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笑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辯證唯物主義;初心和使命
基金項目:中共青海省委黨校2018—2019年度校院級科研課題項目“中國共產黨意識形態(tài)本質特征研究”(項目編號:XYKT201807)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所取得的矚目成就,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科學的執(zhí)政黨意識形態(tài)指導下產生的“中國奇跡”,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力量中國共產黨人一直堅持在實事求是基礎上深刻把握“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將徹底的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作為適應不斷變化的世情國情、認識時代新形勢、完成歷史新使命的“根本思想武器”??梢哉f,區(qū)別于“機械決定論”的線性因果思維及“素樸實在論”的直觀反應思維,辯證唯物主義是植根于實踐、服務于實踐并將唯物主義與辯證法、自然觀與歷史觀、認識論與方法論和實踐相統(tǒng)一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中國改革發(fā)展至為重要的邏輯,是中國共產黨人基于自身意識形態(tài)進行的為實現(xiàn)長遠歷史使命和宏偉政治目標所進行的執(zhí)政活動的合法性來源,是作為使命型政黨的存在意義。
何為使命型政黨?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中國共產黨要擔負起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歷史責任,必須勇于進行自我革命……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永遠保持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本色,永遠走在時代前列,永遠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盵1]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題的十九大報告中“使命”一詞被提及了13次,歷史上首次成為全國代表大會文件的高頻詞,在“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強調,“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xiàn)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2]。這就是說,中國共產黨是因使命而存在、為使命而奮斗、以高遠使命為己任的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是“兩個先鋒隊”屬性決定了的價值目標,更是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主義者同盟章程》中規(guī)定的偉大歷史任務:“共產黨人始終代表整個運動的利益……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3]、“消滅私有制”[4]、“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fā)展的條件。”[5]馬克思主義從誕生之初,就十分明確的認識到自身肩負的歷史責任,生而有之的使命是中國共產黨內生動力,對歷史使命的自覺認定和忠誠踐履是黨的建設的根本任務和主線,一以貫之的體現(xiàn)在中國共產黨97年櫛風沐雨、砥礪前行的發(fā)展歷程中,展現(xiàn)出中國共產黨人與其使命擔當相適應的鮮明特質。
考察黨的立身之本與執(zhí)政之基,就是向內問詢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建構者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領導核心,天然的被賦予兩方面的責任使命:“一是將全體民眾凝聚為一個有機的集合體,即人民,實現(xiàn)人民當家作主;二是維系國家的內在統(tǒng)一,保持國家整體轉型與發(fā)展?!盵6]使命意味著責任擔當,中國的發(fā)展既是為了改善貧窮落后的舊面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是為了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成為可能,為世界提供中國方案、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這是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和工人階級政黨的歷史地位決定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就是民族國家層面和世界歷史層面雙重使命的有機統(tǒng)一,是普遍與特殊兩個維度在科學社會主義實踐中的因應。民族國家使命型執(zhí)政黨的中國共產黨人要“不負重托,不辱使命”就要堅守總書記囑托的“革命理想大于天”——“我們既要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懷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矢志不移貫徹執(zhí)行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做好當前每一項工作?!盵7]
從現(xiàn)代政黨分類來看,“中國共產黨的基本性質、發(fā)展目標與根本價值追求及其在中國社會發(fā)展中的領導地位與歷史使命,決定了中國共產黨不但肩負著普通政黨所肩負的代表與表達兩大常規(guī)功能,而且肩負著作為長期執(zhí)政的政黨所肩負的整合、分配和引領三大新功能,這是議會黨或選舉黨、精英黨或大眾黨、全方位黨(Catch-all Party)或卡特爾黨(Cartel Party)等概念都無法涵蓋的功能?!盵8]或者說,使命政黨(Missionary ?Party)這個角色是國際政黨譜系中能更好的詮釋中國共產黨職能地位與肩負使命的概念,區(qū)別于掮客政黨(Broker Party)以贏得選舉為自己的核心目而盡可能地代表不同利益以及政治理念的行為準則,使命型政黨“以吸引人們歸依并信奉其理念為主要目的,而非以擴大選民支持而贏得公職選舉為主要目標?!盵9]這里所指的就是政黨意識形態(tài),它是政黨合法性的重要來源和理論基礎,具有導向作用、凝聚作用、動員作用、約束作用等功能。一個政黨能否凝聚起全體成員的力量,能否獲得社會大眾的支持和擁護,能否在不斷變化的世情、國情中始終在政治舞臺占有一席之地,都取決于該黨意識形態(tài)能否充分有效的發(fā)揮作用。
