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彬
摘要:教師將化學的教學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是對化學課程積極實踐的一個表現(xiàn),在初中這一階段,化學知識相對于其他學科知識較為枯燥,學生難以理解,化學教學生活化有利于學生在這一入門階段更好的理解這一學科,同時,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和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思考這一學科。教師在化學教學課程中進行生活化的教學,也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學生能夠理解更多的化學知識點掌握更多的知識。本文中筆者將于各位教師共同探討如何讓化學課程教學生活化這一話題,期待能讓更多的化學教學效率進一步提高。
關(guān)鍵詞:生活化;初中化學;教學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8-094-1
化學這一課程與人們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聯(lián)系比較緊密,這一課程也是在解釋人們生活中衣食住行存在的科學現(xiàn)象。初中化學是學生在化學學習中的基礎(chǔ)階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僅要幫助學生構(gòu)建知識體系,也要積極培養(yǎng)好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只有學生對于化學有更多的興趣愛好,才能夠更加高效的學習到更多的化學知識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秉承著生活化的教學理念,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接受化學知識點,讓枯燥的知識變得通俗易懂,提高學習效率。
一、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以生活中的常識引入
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重要基礎(chǔ)”,教師在化學授課時可以以相應的生活常識引入,用引入的案例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比如,教師在講授九年級下冊第四單元《自然界的水》中的第三課《水的凈化》時,可以在講課前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我們用過的水排出去后,工廠是怎么對水進行加工處理,水才可以進行二次使用的。教師通過生活中廢水的處理這一問題,引入學生思考水的凈化中包含的知識點。然后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這樣處理水會變得更加干凈,將這一生活現(xiàn)象再引入到第四課《水的組成》。又如,教師在講授《酸堿鹽》這一部分知識點之前,可以先適當給學生布置一些家庭實驗,讓學生運用生活中的一些東西去了解化學課本中的知識點。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家里自己制作汽水。(1)實驗用品:白糖、果味香精、小蘇打、檸檬酸、涼白開、帶蓋的空瓶、筷子;(2)反應原理:小蘇打與檸檬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制成汽水;(3)實驗步驟:打開空汽水瓶,加涼白開,再加白糖、香精及少量小蘇打,用筷子攪拌溶解后,迅速加少量檸檬酸,立即蓋緊瓶蓋;(4)觀察現(xiàn)象:瓶內(nèi)產(chǎn)生大量氣泡,打開瓶蓋,氣泡冒出。
如果教師的引入案例較為新穎,可以迅速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讓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有利于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其實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的化學知識,只是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并沒有關(guān)注到有關(guān)的化學知識。那么,教師的引入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教師的引入不僅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科學現(xiàn)象。在課下,學生看到教師引入的生活現(xiàn)象小常識,可以第一時間反應并學習這一現(xiàn)象的原理,進一步鞏固學生在這一現(xiàn)象中所學到的知識點。
二、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多運用生活中的素材
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要給學生解釋化學反應的原理,而化學知識相對來說比較枯燥,教師解釋起來比較困難。此時,可以運用生活中的素材向同學們進行解釋。比如,在講九年級下冊第十一單元《酸和堿》時,一般情況下都是讓學生對化學實驗室的一些液體進行對比檢測,例如,硫酸溶液、鹽酸溶液以及氫氧化鋁,這樣會讓學生覺得化學課程太過于理論化,很容易失去學習化學的信心。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用唾液、學生自己搜集的果汁、廢水以及潔廁靈等液體的PH值進行比較,會大大縮小學生與化學這一學科的距離感,讓學生增加對化學學習的興趣。由于這些東西本身是來源于生活,都是學生平時身邊觸手可及的東西,會讓學生產(chǎn)生一定的親切感。又如,在講解《酸和堿》這一單元時,可以用生活中用堿去除油污的實例,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用洗潔精清洗碗筷以及部分地區(qū)用草木灰作為肥皂使用等例子,這是因為洗潔精中含有一定的氫氧化鈉,氫氧化鈉與油漬發(fā)生化學反應。又如,教師在講《氯化鈉的性質(zhì)》這一課時,可以用生活中鹽的使用進行分析舉例,比如,人們在洗頭之前可以在洗頭水中加入一些食鹽,用鹽水來洗頭,有利于預防頭發(fā)的脫落,還能讓頭發(fā)洗的更干凈。比如,人們在受傷之后,可以用食鹽水對傷口進行簡單的處理,預防傷口進一步發(fā)炎。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充分運用生活中的實例,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夠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繼續(xù)學習化學知識點的興趣,同時,也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改善教學效果。
總之,課堂是教師與學生之間溝通交流的舞臺,教師要充分運用好這一教學方式,更多的融入生活的素材,使得教學方式生活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段永紅.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模式探究[J].學周刊,2016,(03):136.
[2]深菊明.生活化理念下初中化學主題式探究教學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5.
[3]張翠.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實施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與研究[D].延邊大學,2015.
(作者單位:廣東省深圳市海濱中學,廣東 深圳 518101)