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丹,畢鐵琳,于 倩,郭義明
靜脈血栓栓塞癥(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靜脈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癥,二者是同一疾病的不同階段。我國2006-2017年,因VTE住院率增加超過5倍,但院內靜脈血栓的重視程度及血栓高?;颊叩囊?guī)范預防率仍較低,院內相關病死率與歐美國家相近[1-3]。VTE有多種誘發(fā)因素,其中在院內行骨科大手術、長時間制動、高齡、腫瘤治療、中心靜脈置管等情況都可能引發(fā)VTE的發(fā)生,因此有必要對這類患者行血栓風險和出血風險評估。醫(yī)院內 VTE 防控體系的構建、形成并實踐規(guī)范化的風險評估流程已經勢在必行[4-5]。而作為參與院內VTE防控團隊的一員,臨床藥師可以從血栓風險和出血風險評估來給出VTE預防方案,從藥物代謝動力學、藥物效應動力學角度,結合患者肝腎功能、既往是否有VTE病史、出血風險等情況,給出安全有效的藥物治療方案。
作為抗凝專業(yè)的臨床藥師,筆者曾經參加1例風濕性二尖瓣置換術后房顫患者的病例討論,并對該患者開展了用藥監(jiān)護[6]?;颊唛L期服用華法林抗凝治療,入院后發(fā)現國際標準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為6.07,異常升高,輔助醫(yī)生分析原因,通過收集該患者的基本信息,評估該患者的依從性、用藥安全性、有效性,查閱循證藥學資料[7-9],得出結論,一方面患者依從性欠佳,未遵醫(yī)囑,自己將醫(yī)囑中1.25 mg的華法林鈉片劑量加至2.19 mg;另一方面,患者同時服用的厄貝沙坦與華法林可能發(fā)生競爭性拮抗作用,使抗凝活性較強的 S-華法林無法被快速的代謝清除,從而在體內蓄積,使其血藥濃度升高,抗凝作用增強,出血風險增加。對此,醫(yī)生表示認同,給予立即停用華法林,待INR回落到2~3時,再次啟用華法林小劑量(1.25 mg qd)抗凝;同時停用厄貝沙坦,遵循臨床藥師意見換用與華法林無相互作用的替米沙坦[10],因為替米沙坦主要通過肝臟結合成為無活性的葡萄糖醛酸化物,細胞色素P450酶不參與其代謝。因此在細胞色素氧化酶代謝方面,替米沙坦與華法林鈉片無相互作用,不會影響華法林鈉片的代謝吸收,對 INR 無影響。截至出院,患者INR值控制良好。
對重點科室的住院患者進行病例醫(yī)囑點評,點評規(guī)則:每月全量點評骨科大手術病例(約40份)、抽取并點評腫瘤血液科的惡性腫瘤患者病例25份、婦科惡性腫瘤患者25份。主要針對需要抗凝的病例是否進行抗凝、用藥時機、用藥選擇、用法用量、聯合用藥等方面開展病例點評工作。
點評骨關節(jié)科的行骨科大手術的病例醫(yī)囑,發(fā)現幾個問題點:①抗凝用藥時機不適宜。包括術前抗凝用藥時機不適宜和術后啟用抗凝的時機不適宜。如欲行髖關節(jié)置換術的擇期手術的患者在術前未給予抗凝醫(yī)囑預防VTE,該擇期手術患者屬于延遲手術患者,指南[11]中要求應該評估VTE風險與出血風險后,自入院之日開始綜合預防,使用低分子肝素者于術前12 h停止使用,術后12 h皮下給予常規(guī)劑量的低分子肝素,而非術后6 h或術后2 d給藥。②抗凝用藥的用法用量不適宜。如在部分病例中發(fā)現,給予術后發(fā)生肌間靜脈血栓的患者利伐沙班片10 mg qd,按照藥品說明書及指南[12],應給予利伐沙班15 mg bid,持續(xù)21 d,此后20 mg qd,至少3個月,并根據 DVT 的危險因素來決定長期治療的時間。③存在藥物相互作用。在點評病例的醫(yī)囑過程中,發(fā)現1例病例,患者為膝關節(jié)置換術后繼發(fā)切口感染,醫(yī)生在給予利伐沙班10 mg qd抗凝預防VTE 的同時,給予萬古霉素+利福平抗感染治療。經藥師分析,利伐沙班與利福平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因為利伐沙班主要通過 CYP3A4 代謝,為轉運體蛋白 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底物,利福平為CYP3A4 的強誘導劑,與利伐沙班聯合應用會降低利伐沙班血藥濃度,導致常規(guī)劑量的利伐沙班未充分發(fā)揮抗凝作用,降低VTE預防的成功率,增加發(fā)生VTE的可能[12]。
