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翔,楊曉艷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yī)院 胃腸外科,河南 洛陽 471000)
直腸癌是臨床常見惡性腫瘤,發(fā)病率高,患者群體以老年人居多,由于臨床無特異性表現,發(fā)現時多為中晚期,致死率較高,嚴重威脅患者生命[1]。手術是治療直腸癌的重要方案,但由于腸管炎癥影響,縫合手術易出現吻合口瘺、腹膜炎等并發(fā)癥,不利于術后康復。因此,分期手術干預臨床應用廣泛。造口術式不同對患者術后恢復、并發(fā)癥等指標有重要影響。回腸袢式造口術是臨床治療結腸癌的常用術式,但其與結腸造口術治療高位結腸癌效果及安全性比較仍有爭議?;诖?,本研究選取88例高位直腸癌患者,分組比較回腸袢式造口術與結腸造口術的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選取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yī)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8例高位直腸癌患者,根據手術方案分為研究組(44例)和對照組(44例)。對照組男26例,女18例;年齡56~71歲,平均(63.65±3.54)歲;TNM分期:Ⅰ期15例,Ⅱ期17例,Ⅲ期12例。研究組男25例,女19例;年齡55~73歲,平均(64.09±3.62)歲;TNM分期:Ⅰ期14例,Ⅱ期19例,Ⅲ期11例。兩組性別、年齡和TNM分期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颊呋蚣覍俸炇鹬橥鈺1狙芯拷涐t(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選取標準納入標準:(1)經直腸指檢、直腸鏡檢、MRI檢查確診為高位直腸癌;(2)預估生存期>3個月。排除標準:(1)卡氏評分<70分;(2)合并肝腎功能障礙、凝血功能異常、意識障礙性疾??;(3)多發(fā)病灶或遠處轉移。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行結腸造口術,具體如下:腫瘤Ⅰ期切除后,遠端結腸關閉,近端結腸與左下腹行單腔造口術;術后禁食禁飲,常規(guī)補液,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常規(guī)預防感染;3個月后未見并發(fā)癥,行Ⅱ期結腸造口閉合。研究組行回腸袢式造口術,具體如下:參照直腸癌根治術要求行腫瘤Ⅰ期切除,術中全結腸灌洗,吻合直腸端,行回腸袢式造口術;術后禁食禁飲,常規(guī)補液,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常規(guī)預防感染;3個月后未見并發(fā)癥,行Ⅱ期結腸造口閉合。
1.4 觀察指標(1)兩組手術Ⅰ期、Ⅱ期相關指標,包括手術時間、排氣時間、住院時間。(2)術前、Ⅱ期術后3 d兩組血清胃泌素(gastrin,GAS)、肝細胞生長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水平。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離心處理(轉速3 000 r·min-1,半徑10 cm,離心10 min),以放射免疫法檢測術前、Ⅱ期術后3 d血清GAS、HGF水平,試劑盒購自上海酶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2.1 手術相關指標研究組Ⅰ期排氣時間、Ⅱ期手術時間、排氣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2.2 血清GAS、HGF水平Ⅱ期術后3 d兩組血清GAS、HGF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清GAS、HGF水平比較
注:與同組術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Ⅱ期術后3 d比較,aP<0.05;GAS—胃泌素;HGF—肝細胞生長因子。
2.3 術后并發(fā)癥研究組術后出現切口感染1例,吻合口瘺1例;對照組出現切口感染2例,吻合口瘺1例,切口疝1例,腸造口壞死1例。研究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4.55%(2/44)]與對照組[11.36%(5/44)]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621,P=0.431>0.05)。
直腸癌致病原因復雜,一般認為與飲食習慣有關,纖維素攝入量少、高脂肪食物攝入多為其主要原因,慢性結直腸炎、遺傳因素也可誘發(fā)該疾病,臨床治療主要為手術切除[2]。為提高手術安全性,盡快切除腫瘤,臨床治療直腸癌以分期手術為主:Ⅰ期行腫瘤切除,造口,Ⅱ期閉合腸造口。分期手術治療直腸癌效果得到臨床一致認可,回腸袢式造口術、結腸造口術均為常用術式,具體選擇何種術式臨床仍存有一定爭議?;啬c袢式造口術與結腸造口術均具有創(chuàng)傷小、操作簡單方便、易于還納等優(yōu)勢,其區(qū)別在于結腸造口術在結腸造口,回腸袢式造口術在回腸端造口[3]。張志泉等[4]研究指出,相較于結腸造口術,回腸袢式造口術安全性更高,術后禁食時間短,低血鉀發(fā)生率低。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Ⅰ期排氣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其原因可能在于回腸袢式造口術可促進小腸腸蠕動恢復,有助于恢復腸內營養(yǎng),從而縮短排氣時間。本研究結果還顯示,研究組Ⅱ期手術時間、排氣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與劉園遠等[5]研究結果一致。這說明回腸袢式造口術可縮短手術時間,促進術后康復。其原因在于結腸造口術Ⅱ期手術難度較大,需分離脾曲,且結腸遠端難以確定,從而增加手術損害,延長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回腸袢式造口術僅單純分離造口附近粘連腸壁小腸,吻合端口即可完成手術,手術時間較短,且對腹腔腸管影響較小,有助于術后恢復腸蠕動,縮短住院時間及排氣時間。血清GAS可刺激胃黏膜細胞增殖,HGF可刺激肝細胞增殖,機體腫瘤細胞增殖時二者水平會升高。本研究中Ⅱ期術后3 d兩組血清GAS、HGF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回腸袢式造口術對腫瘤抑制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另外,兩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無明顯差異(P>0.05),安全性高。
綜上,回腸袢式造口術治療高位結腸癌患者效果確切,可縮短手術時間,促進術后恢復,且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