對政黨意識形態(tài)的理解和掌握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一個政黨,并非……把自己的指導思想確立為馬克思主義,就等于掌握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就會自然而然的按照馬克思主義揭示的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辦事。馬克思主義的生命力……在于把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和本國、本黨的實際有機的結合起來。與時俱進,才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10]馬克思主義政黨也在指導長期的革命和建設過程中不斷地按照社會主義社會的發(fā)展規(guī)律完善著自身意識形態(tài)的先進性和科學性。中國共產黨自建黨以來始終將馬克思主義作為自身的指導思想,并在其指導下實現(xiàn)和維護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贏得了民眾的支持和長期執(zhí)政的地位,這種對意識形態(tài)的把握并非一蹴而就的,也并非是“一廂情愿”的主觀認定,相反,馬克思主義的使命型政黨對自身使命與初心的探尋是建立在對歷史規(guī)律準確把握基礎上的實踐遵循。正如“初心”一詞指的是發(fā)愿的本心和最真實的期望,內里隱含著對最初的心愿的虔誠篤信一樣,歷史賦予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使命也暗含著符合人類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的說服力和感召力。為什么馬克思主義政黨能夠擁有擔負使命、一往無前的強大理論自信?為什么如黃文秀、廖俊波、羅陽一樣的共產黨員能夠做到傾情報國、奉獻自我?為什么黨的歷史上會出現(xiàn)“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深沉情懷?
探求規(guī)律,堅守使命。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的理論自信是誕生于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理論中的“紅色使命基因”,馬克思通過對人類社會發(fā)展變化的研究探知了歷史的演進規(guī)律,揭示了現(xiàn)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資產階級社會特殊運動的剩余價值理論,無產階級按照這樣一個“紅色使命基因”在認識歷史規(guī)律中推動人類世界發(fā)展并完成自身使命,因為規(guī)律是可以探知的,初心才是真實的,前途才是光明的,使命才是充滿自信的。正如斯大林所說:“黨的使命是把無產階級一切群眾組織的工作毫無例外地統(tǒng)一起來,并把它們的行動引向一個目標,引向無產階級解放的目標……只有無產階級的黨,只有共產黨,才能在無產階級專政體系中起這種主要領導者的作用?!盵11]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因此有了強大的理論自信,有了“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的舍我其誰的擔當,有了“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價值承諾,更因如此才有了“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把握人類進步大勢、順應人民共同期待,把自身發(fā)展同國家、民族、人類的發(fā)展緊密結合在一起”[12],為回應“人類往何處去”的問題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構建文明互鑒的全球化認知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中國方案”。
“無論是弱小還是強大,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黨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13]。自馬克思始,到黨的三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黨綱草案》中關于“共產黨之任務”提出的:“中國無產階級,同時須從事國民運動及階級運動這種復雜的爭斗……所以他的爭斗必與世界無產階級的爭斗有最密切的關系。此種自中國國民革命進而至世界社會革命之爭斗,必須是有覺悟的,統(tǒng)一的,并且了解其必然的目標;而鍛煉此種覺悟力統(tǒng)一力及指示此種必然的目標,就是中國共產黨及共產國際之任務。”[14]到黨的四大公開表明的:“在自己的責任上……勞農反對帝國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壓迫之斗爭已臨近了,這種斗爭將永遠把人類解放出來,將永遠消滅一切的戰(zhàn)爭……如何才能與世界勞農革命運動聯(lián)合起來……是自己唯一的責任。”[15]到毛澤東《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中寫到的:“戰(zhàn)爭的規(guī)律……革命戰(zhàn)爭的規(guī)律……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規(guī)律——這是任何指導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決的問題……不論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質,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關聯(lián),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規(guī)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盵16]到鄧小平同志所說:“我們這么大一個國家,怎樣才能團結起來、組織起來呢?一靠理想,二靠紀律。組織起來就有力量。沒有理想,沒有紀律,就會像舊中國那樣一盤散沙,那我們的革命怎么能夠成功?我們的建設怎么能夠成功?”[17]
再到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講話中指出的那樣,“歷史和實踐反復證明,一個政黨有了遠大的理想和崇高追求,就會堅強有力,無堅不摧,無往不勝,就能經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奮起”[18]。擁有崇高革命理想的黨組織與信仰著她的民眾一起奮斗,為實現(xiàn)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在此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人受到感召成為預設目標的共同追求者,政黨組織使命追求與民眾利益相契合。作為休戚與共的雙方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對周圍環(huán)境或者客體的觀察分析中,擴寬的信息渠道和增多的決策建議不斷驅使使命型政黨發(fā)現(xiàn)自身缺陷與不足,利用民主的良性互動優(yōu)化執(zhí)政黨意識形態(tài)及執(zhí)政策略,就能實現(xiàn)政黨意識形態(tài)、民眾價值評價及時代歷史使命三者的契合,達到政黨理論與執(zhí)政實踐的統(tǒng)一。
