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承奇 蔡欣君
內容摘要:本文以《駱駝祥子》的閱讀教學為例,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通過自己的感悟、知識的牽引、手法的分析等方法對文本進行細讀下的批注,從而讓學生掌握高效、便捷、可操作性強的閱讀方法,以此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提高閱讀的水平。
關鍵詞:《駱駝祥子》 閱讀 方法 指導
【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通過自己的感悟、知識的牽引、手法的分析、疑問的記錄、留白的填補等方法對文本進行細讀下的批注,從而讓學生掌握高效、便捷、可操作性強的閱讀方法,以此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提高閱讀的水平。
【教學重、難點】1.對細讀下的批注進行歸納分類,進而掌握其使用方法和作用;2.在文本細讀中,靈活選用最恰當的批注方式進行文本批注。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導入
從深讀精讀名著經典的重要性引入,明確本課的主要目的——結合閱讀《駱駝祥子》這本經典名著來學習并使用細讀下的批注閱讀法。
二.追溯回顧,整體感知
批注法是學生常用的一種讀書方法,學生通過追溯回顧自己以前在讀書過程中對批注閱讀法的使用經歷,整體感知批注閱讀法。
批注法是 ? ?(形容詞)的一種讀書方法,請說說你的理由。
學生經過回憶之后,分享自己在閱讀過程中是如何使用批注法的,批注法對讀書又有什么樣的作用,具體感知批注法是怎樣的一種讀書方法。
師小結:在使用一般的批注法閱讀過程中,往往通過勾畫圈點、段落分層、語言賞析等來對文本進行標記,這樣雖有助于凝聚學生閱讀的注意力,便于其復習、鞏固、查考,但對文本內容依然不能夠深刻理解和理性認知。
三.歸納分類,概括總結
教師幫助學生結合具體示例深刻理解這種細讀下的批注式閱讀方法,使學生明白這種細讀下的批注法可以彌補一般批注法的不足,不僅可以從作品的結構、層次、語言等方面著手,還可以深入文本內部,精準把握文章主旨,強化理性認知,與作者形成“對話”關系。
教師發(fā)給學生學案,學案給出《駱駝祥子》的細讀下批注示例,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填寫表格的形式從示例中歸納其使用方法和作用,并為其分類。
【示例材料一】
資本有大小,主義是一樣,因為這是資本主義的社會,像一個極細極大的篩子,一點一點的從上面往下篩錢,越往下錢越少;同時,也往下篩主義,可是上下一邊兒多,因為主義不像錢那樣怕篩眼小,它是無形體的,隨便由什么極小的孔中也能溜下來。
批注:“資本主義”本是極為抽象的概念,卻被形象地解釋為布滿錢眼的篩子?!百Y本”有大小,盈利有多少,“主義”的本質卻怎么也跑不了:都是剝削的本質。
【示例材料二】
無緣無故的丟了車,無緣無故的又來了這層纏繞,他覺得他這一輩子大概就這么完了,無論自己怎么要強,全算白饒。
批注:祥子此時的情感是復雜的:是怨怒,還是憤恨?是后悔,還是無奈?虎妞的糾纏不清恰讓祥子失去了最大的本錢——自我。正如學者楊義在《中國現代小說史》評說的:“在人格獨立、身體健壯和生活方式諸方面,(祥子)不同程度地失去了農民——車夫的完整性?!?/p>
【示例材料三】
以楊先生的海式咒罵的毒辣,以楊太太的天津口的雄壯,以二太太的蘇州調的流利,他們素來是所向無敵的;及至遇到張媽的蠻悍,他們開始感到一種禮尚往來,英雄遇上了好漢的意味,所以頗能賞識她,把她收作了親軍。
批注:褒詞貶用。老舍運用他的幽默,刻畫了一群罵街人物的丑態(tài),諷刺了那些沒有教養(yǎng)的人,用詞精準,展現了地方特色。
【示例材料四】
拉著鋪蓋卷,他越走越慢,好像自己已經不是拿起腿就能跑個十里八里的祥子了。
批注:是什么讓祥子如此沉重?