對腫瘤血液科住院患者的病例抗凝醫(yī)囑的點評過程中,發(fā)現一些用藥選擇不適宜的問題。如1例入院診斷為右肺中葉周圍型低分化腺癌、血小板減少癥的患者,新發(fā)肌間靜脈血栓,醫(yī)生給予低分子肝素鈉注射液4 250 IU bid iv。藥師對用藥醫(yī)囑點評,認為抗凝用藥選擇不適宜,因為該患者存在血小板減少癥,而低分子肝素鈉注射液的不良反應之一就是血小板減少癥(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應用低分子肝素鈉注射液可能會對患者的血小板減少癥弊大于利,因此建議可以應用阿加曲班注射液,指南也推薦使用阿加曲班注射液作為替代抗凝治療[13]。與臨床科室溝通,主管醫(yī)生表認同。
點評婦產科住院患者的病例醫(yī)囑時,發(fā)現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實施抗凝前未對患者進行VTE評估和出血風險評估,導致預防VTE的抗凝方案不適宜。如有1例婦產科住院患有活動性惡性腫瘤伴發(fā)急性肺炎,并于近1個月前行全子宮切除術的患者,給予低分子肝素鈉注射液,5 000 IU,q12h預防VTE,但藥師根據指南[13]進行VTE風險和出血風險評估,得出該患者Padua評分為4分,有惡性腫瘤、近期手術史2個出血風險因素,因此,屬于VTE高風險、高危出血風險的情況,根據中國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2018)指南推薦,應給予分級加壓彈力襪(Graduated compression stockings,GCS)、間歇充氣加壓裝置(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或足底靜脈泵(Venous foot compression pumps,VFP)的機械預防的抗凝方案,若給予低分子肝素鈉注射液抗凝,可能會發(fā)生出血的不良后果。與臨床科室溝通后,醫(yī)生接受建議,表示今后會根據VTE風險和出血風險評估的情況,嚴格給予適當的抗凝方案。
通過藥學查房,詳細了解患者的用藥史、過敏史、現在的用藥情況等信息,掌握患者用藥的基本情況,盡量避免藥物相互作用、用藥禁忌證,合理評估VTE發(fā)生風險和出血風險,協(xié)助醫(yī)生擬定安全、有效、合理的抗凝用藥方案。同時,通過藥學查房,可以對患者的用藥依從性進行評估,指出患者用藥誤區(qū),促進患者用藥的科學性、合理性。如藥學查房過程中,發(fā)現有部分正在服用華法林的患者,認為不能吃綠葉蔬菜,會影響華法林的藥物作用。藥師告知患者,大量的綠葉蔬菜含有維生素K,確實會影響維生素K拮抗劑華法林的藥物作用,但綠葉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膳食纖維、礦物質等多種人體所需營養(yǎng)元素,應該適量食用,但需要注意的是綠葉蔬菜的攝入量應該盡量恒定,在此種情況下,服用華法林期間測得的INR才是較為準確并有臨床參考意義的,也便于醫(yī)生和藥師根據INR調整患者的華法林的給藥劑量。還有的患者存在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在服用抗凝藥物治療VTE期間,自行服用塞來昔布、依托考昔等非甾體類解熱鎮(zhèn)痛抗炎藥,或使用吲哚美辛貼膏、氟比洛芬酯貼膏等外用非甾體類解熱鎮(zhèn)痛抗炎藥。告知患者,此類藥物的使用可能會使出血風險增加,需要謹慎使用[13]。類似此種用藥誤區(qū)的糾正,有利于進一步促進患者用藥的安全性、有效性。