作為馬克思主義的使命型政黨,中國共產黨將科學的馬克思主義作為自身指導思想,無論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還是社會主義建設年代,馬克思主義理論以其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共產黨人認識世界、解釋世界和改造世界貢獻著智慧、指引著方向。黨的十九大莊嚴宣告了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面對變化了的世情、國情和始終不變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我們從沒有像今天這樣如此的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民族國家之夢,也從不曾感受這不同于革命戰(zhàn)爭年代的復雜形勢和嚴峻挑戰(zhàn),在立足社會主義新時代、緊抓轉化了的新矛盾、踏上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時,中國共產黨人想要繼續(xù)帶領全國人民完成歷史使命,就更加需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滋養(yǎng),以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運用和高度的實踐自覺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指導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在《求是》雜志2019年第1期發(fā)表署名文章——《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出,“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必須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yǎng),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努力提高解決我國改革發(fā)展基本問題的本領?!盵19]這一論斷既深刻地闡述了辯證唯物主義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基礎性“滋養(yǎng)”作用,又從“增強能力、提高本領”的高度指出了未來一段時期我黨需要奮力開拓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境界。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更是多次強調要堅持學習、掌握、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系統(tǒng)回答了為何學習、如何學習、學習什么的問題,為黨的領導方式與執(zhí)政邏輯賦予了鮮明的中國特色和濃厚的時代氣息。
從辯證唯物主義本身出發(fā),它是關于自然界、人類社會與人的思維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的世界觀,是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前提;是總結經驗、提升思維、解決問題的方法論,是堅定革命理想的基石。習總書記把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共產黨人“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領”,認為這是關乎干部成長的理論武裝,將是否能夠熟練掌握、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中蘊含的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的立場、觀點、方法看做共產黨員能否應對重大挑戰(zhàn)、抵御重大風險、化解重大矛盾和解決重大問題的標準。只有深入學習貫徹辯證唯物主義,做到學思踐悟、搞懂、弄通、做實,才能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深刻把握共產黨執(zhí)政規(guī)律、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人類社會發(fā)展更替規(guī)律,從而把握住時代的哲學脈搏,牢牢掌握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平衡關系,順應時代邏輯完成歷史使命。
對辯證唯物主義實質的學習,應該堅持“貫通學、思、用,統(tǒng)一知、信、行”[20],這是馬克思恩格斯開始就具有的觀點,也是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的好傳統(tǒng)。恩格斯曾說“世界的真正的統(tǒng)一性在于它的物質性,而這種物質性不是由魔術師的三兩句話所證明的,而是由哲學和自然科學的長期的和持續(xù)的發(fā)展所證明的?!边@是世界統(tǒng)一于物質、物質決定意識原理的表述,也是一切堅持從客觀實際出發(fā)、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實踐自覺的理論之源。新中國成立以來的70年,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實現(xiàn)從站起來、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實踐的70年,“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了全方位、開創(chuàng)性的歷史性成就,實現(xiàn)了深層次、根本性的歷史性變革?!盵21]正是這些偉大實踐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信仰”提振了信心,作為人類最高層次的價值信念,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為實現(xiàn)人的自由而全面發(fā)展”的歷史使命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是以辯證唯物主義的普遍規(guī)律為理論基礎并被實踐所證實了的,因此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任何一個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xiàn)的程度,都與它滿足這個國家人民多少的需要成正比,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讓這個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獲得了群眾的擁護,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無論是日常政治工作還是制定政策、進行頂層設計,始終保有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的一條工作主線。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的那樣,“對于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問題,一點也不能看輕……使廣大群眾認識到我們是代表他們利益的。要是他們從這些事情出發(fā),了解我們提出來的更高的任務……接受我們的政治號召?!盵22]鄧小平同志認為黨的一切政策制定的出發(fā)點和歸宿有四——人民擁不擁護、人民贊不贊成、人民高不高興、人民答不答應。這也是新時代堅持“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強調“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確立的內在理論邏輯,與此同時使命型政黨的領導效能和執(zhí)政能力建設也在這一實踐中得以完善,“長期執(zhí)政效率的不斷提高終將增強群眾對黨的滿意度,執(zhí)政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終將提升黨的全面領導水平?!盵23]因此,歷史使命的實現(xiàn)需要新思想的助力才能實踐滿足人民新需求,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邁向“每個人全面自由發(fā)展”和“一切人自由發(fā)展”光榮使命的最關鍵一步。
