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小謙
野外科考是個苦差事,行路難,研究難,狀況百出更是家常便飯。
不信的話,你就問問野考專家趙序茅老師吧,他可剛從滇金絲猴的世界回來。對了,我提醒一下,趙老師的糗事看看就好,不許笑出聲哦!
捉迷藏
做過動物野考的人都知道,了解研究對象的第一步,就是尋找并跟蹤它們。
趙老師的研究對象滇金絲猴,棲息在海拔2600~4400米的高山上,大部分藏在雪山深處。跟蹤它們不僅耗體力,還耗腦力,太遠(yuǎn)了會跟丟,太近了又會“打草驚猴”。
【野考筆記】
尋找猴群最好在7:00~11:00和15:00~18:00這兩個時間段進(jìn)行,因?yàn)檫@時候滇金絲猴們處于活動和取食狀態(tài),聲響大,科考隊員比較容易聽到。
山路崎嶇,十步一拐彎。我們沿著斷樹枝的痕跡往前走,手心里攥著一把汗。痕跡看起來就是猴子留下的,可我們跟了1個小時,才隱約見到猴群的影子。朝著那個方向,我們好不容易爬過山頭。咦,怎么一只猴子都沒有?!
【猴想對你說】
想追到我們?沒那么容易。我們喜歡待在大樹、山脊、懸崖附近,一聞到人類的氣息就開溜。等你們繞過山頭跟上來,我們早就回窩睡了一覺啦。想研究我們,先陪我們玩幾場捉迷藏呀。
戴項圈
滇金絲猴的行蹤實(shí)在太隱秘,一連幾周甚至幾個月都見不到它們,還怎么研究呀?
野考隊打算請無線電和衛(wèi)星來幫忙。不過,這得先捉到滇金絲猴,給它們戴上無線電項圈,然后再放歸山林。接下來的時間里,野考隊員不用進(jìn)山,通過電腦就可以接收信號,監(jiān)測猴子的活動情況。
【野考筆記】
滇金絲猴總躲著人類,想捉它們可有點(diǎn)難。我們請來一位老獵人,在猴子經(jīng)常出沒的地方下套。幾天后,真的套到了一只滇金絲猴。
按照國際標(biāo)準(zhǔn),陸地獸類長時間攜帶的無線電項圈重量不得超過其體重的3%。這只猴子的體重夠重,可是,不行……它的脖子太粗啦!項圈太小套不上!唉,只能放它走啦。
【猴想對你說】
哈哈哈,怪我咯!其實(shí),被你們跟蹤了這么多天,我都習(xí)慣你們的存在了。跟你們做朋友嘛,也不是不可能。初次見面,給你們點(diǎn)見面禮吧,給,上好的蘑菇!
采糞粒
野考隊員們還有一項工作,是采集滇金絲猴的糞便。糞便很重要,無論是提取DNA、分析激素還是研究寄生蟲等,都用得上。
不過,它們一般在樹上拉便便。剛拉的時候,糞便還是圓柱形的,落到地面上就被摔成一粒粒的了。所以,野考隊員采集到的都是糞粒。
【野考筆記】
今天下午,我跟了一只猴子大半天,在附近找到了猴糞。猴糞乍一看如羊糞般大小,黑黑的,不香也不臭,正是我想要的新鮮糞粒!我小心翼翼地采集完畢,火速趕回基地交給同伴。沒想到,同伴忙活了大半天,告訴我一個壞消息:這是多只個體的糞便混合在一起的糞粒,想把它作為跟蹤對象的DNA研究材料的話,用不成。
唉,希望我和那只猴子明天能有點(diǎn)“緣糞”。
【猴想對你說】
哎喲,反正都是糞粒,用來研究研究我們今天吃了些什么,不是也挺好嗎?對了,都是老朋友了,我請你吃土吧,這可是好東西!
注目禮
為了研究滇金絲猴的行為和語言,野考隊員需要長時間地觀察滇金絲猴。
一開始,猴子們不認(rèn)識野考隊員,會和他們保持一段距離。久而久之,它們發(fā)現(xiàn)這些人不像壞人,就漸漸放松警惕,允許他們離自己近一些。
【野考筆記】
我早就覺得那個叫“豆芽鼻”的小嬰猴很可愛,今天便忍不住湊近了觀察。豆芽鼻呢,當(dāng)即用眼睛瞪著我。哎呀,人家這是對我行注目禮,來而不往非禮也,我得回過去。于是,我也含情脈脈地看著豆芽鼻。
沒想到,豆芽鼻突然齜牙咧嘴。這下好了,周圍的大猴子迅速向我靠攏,一副要群毆我的架勢。媽呀,我懂了,在猴子的世界,瞪眼睛不是尊重,而是警告和威脅。我趕緊雙手抱頭趴在地上。
【猴想對你說】
你呀,打量我們滇金絲猴的孩子,已經(jīng)引起了猴媽媽的不滿,還不知趣,跟人家的孩子交流眼神,這可是犯了猴群的大忌。不過,你最后的表現(xiàn)挺不錯,我聽說,豆芽鼻已經(jīng)喜歡上你了。
哈哈,趙老師的糗事看夠了沒有?
滇金絲猴雖然難尋,也很難研究,可是在野考人看來,野考生活可是痛并快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