參與重點患者的藥物治療實踐,做好藥學監(jiān)護工作。如有1病例,患者唐某,女,81歲,因“心悸34年、頭暈8年,加重伴胸悶10 d”入院,多次入住我院,入院診斷為“冠心病、不穩(wěn)定心絞痛、心律失常-房顫、心功能Ⅲ級、腔隙性腦梗塞、腦白質脫髓鞘、膽囊結石、右腎囊腫、骨質疏松”,既往使用華法林鈉片2.5 mg qd口服預防卒中及VTE,但INR值控制不佳,臨床藥師對患者依從性進行評估,發(fā)現患者依從性較差,建議換用利伐沙班片抗凝,醫(yī)生欲開具醫(yī)囑利伐沙班片10 mg qd口服,臨床藥師給予該房顫患者評估腦卒中風險和出血風險[14-17],CHA2DS2-VASC評分4分,HAS-BLED出血風險評分2分,該患者的肌酐清除率為42.07 ml/min(年齡81歲,女,體重54 kg,血肌酐79.03 μmol/L),建議給予該患者利伐沙班15 mg qd口服,醫(yī)生采納該建議。對于重點患者的用藥監(jiān)護工作,分析抗凝用藥問題,擬定或調整用藥方案,協(xié)助醫(yī)生做好對患者的藥物治療工作。
在藥學查房過程中,發(fā)現有些需要長期抗凝的患者,使用華法林的依從性較差,認為多次抽血檢測INR太過麻煩,導致INR始終控制不佳,建議其換用利伐沙班抗凝,由于經濟性原因仍不被接受。對于此類患者,建議其可以可以通過華法林基因檢測,查看華法林的代謝和表達基因型,以快速達到INR目標值,避免了多次抽血檢測INR的困擾。筆者在臨床從事藥學監(jiān)護時,有1例病例,男,63歲,明確診斷“冠心病、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陳舊性心肌梗死、冠脈內支架植入術后、心律失常-心房纖顫、高血壓病2級(很高危)”,擬采用華法林鈉片或利伐沙班抗凝,預防卒中及VTE的發(fā)生。從經濟性方面,患者不同意服用利伐沙班,故擬行華法林鈉片抗凝,但患者認為多次采血較為麻煩,故抗凝依從性較差,臨床藥師建議,可以通過華法林基因檢測來查看使用華法林的可行性、快速達到INR目標值。根據華法林基因檢測結果,建議患者初始劑量4 mg,維持劑量為(4.5±0.5)mg/d,見表1?;颊呖诜A法林鈉片4 mg qd 3 d后,測定INR為2.00。之后口服華法林鈉片4.5 mg qd 3 d后,測定INR為2.32,囑患者繼續(xù)按華法林鈉片4.5 mg qd口服用藥。
表1 患者孫某華法林藥物代謝酶基因位點測定結果
作為臨床藥師,在“靜脈血栓栓塞癥防控體系”的創(chuàng)建過程中,參與制定并修訂了我院《靜脈血栓栓塞癥預防性抗凝治療知情同意書》、《預防住院患者VTE形成風險評估表》、《住院患者靜脈血栓栓塞癥的預防措施及觀察記錄表》,以上相關量表已應用于臨床科室。
參加我院醫(yī)務部牽頭的VTE防控臨床巡講工作,從2017年9月至2019年3月,先后經過3輪臨床科室巡講工作,臨床藥師的巡講要點從第1輪巡講的VTE防控中抗凝用藥的必要性,到第2輪巡講的如何進行VTE防控的抗凝用藥,再到第3輪巡講的如何在VTE防控中合理使用抗凝用藥,3輪巡講要點的轉變,說明了全院臨床科室的VTE防控理念的提升,VTE防控水平的提高,VTE防控體系構建的成效。在VTE防控臨床巡講工作中,通過幫助解決臨床科室提出的診療中的實際問題,臨床藥師更加了解臨床之所需,充分利用自身之所能,方可解臨床醫(yī)生之所惑[18],獲得了臨床科室的認可和歡迎,更有利于形成一個團結奮進的醫(yī)藥護團隊,創(chuàng)建一個科學全面的“靜脈血栓栓塞癥防控體系”。
通過參加“靜脈血栓栓塞癥防控體系”的創(chuàng)建,臨床藥師利用本專業(yè)知識,從藥學視角,評估VTE風險和出血風險,給出VTE預防方案;根據藥物代謝動力學、藥物效應動力學特點,結合患者肝腎功能、既往是否有VTE病史、出血風險等情況,給出安全有效的藥物治療方案。目前我院已逐步開展將VTE防控信息化篩選評估系統(tǒng)嵌入HIS系統(tǒng),實現全院的信息自動化篩選評估,在此形勢下,臨床藥師的藥學實踐工作也將由VTE風險和出血風險的評估工作,向開展特殊重點病例的多學科會診形式的藥學服務轉變。充分利用藥學知識,避免藥物相互作用及藥物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借助基因檢測、血藥濃度監(jiān)測等現代化手段,做好藥學監(jiān)護工作、參加藥物治療實踐工作,開展我院靜脈血栓栓塞癥防控體系下的臨床藥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