【示例材料五】
他坐在門洞的石階上,呆呆的看著斷了把的車。嶄新黑漆的車,把頭折了一段,禿碴碴的露著兩塊白木碴兒,非常的不調和,難看,像糊好的漂亮紙人還沒有安上腳,光出溜的插著兩根秫秸稈那樣。
批注:在兩個“呆呆的看著”之間穿插一段細節(jié)描寫是作者有意的停頓——把視線和思緒定格在車的斷把處,讓讀者設身處地地感受祥子車禍后麻木恍惚的心理狀態(tài)。
小組討論后展示成果,教師引導學生對示例批注進行深刻分析并歸納分類完成表格:
師小結:細讀下的批注法不同于一般的批注,“細讀”是思維方式,“批注”是呈現形式,它不局限于應試式的閱讀理解,不等于基礎性材料的補充,也不同于金圣嘆式的印象感悟。細讀下的批注式閱讀是穿梭于字與字,詞與詞,句與句,段與段之間,找尋語詞上的聯結,品味表達上的含混,揣摩意義上的縫隙。
四.活學活用,深刻理解
《駱駝祥子》這篇小說是通過敘述祥子個人的“三起三落”來表現社會的混亂和黑暗。學生通過對小說中祥子“三起三落”的部分漸進式選段進行細讀下的批注來深刻理解這種閱讀方法。
1.教師給出材料一(祥子的第一起也就是他買上了屬于自己的第一輛車,這輛車讓他整整攢了三年的錢)
【材料一】
整整的三年,他湊足了一百塊錢!
老師引導學生進行細讀下的感悟式批注:學生獨句成段。他勤勤懇懇三年才攢了一百塊,一天只有9分錢!一天兩天一千天,一角兩角一千角,一步兩步多少步??!一句話飽含了多少風霜雨雪,多少早出晚歸!所有的艱辛都在“整整”二字中間!
2.教師給出材料二(祥子之所以攢了三年,也是因為他底子薄、技能少,他曾經一無所有,最初來到城里只是一個失去土地的農民)
【材料二】
生長在鄉(xiāng)間,失去了父母與幾畝薄田,十八歲的時候便跑到城里來。
老師直接給出學生細讀下的牽引式批注(或引導學生利用文本外的知識,比如地主、貧農、佃戶的人物身份概念等加深對祥子身份的了解):朱棟霖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中說:“他的經歷與近代中國因農村破產而成批涌入城市的赤貧農民相似,因而頗具代表性?!?/p>
3.教師給出材料三(祥子從一無所有到攢夠錢可以買上車,馬上就要實現夢想的他該是多么喜悅和高興)
【材料三】
祥子的臉通紅,手哆嗦著,拍出九十六塊錢來:“我要這輛車!”
老師引導學生進行細讀下的手法式批注:動作和神態(tài)描寫。九十六塊的巨款,“拍”出了祥子的決心與果斷,“拍”出了對新車的渴望,也“拍”出了對自己勞動成果的滿意與自信。“手哆嗦”“臉通紅”則表現了他內心的激動。
4.教師給出材料四(祥子第一次準備買車時是一無所有,沒有任何本錢的他只能靠拉車攢錢,但第二次他有了賣駱駝得來的錢,可以通過高媽的辦法迅速攢錢)
【材料四】
我是說,對了,你要是想快快買上車的話,我給你個好主意:起上一只會,十來個人,至多二十個人,一月每人兩塊錢,你使頭一會;這不是馬上就有四十來的塊?你橫是多少也有個積蓄,湊吧湊吧就弄輛車拉拉,干脆大局!車到了手,你干上一只黑簽兒會,又不出利,又是體面事,準得對你的心路!你真要請會的話,我來一只,決不含忽!怎樣?”
老師引導學生進行細讀下的疑問式批注:高媽不愧是行家,說得頭頭是道。更為關鍵的是她還有一顆熱心,每句話都讓人聽得極為順耳。這樣看來,祥子買車難道不是有望了嗎?他有沒有通過這種方法攢錢呢?
5.教師給出材料五(祥子最終沒有用這種放高利貸的方法攢錢,依然是用老實人的方法)
【材料五】
微笑著,又把那幾塊現洋搬運出來,輕輕的一塊一塊往悶葫蘆罐里放,心里說:這比什么都牢靠!多喒夠了數,多喒往墻上一碰;拍喳,現洋比瓦片還得多!
老師引導學生進行細讀下的補充式批注:老實人的心態(tài)就是如此:拿在手上的遠比寄存他處的更為踏實可靠。數錢和碰罐的模樣既展現了祥子憨厚可愛的一面,也反映了其不知變通的保守思想。
師小結:從同學們剛才細讀下的批注中可以看出,這種批注法可以讓我們更加沉浸于閱讀,時時產生一種摩擦力,這也恰恰是我們思考的最佳時機,可以記錄品味那些讓我們稍作停留的地方,得到比閱讀《駱駝祥子》更豐富的東西。
五.課堂總結
同學們,經典名著是那種讓人每次讀都有所得的書,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閱讀經典,方法是首要的。今天我們結合《駱駝祥子》這本小說學習了細讀下的批注式閱讀法,而我們如果懂得并學會使用這種細讀下的批注法,就會進一步把經典真正讀透讀懂讀深,繼而“與書相知”“與書為友”“與書做伴”,祝同學們早日掌握這種讀書方法,謝謝大家。
(作者單位:重慶市第一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