活動后,都能夠跟隨音樂主動地整理自己的工具,從而形成良好的工具整理習慣,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態(tài)度。
顯而易見,教師從集體活動中的細節(jié)出發(fā),輔助幼兒整理工具,能夠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習慣,發(fā)展自身的高尚品格,從而達到德育輔導的目的。
二、以身作則,教師做好榜樣
幼兒的認知能力較弱,模仿能力較強,他們會主動地模仿外界事物,以此完成知識的建構。在幼兒園中,幼兒接觸最多的人是教師,因此教師的一言一行就成為幼兒模仿的對象。所以教師應當意識到自身的言行舉止對幼兒成長的重要影響,要規(guī)范自身言行,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讓幼兒在模仿中逐步糾正錯誤行為,實現(xiàn)高尚品格的養(yǎng)成。
例如,引導幼兒尊重他人,讓幼兒不隨意打斷他人的話語,是幼兒應當形成的高尚品格,在開展集體活動中,教師應當從自身出發(fā),踐行這一高尚品格,為幼兒做好榜樣,使幼兒在對教師的言行模仿中,也能夠不隨意打斷他人的講話,尊重他人。提問是幼兒集體活動時的一種重要教育方式,也是教師對幼兒進行知識傳達的方式,當教師提出問題后,幼兒也會基于自身的思維產生答案,在幼兒回答問題時,教師不隨意地打斷幼兒的話語,耐心地傾聽每一個回答,在幼兒全部回答完畢后,教師再對答案進行點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充分體現(xiàn)出了對幼兒的尊重,也示范了在他人講話時的正確做法,當幼兒模仿教師的行為時,也會彰顯出尊重他人的道德修養(yǎng)。
不難看出,在幼兒德育指導中,教師應當重視自身在幼兒成長中的重要價值,做好榜樣的示范作用,達到以德育德的效果。
三、即時通訊,教師家長共育
家庭和幼兒園在對幼兒進行德育指導中起著同樣重要的作用,加強教師和家長之間的聯(lián)系,能有效地打造健全的德育空間,讓幼兒在教師和家長的傾心關注下,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以往的幼兒教育中,教師和家長之間進行面對面交流,僅限早晚接送幼兒這一時間段。溝通時間短,無法真正地結合幼兒的成長情況為幼兒設計特定的德育指導策略,限制了幼兒品德的發(fā)展。而利用現(xiàn)代即時通訊技術,使得教師和家長之間進行溝通的時空被拓展,除卻上下學的時間外,教師也可以利用即時通訊軟件搭建和家長間的交流通道,以便雙方結合學生的品德發(fā)展情況展開深入的交流。
例如,教師可以將班級中幼兒的家長都放置在一個交流群中,當幼兒園制定德育教學活動主題后,教師可以將相關資料發(fā)送到交流群中,以便家長及時地了解幼兒進行德育教學的狀況,積極地配合幼兒園,對幼兒實施相應的德育指導。在這些資料中可以包含德育教學的重要性,如何對幼兒進行德育指導,如何查看德育指導的效果等,令家長在瀏覽資料后,能提高自身對幼兒進行德育指導的重視程度,并且基于科學的方法,培養(yǎng)幼兒的道德修養(yǎng)。當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對幼兒進行德育指導獲得效果后,家長也可以及時地向教師傳遞,以便為幼兒設定下一階段的德育指導策略。當家長指導幼兒時遇到問題,也可以及時地向教師尋求幫助,以便在教師的遠程指導中,切實地提高德育指導的效果。
總而言之,實施德育指導,已然成為當前教育界的重要話題,因此,在幼兒教育中,教師既要重視對幼兒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教學,也應當重視德育品質的培養(yǎng),讓幼兒在健全的教育體系中,逐步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從而以更好的姿態(tài)走入小學生活,形成良好的習慣和高尚的品格。
參考文獻:
[1] 李明珠《試論幼兒隨機教育中的德育滲透》,《成才之路》2018年第18期。
[2] 張艷艷《幼兒德育—從培養(yǎng)規(guī)則意識做起》,《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