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 楊佑文
摘 ?要:“幾乎不”和“幾乎沒”是現(xiàn)代漢語里常用的兩個副詞,雖然都可視為“幾乎”的否定形式,但其意義范疇卻有所不同,而且在具體使用時,意義更有明顯的差異。本文試圖分別概括“幾乎不”和“幾乎沒”的具體語義和功能,總結出兩者之間的異同,希望能對具體的教學實踐提供幫助。
關鍵詞:“幾乎不”;“幾乎沒”;語義范疇;差異
作者簡介:楊莉(1992.12-),女,土家族,湖北宜昌人,湖北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17級漢碩在讀研究生,專業(yè):漢語國際教育,研究方向:二語習得。
[中圖分類號]:H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20)-14--02
一.引言
“幾乎不”和“幾乎沒”是現(xiàn)代漢語里常用的兩個副詞,都可以視為幾乎的否定形式,但是在具體的使用中,并不能相互替換,兩者在很多方面顯示出較為明顯的差異。
例如下面的例句“幾乎不”和“幾乎沒”兩個句式就不能相互替換。
1)但在中國,人們幾乎不考慮性別差異的影響,即使是體育課,許多學校也沒有考慮到男女不同的體質(zhì)特點。
2)這對醫(yī)生、病人及其家屬來說都很難選擇,有時幾乎沒時間決定,而且即使事故受害者同意了。
3)眼看著大陸軍要失敗,幾乎沒人再愿意接受"大陸幣",多印鈔票已經(jīng)不再是有出路。
4)某個具體市場的流動性,就是在幾乎不影響價格的情況下迅速達成交易的能力。
5)我那么緊張,幾乎不會走路。
6)打開《論語》,你會看到每章只有廖廖數(shù)語 ,而且上下章幾乎沒有任何聯(lián)系。
例句1中的“幾乎不”不能換成“幾乎沒”,因為“不考慮”是人為主動不考慮的,而“沒考慮”則傾向于陳述客觀的事實,不帶有個人意愿。例句2、3、5、6互換后不符合語法規(guī)范。而例句4也是更強調(diào)在客觀上不主動干預價格的情況下達成交易,強調(diào)行為的施加方。
可見,“幾乎”分別與“不”和“沒”搭配時的語義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有很大的區(qū)別,下面進行具體的探析。
二.“幾乎不”
“幾乎”在漢語詞典里的意思有兩個,首先是“差一點兒”,如,
7)她幾乎撞在一根電線桿上。
8)整個村子只有她沒有收到過冬的物質(zhì),幾乎凍死過去。
第二個意思是“差不多,接近”,如,
9)他的個兒幾乎有兩米高。
10)這次考試,她幾乎拿了滿分。
“幾乎”在《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里的解釋是:1. 表示非常接近;2. 表示眼看見要發(fā)生結果并未發(fā)生。“幾乎不”在漢語詞典里的意思是:“只到很小或有限的范圍或程度”,如“老虎吃人的事兒,幾乎不存在”?!皫缀醪弧痹趯嶋H的使用中,其具體意義也有所不同,具體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對客觀事實結果的不完全否定
“幾乎不”+行為動作動詞(存現(xiàn)動詞,判斷動詞,趨向動詞),是對行為,事實或結果性狀態(tài)進行否定,而且并非完全否定,而是含有極小可能性存在的意思。如,
11)任何看過李小龍電影的人,都不會覺得他是在演戲,而更像是在實戰(zhàn),他在片中的打斗幾乎不帶表演的成份。
這句話中的“幾乎不”是對表演帶有表演成分的否定,但并不是完全否定,而是有一定的表演成分的意思。
12)納米計算機不僅幾乎不需要耗費任何能源,而且其性能要比今天的計算機強大許多倍。
這句話中的“幾乎不”同樣也是對客觀事實——“納米計算機不耗費任何能源”的不完全否定。
13)回到長辛店的時候,兩條腿幾乎不是我的了。
14)這個戲的主題是反封建的,而對于現(xiàn)在大多數(shù)年輕人來說幾乎不存在這個命題。
值得注意的是,“幾乎不”+vp,因為“幾乎不”的不完全否定意義,VP中的動詞需要包含肯定的意義,才能構成搭配。比如,搭配存現(xiàn)動詞,需要包含“出現(xiàn),存在”的意義,而不能是“消失,不見”等意義,比如“幾乎不消失”這種搭配就不正確,但如果加上表達肯定的“會”變成“幾乎不會消失”,句式就能成立了。