新年伊始,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fā)表了重要講話,深刻指出“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要加強斗爭歷練,增強斗爭本領,永葆斗爭精神,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罷艱險又出發(fā)的頑強意志,應對好每一場重大風險挑戰(zhàn),切實把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各項工作做實做好。”[24]從戰(zhàn)略和全局高度提出了學習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方法論對提高斗爭本領、永葆斗爭精神、加強斗爭歷練,以頑強意志投身社會主義新的偉大斗爭中的指向作用。這正是辯證唯物主義強調的,世界的統(tǒng)一于物質,但不否認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強調“革命理想高于天”,就是指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就是精神變物質、物質變精神的辯證法。
“使命呼喚擔當,使命引領未來?!?/p>
中國共產黨是具有強烈使命感和巨大責任感的馬克思主義無產階級政黨;是旨在實現(xiàn)“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偉大目標而志存高遠、甘于犧牲的政治領導核心;是始終堅持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堅強領導集體;是能夠科學把握執(zhí)政黨自身建設規(guī)律并實現(xiàn)良性互動的現(xiàn)代化政治組織;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二十一世紀最偉大的使命型政黨。
注釋:
[1]習近平.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閉幕式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8-03-20.
[2]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
[3]《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4頁
[4]《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5頁
[5]《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頁
[6]林尚立.論人民民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162.
[7]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3.
[8]唐皇鳳. 使命型政黨: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長期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政治基礎. 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2):5-15.
[9]唐亞林.從黨建國體制到黨治國體制再到黨興國體制: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新型體制的建構.行政論壇,2017,(5):5-15.
[10]王長江 姜躍.世界政黨執(zhí)政興衰史鑒[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5:2.
[11]斯大林選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13.
[12]習近平.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的主旨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07
[13]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5.
[14]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1冊[C].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253.
[15]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2冊[C].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272-273.
[16]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70-171.
[17]鄧小平文選: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1.
[18]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9-03-02.
[19]習近平.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求是》.2019年第1期
[20]參見陳培永: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學習之道”.《黨建研究》2019年第5期
[2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2]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3]祝靈君.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歷史邏輯、理論邏輯與實踐邏輯.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17,(6):34-39.
[24]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9-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