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輝 王麗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學生逐漸成為教學的“主人公”,而在這樣的教學理念下,學生能否充分地投入教學活動中,成為教學效率高低的關鍵。小學生正處于思維活躍的年齡,尤其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更容易轉移,經(jīng)常在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走神、做小動作等現(xiàn)象,這極大地影響了小學的學科教學效率。故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聽課專注程度成為一個關鍵性問題。而這也就需要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采用合適的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學本身的吸引力,以提升學生聽課專注程度,培養(yǎng)學生認真聽課的良好習慣,構建高效課堂。
一、多媒體技術應用,調動學生多種感官
知識的展現(xiàn)方式對學生的注意力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多以講授法為主要的教學方法,教學方式缺乏沖擊力,難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構建高效課堂。近年來,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使我們的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與教育領域的不斷結合也大大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手段。相比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利用信息技術展現(xiàn)知識不僅更加形象,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還能構建具有沖擊力的視聽效果,調動學生多種感官。故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針對小學生注意力難以集中的現(xiàn)狀,教師需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以更加形象的知識導入吸引學生注
意力。
例如在《望廬山瀑布》這一課,教師就可以從網(wǎng)絡上尋找視頻資源,在課前導入環(huán)節(jié)播放。伴隨著轟鳴的聲音,一幅壯麗的景色展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而通過這樣的景色展現(xiàn),教師不僅能吸引學生注意力,還能讓學生明白廬山瀑布的特色,使其一定程度上理解李白豪邁的心情。當然,不只是寫景課文,在《坐井觀天》等寓言故事的講解中,教師也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動畫片,以此激發(fā)學生興趣。這樣,通過多媒體技術,教師以微課視頻的形式調動了學生感官,吸引了學生注意力,極大地便利了后續(xù)教學環(huán)節(jié)。
二、選取合適的素材,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是否對所學知識具有興趣是其能否集中注意力聽課,進行高效學習的關鍵。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通常以課本上的知識為教學的素材,其盡管有著科學的編排內(nèi)容,適合低年級小學生學習,但因為課本一直在學生手中,課本上的知識對學生已無新鮮感,自然無法激發(fā)學習興趣。所以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年齡段選擇合適的導入素材,以激發(fā)學生興趣,為學生后續(xù)聽課環(huán)節(jié)持續(xù)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提供保障。
例如在“口語交際:有趣的動物”這一節(jié)課,教師就可以以學生都喜歡的動漫形象引入本節(jié)主題。如展現(xiàn)《熊出沒》中熊大、熊二的形象,讓學生對其形象、習性做出描述,以向學生滲透正確的動物介紹方法。而之后,教師可以展現(xiàn)其他動物,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自行組織語言介紹給大家。由于有了之前《熊出沒》的鋪墊,學生表達的主動性也會更強。這樣,通過動漫素材的應用,教師激發(fā)了學生興趣,對于提高學生專注程度有著重要的作用。
三、小組合作學習,提高課堂活動互動性
俗話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在學習的過程中,集體活動無疑是能提升學生的快樂度,是集中學生注意力好方法。然而在過去的教學中,受學生學習基礎和“成績?yōu)橹鳌苯逃砟畹挠绊?,課堂活動幾乎成為教師的“一言堂”,學生只承擔“接收器”的作用,無論是學生之間還是師生之間都缺少良性互動,學生注意力自然容易轉移。新課改實施以來,互動課堂這一理念逐漸流行,這也為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在新的時代,教師即需要推進小組合作學習,提高課堂活動互動性,以集體活動提高學生課堂專
注度。
例如教學《小馬過河》這一課,在必要的課堂導入和生字教學之后,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分成人數(shù)恰當?shù)男〗M,讓學生進行探究式閱讀。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小馬過河的原因是什么?它遇到了什么困難?又是怎么解決的?”“同一條河為什么在牛伯伯和小松鼠眼里有不同的反應?”“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讓學生探究解決。而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對每個問題依次進行探究,注意力集中程度相對于個人閱讀也要更高。這樣,利用小組合作模式,教師提高了課堂的互動程度,以此提升了學生注意力。
四、抓住主陣地,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聽課習慣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在課堂教學中,一個優(yōu)秀的聽課習慣對學生的聽課專注程度也有著巨大作用。而若沒有優(yōu)秀的聽課習慣,即使教師講得再精彩,學生也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無法高效地完成課堂活動。習慣并非天生,需要后天養(yǎng)成。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抓住課堂這一教學主陣地,通過引導、表揚等多種方法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聽課方法,從而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聽課習慣。
例如在正式的課上教學之前,教師就可以加入一個成果展示環(huán)節(jié),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展示學生的課上筆記本、錯題本等,以激發(fā)學生表現(xiàn)欲望,培養(yǎng)學生“以寫輔聽”的良好習慣。而在課上的教學中,面對積極提問的學生,即使是學生所提問題價值不高,教師也要給予鼓勵性評價,如“你真棒”“太棒了”等,以培養(yǎng)學生在課上積極思考的習慣。這樣,通過課前活動和課堂引導,教師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聽課習慣,對于學生長時間集中注意力聽課有著極大的作用。
綜上所述,學生的聽課專注度對教學效率有著極大的影響。而在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則需要充分應用多媒體技術,調動學生多種感官;選取合適的素材,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推進小組合作學習,提高課堂活動互動性;并抓住主陣地,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聽課習慣。這樣,教師才能更好地提升學生聽課的專注程度,不斷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