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宏
克萊斯勒大捷龍也算是時勢造就的“英雄”,1945年二戰(zhàn)結束后,大批返美的軍人結婚生子,帶來了長達數(shù)年的“美國嬰兒潮”。到了七八十年代,這批步入成年的嬰兒潮人口對汽車的需求開始激增,而那時流行的車型顯然無法滿足美國家庭七八個、甚至更多成員的出行需求。于是1983年,克萊斯勒推出一款minivan車型,意為廂式旅行車。這款車型后來逐漸演變?yōu)楝F(xiàn)為我們熟知的MPV車型。現(xiàn)在提到MPV,人們會想到GL8、奧德賽等車,實際上克萊斯勒才是汽車界開創(chuàng)MPV車型鼻祖。雖然克萊斯勒大捷龍在國內(nèi)市場表現(xiàn)并不如意,但在大洋彼岸的美國,至今它仍常年霸占著MPV銷量榜首,可見這款車在美國多么受歡迎。
克萊斯勒大捷龍進入中國已經(jīng)將近20年了,可很多人見到這輛車基本上都叫不上名字。其實,早在2002年,克萊斯勒公司在北京就正式發(fā)布了第四代克萊斯勒大捷龍,當時它以進口的身份來到中國。到2007年,東南汽車和克萊斯勒開啟了第四代大捷龍國產(chǎn)化的步伐,不過好景不長,國產(chǎn)大捷龍就停產(chǎn)了。2012年以后,第六代、第七代大捷龍再次以進口身份引入中國。在今年的芝加哥車展,全新中期改款第七代大捷龍正式發(fā)布。
本期我們要說的這輛克萊斯勒大捷龍實際上是國產(chǎn)時期的車型,經(jīng)典的子彈頭的車身造型,5.1米的超長車身與2米的車身寬度,在那個強調(diào)“面子”的時代,大捷龍的出現(xiàn)絕對能讓周圍的人刮目相看。我們也試開了兩天這輛大捷龍,當時我開著一輛傳祺GS8跟在大捷龍的后面,說實話有時候跟上前面同事駕駛的大捷龍真有點費力。這輛大捷龍3.3升V6發(fā)動機依然很安靜,即使在加速的時候也不讓人煩躁,動力城市開夠用,懷擋式換擋桿也很經(jīng)典。就是油耗有點高,國三的排放也有點落伍。對于這樣一輛底子都不錯的老車,如果真的讓它留在二手市場或者停在車庫里自生自滅實在可惜。
來自北京的汽車定制改裝專家張子昂先生決定讓這輛車再次煥發(fā)新生。從外觀上看,這輛克萊斯勒大捷龍基本上沒有怎么改動,輪轂基本上保持原樣。唯一變化的是車身貼膜。全車包覆白色的車身改色膜,大燈周圍和后視鏡底部用紅色的線條搭配,以呼應車尾紅色的尾燈。相比于外觀,這輛車的內(nèi)飾才是真正的改裝重頭戲。如何讓這輛MPV更加豪華舒適是設計者主攻的難題。
第一個需要攻克的難題是大捷龍陳舊的內(nèi)飾。盡管在十幾年前,這輛大捷龍售價已經(jīng)去到三十多萬人民幣,很多配置已經(jīng)相當高端。但如果真正拿來做VIP接待,想必還需大動干戈。所以,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內(nèi)飾全部換過。包括門板、車頂、中控臺、方向盤、后尾箱全部用紅色真皮包裹,局部細節(jié)用白色的鋼琴烤漆點綴。這樣一來,內(nèi)飾立刻就變成了VIP風格樣式。
第二個需要攻克的難題是如何讓大捷龍本來非常寬大的空間更加寬闊舒適。大捷龍原車座椅分布采用2+2+3設計,為了讓后排乘客體驗到航空座椅般的舒適,設計者直接拿掉第三排座椅,原來的二排座椅經(jīng)過重新定制后顯得更寬大,還設計了腿托,方便客人休息。同時,全車還改裝的音響系統(tǒng),只不過音響器材都沒有外露,比如前聲場喇叭隱藏在原車喇叭位置,后尾箱里隱藏著低音喇叭和功放等。后排乘客可以通過后排中央扶手臺上的控制鍵操作音響系統(tǒng)。
經(jīng)過一系列的內(nèi)部優(yōu)化,大捷龍已經(jīng)沒有了“土味”。如果你是一個真正的愛車人士,車可能永遠不會老去,老去的是我們玩樂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