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國 郝璐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時代的進步,傳統(tǒng)的“滿堂灌”教學法已然不再適應學生和社會的需求。而參與式教學法提倡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深度介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均有機會參與、探討和評價,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協(xié)作能力、實踐能力。文章在概述參與式教學法的基礎上,指出了高校教學運用參與式教學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據(jù)此分析了在運用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參與式教學法;高校教學;建構和內(nèi)化;常識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20)21-0273-02
參與式教學法以建構主義、人本主義等理論為依據(jù),注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親身參與的過程中豐富自身的情感體驗,實現(xiàn)自身知識的建構和內(nèi)化,促進自身實踐能力的提升,以便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fā)展。這與當前教學改革的目標是一致的,而探究參與式教學法在高校教學中的運用能夠更好地指導今后的教學實踐。
一、參與式教學法
參與式教學法是一種讓學生平等參與教學過程,使學生在親身實踐與體驗之中真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實現(xiàn)知情意行統(tǒng)一的教學方法。
參與式教學法能夠給師生創(chuàng)造一個開放的教學環(huán)境,有助于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變知識的傳授為知識的再創(chuàng)造。在運用參與式教學法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手段,營造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給予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使其能夠放開束縛并自由表達自身的想法。
參與式教學法能夠促進師生間的互動,有助于情感的溝通和交流,便于良好教學效果的取得。參與式教學法要求教師秉承開放包容的教學理念,關注學生的興趣和實際需求,主動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決策。在輕松、友好的教學氛圍下,師生間能夠充分溝通和交流信息,不僅打破了師生間的情感屏障,還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促使師生從主動教學向自主學習、從單人學習向合作學習的轉變。并且學生也能將自身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及時反饋,教師和其他學生同時參與解決問題,實現(xiàn)知識共享,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學相長。
參與式教學法能夠包容多種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使教師能夠依據(jù)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選取最優(yōu)化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促使學生參與進來。例如,有些教學內(nèi)容較為抽象,教師可以選用較為直觀的情境教學法,引導學生進行換位思考和角色互換,使學生在親身參與中獲得知識和能力的雙重提升。除此之外,還有分組討論法、頭腦風暴、案例教學法等教學方法以供選擇。
二、高校運用參與式教學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高校運用參與式教學法的必要性
首先,當前教育的發(fā)展趨勢之一就是民主化,而參與式教學法正好與之相契合。在參與式教學中,學生接受教育的機會是均等的,且?guī)熒P系是一種民主和諧的關系。當前高校的課堂教學氛圍大都是嚴肅的、緊張的,這就使得學生的精神也處于一個壓抑、緊繃的狀態(tài),極大地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阻礙了教學效果的提升。
其次,職業(yè)院校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實踐型人才,以適應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參與式教學法的目標就是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學生親身參與教學實踐,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至探究學習中,并從中得到自我提升。這樣一來,在走出校門以后,學生也不至于只會“紙上談兵”,而不懂實踐操作。
最后,知識經(jīng)濟時代對于創(chuàng)新人才的需求較大,而啟發(fā)式學習、小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究學習等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方式極大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而這些學習方式都與參與式教學法不謀而合。也就是說,參與式教學法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下,學生過于被動,只是機械地存儲知識,思維方式被牢牢地禁錮,長此以往早已不知創(chuàng)新為何物。在參與式教學法中,學生個人的經(jīng)驗和知識儲備受到了應有的尊重,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去主動地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直到解決問題。在此期間,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并逐漸養(yǎng)成了獨立思考、堅持創(chuàng)新的良好習慣。
(二)高校運用參與式教學法的可行性
首先,當前教師的教學觀念發(fā)生了一定的轉變,為參與式教學法的運用提供了思想前提。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要實施者,其教學觀念對于教學改革的有效推進有著重要的影響。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教學改革的深入,大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已經(jīng)從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轉為“以學生為中心”,且更為注重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除此之外,在教師角色定位方面,教師將自身角色從知識的傳授者擴大到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協(xié)作者等。這些都與參與式教學法的理念不謀而合。
其次,學生的主體意識也有所增強。學生渴望進行自主學習,渴望在教師和其他同伴面前得到展示自我的機會,這就為參與式教學中的互動提供了思想前提。而且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學生對于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掌握不斷加深,已經(jīng)能夠熟練地運用網(wǎng)絡去獲取海量的學習資源,這就決定了學生能夠在參與式教學中更好地發(fā)揮主體作用。
三、高校教學中運用參與式教學法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注重整體效果的提升
參與式教學法對于教學氛圍的營造有著較高的要求。學生參與教學過程,首先要有一個輕松、和諧、民主的參與環(huán)境。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地放松身心、樂于與教師和同伴進行溝通交流,才能充分地發(fā)揮自身的想象、發(fā)表自身的見解、施展自身的才華,才能運用創(chuàng)新體系思維能力完成教師交給的任務,才能建構自身的知識體系并充分指導自身的實踐行為。教師可以通過課前問題引入、案例剖析、想定作業(yè)、分組討論等方式調(diào)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營造民主、和諧、輕松的氛圍。除此之外,教師還應針對不同性格的學生予以差異化的引導。例如,及時鼓勵被動參與型學生,認可其參與行為;及時幫助不參與型學生樹立自信心,創(chuàng)造機會促使其參與到共同學習的大環(huán)境中來。只有實現(xiàn)全員參與的參與式教學,才能收到預期的良好教學效果。
(二)注重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
參與式教學法對教師素質有著更高的要求。教師要駕馭并引導整個課堂教學,這就要求教師要對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教學方法的選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教學評價的運用等有一個整體的規(guī)劃。教師應該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邀請學生參與課堂教學前的準備工作,針對每一節(jié)課的重難點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方案,這在無形中就對教師的組織能力和設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和內(nèi)涵,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對學生的參與行為和學習結果進行恰當?shù)脑u價。在面對一些突發(fā)問題時,教師能夠從容應對,真正做到掌控全局,這也給教師的知識儲備、語言表達能力、整體業(yè)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應該自覺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水平,以便更好地進行參與式教學。
(三)注重互動和評價,進行賞識教育
參與式教學法對于互動交流、總結評價有著更高的要求。在學生參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適時進行互動,要對整個教學過程適當控場,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思考,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并根據(jù)課堂反饋及時修正教學內(nèi)容、調(diào)整教學活動。由于學生自身的局限性,學生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的解答有可能是片面的、不成系統(tǒng)的,這就要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分享,學習其他同學的思路,并對其過程予以相應的總結評價。此外,教師還應該做到賞識教育,對學生的參與行為給予及時的鼓勵、激勵,為學生積極主動參與以后的學習實踐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周宇揚.大學課堂中運用參與式教學法的思考與實踐[J].成才之路,2016,(19):29-30.
[2]袁占明,王秀紅.淺析參與式教學法的運用[J].甘肅教育,2014,(21):76.
[3]伍娟.參與式教學法在“小組工作”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9,(05):133-135.
[4]陸建紅,米曉,范振強,李宗喜.新工科課堂教學模式改革創(chuàng)新研究[J].科技與創(chuàng)新,2019,(05):48-50.
[5]付再學.試論參與式教學中的角色互動[J].高教學刊,2018,
(22):88-91.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times, the traditional "cramming education" is no longer adapted to the needs of students and society. The participatory teaching method advocates the deep involvement of student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so that students of different levels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participate, discuss and evaluate, which greatly enhances students' ability of innovation, collaboration and practice.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participatory teaching method,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using participatory teaching method in college teaching, and analyzes the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paid attention to during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Key words: participatory teaching method; college teaching; construc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common sense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