2.對主觀意愿或情感的不完全否定
“幾乎不”+能愿動詞,是對主觀意愿或情感的不完全否定,表達了感情的不飽和性。例如,
15)李開復:當時艾倫非常驚訝,他幾乎不想相信,他試圖說服我,改變我的主意,讓我多考慮幾天……
16)注射幾乎不覺疼痛。
3.對主客觀可能性條件的不完全否定
“幾乎不”在對主客觀條件進行否定的時候,也是不完全的否定,而且在意義上有兩種傾向,第一種是更傾向事情有結果的可能性,強調(diào)在“幾乎不”中所包含的極少的肯定意義。例如:
17)10年來,我在她們的身上看到了許多變化,10年前幾乎不用或不會用口紅的人現(xiàn)在成了美的受益者和倡導者。
這句話中,“幾乎不”既表達客觀條件“不會用”,也表達主觀條件“不用”。但是這句話的重點是為了凸顯下文中的肯定意義,用條件的否定來肯定事實。第二種傾向雖然也是對條件的不完全否定,但更強調(diào)結果的消極意義,例如:
18)可他們受教育的程度偏低,大多來自農(nóng)村,有的幾乎不識字,對法律知識就知之更少了。
三.幾乎沒
“幾乎沒”的搭配主要以“幾乎沒”+NP為主,意思為幾乎沒有。但是在具體的句式中也有不同的意義。
1.對“有”的不完全否定,表示某種客觀條件的缺乏。
在表達客觀條件,或某個客觀事實的缺乏時,經(jīng)常是“幾乎沒有”連起來使用,后面搭配名詞短語和主謂短語,例如,
19)中他們的電影像質(zhì)粗糙,隨機性強,幾乎沒有什么復雜的場面調(diào)度,沒有任何精心的設置,沒有任何外在的美感。
20)但是,這套裝置是在嬰兒出生以后逐漸完善起來的,胎兒腦幾乎沒有這道屏障。
2.對某個行為的不完全否定
“幾乎沒”搭配VP,強調(diào)動作的客觀性結果,例如,
21)對于這說法蔡妍笑著否定。“除了典禮或者公事以外幾乎沒去過俱樂部?!?/p>
22)五月十八日到二十一日,這四天,峨嶺糧站的職工們幾乎沒睡上一個囫圇覺。
我們從例句可以看出,“幾乎沒”+VP ,是對行為的客觀評價,或者是因為客觀條件而沒有做成某事。例句21,表達的就是當事人沒怎么去過俱樂部這一事實。例句22,這是因為客觀原因?qū)е露霂X糧站的職工們沒有睡成覺,而并不是他們自己不想睡。值得注意的是,“幾乎沒”可以搭配否定意義動詞短語來強調(diào)積極肯定的意義。例如:這么美的女孩兒,幾乎沒有人不愿意接近她。
3.對主觀意愿和情感的不完全否定
“幾乎沒”在表示對主觀意愿和情感的不完全否定的意義時,不能直接添加能愿動詞,只能搭配主謂短語,例如
23)這件苦差,幾乎沒人愿意(想)做。
24)因為畫面太恐怖,幾乎沒人敢看。
四.總結
總結“幾乎不”和“幾乎沒”,相同的部分是,都可以對客觀事實進行不完全的否定,而且“幾乎沒”搭配主謂短語也可以對主觀意愿和情感進行不完全否定。
不同之處,在于:
1.“幾乎不”只能搭配有肯定意義的短語,而“幾乎沒”則可以搭配否定意義的短語來表達肯定的意義。
2.“幾乎不”在對主客觀條件進行否定的時候,是不完全的否定,而且在意義上有兩種傾向,第一種是更傾向事情有結果的可能性,第二種是強調(diào)沒有結果的可能性?!皫缀鯖]”也有兩種不同的意義傾向,第一種是強調(diào)“沒有”,第二種則是強調(diào)不完全否定中有的成分,但是“幾乎不”更偏向主觀意志,而“幾乎沒”則強調(diào)客觀實際。
3.“幾乎不”更強調(diào)動作,“幾乎沒”更強調(diào)客觀事實。
參考文獻:
[1]岳中齊.“幾乎”的句法范疇意義及功能[J].語言研究,2007,(12).
[2]韓陳其.淺談“幾乎”類詞語的形式聯(lián)系和語義強度[J].漢語學習,2005,(5).
[3]呂叔湘.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4]麻愛民.副詞“幾乎”的歷時發(fā)展[J].古漢語研究,2010(3).
[5]馮傳強,方頤.現(xiàn)代漢語副詞“幾乎”和“簡直”的語義,語用差異[J].勝利油田師范??茖W報,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